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根据结构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性质的掌握。
(1)现有A、B、C、D四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
①其中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它与苯的关系是____;写出苯与液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有机物A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
③有机物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下列有机化合物属于羧酸类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苯甲醇是一种常见的芳香醇,其结构简式为,写出苯甲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如图是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试回答下列问题:
(1) A、B、C 三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 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C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C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4) B 是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燃料的主要成分,若 22g B 气体完全燃烧,生成 CO2 气体和液态水,放出 1108 kJ 热量,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 为六个碳的烷烃,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写出 D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列有机分子的模型回答问题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_____ B、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
(2)E、F中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
(3)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填空:
A与B的关系是互为:__________ A与D的关系是互为:_________
(4)A的一氯代物有_____种,B的二氯代物有_____种。
5、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乙烯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乙烯发生的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A.稀硫酸 B.溴水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不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H3 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⑧元素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 周期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二 |
|
|
|
| ④ | ⑤ | ⑥ |
|
三 | ① | ② | ③ |
|
|
| ⑦ | ⑧ |
(1)在这些元素原子中,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
(2)单质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呈两性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⑤、⑥所代表的元素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5)在②、⑥、⑦三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按从大到小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6)写出元素③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7、Ⅰ、如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与氢原子结合。
(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______ (填字母)。
(2) 上图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与____;B与_____;D与____(填字母)。
Ⅱ、等物质的量的乙烯与甲烷,所含分子数之比_____,碳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若充分燃烧,消耗O2的体积比为______;0.1 mol某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各0.6 mol,则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
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2016年IUPAC确认了4种新元素,其中一种为115号元素锁,它与氮
、磷
为同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Mc元素的一种核素X可由反应
得到,X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
(2)和
的结构与性质相似,
的电子式为______;
与HCl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下列性质的比较中,不能说明N的非金属性强于P的是______
填序号
。
a.熔点:白磷
b.稳定性:
c.酸性:
9、下面是你熟悉的物质:
①O2②金刚石③NaBr④H2SO4⑤Na2CO3⑥Na2S⑦NaHSO4
(1)这些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填序号)
(2)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序号)
(3)如果将NaHSO4溶于水,破坏了NaHSO4中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__。
10、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
11、如图所示是原电池的装置图。请回答:
(1)若C为稀H2SO4,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若需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A(负极)极材料为__,B(正极)极材料为___;溶液C为___。
(3)若C为CuCl2溶液,Zn是__极,Cu极发生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反应过程溶液中c(Cu2+)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酒是陈年的香”是因为酒在储存中会生成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在试管A 中先加入 3mL 的无水乙醇、2mL 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 2mL 冰醋酸,混合均匀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 B 中加入 5mL 饱和碳酸钠溶液。装置连接好后,用酒精灯对试管 A 加热, 当试管 B 中收集到较多的乙酸乙酯时停止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B试管中选择饱和Na2CO3溶液而不选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2)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
(3)接收装置还可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
甲同学用含有酚酞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收集产物后振荡,发现红色迅速褪去。
甲同学认为是蒸出的乙酸中和了碳酸钠。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如下实验,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是错误的。
已知:酚酞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酚酞试剂是酚酞的乙醇溶液。
实验 i. 取振荡后的下层无色液体,分成两份,分别完成以下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 | 滴加几滴酚酞试剂 | 溶液变红 | 碳酸钠并未被乙酸完全中和,仍有大量剩余 |
2 | 滴入乙酸溶液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实验ii.取振荡后的上层液体,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发现出现浅红色,静置分层后红色消失。
实验iii.取5mL 饱和碳酸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剂,再加入3mL 乙酸乙酯(不含乙酸)振荡,溶液先变红,振荡后红色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4)结合实验ii和实验iii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3、(1)完全燃烧0.1 mol某烃,燃烧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浓碱液,实验结束后,称得浓硫酸增重9 g,浓碱液增重17.6 g。该烃的化学式为_____。
(2)某烃2.2 g,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6.6 g CO2和3.6 g H2O,在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1.964 3 g·L-1,其化学式为______。
(3)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该烷烃的化学式为______。
(4)在120 ℃和101 kPa的条件下,某气态烃和一定质量的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时,气体体积缩小,则该烃分子内的氢原子个数______。
A.小于4 B.大于4 C.等于4 D.无法判断
14、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I: a为铜片,b为铁片,烧杯中是稀硫酸溶液
(1)当开关K断开时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当开关K闭合时,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
A a不断溶解 B b不断溶解 C a上产生气泡 D b上产生气泡 E 溶液逐渐变蓝
(2)闭合开关K,反应一段时间后断开开关K,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 。
A 溶液中H+浓度减小 B 正极附近SO浓度逐渐增大
C 溶液中含有FeSO4 D 溶液中SO浓度基本不变
Ⅱ: FeCl3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反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写出该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正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
15、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Cu+2Ag+=2Ag+Cu2+
(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填“能”或“不能”)(A)________(B)________;
(2)如果可以,则在上面方框中画出装置图并写出正、负极材料及电极反应式: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