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下表列出了①~⑥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②的单质电子式是___。
(2)元素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
(3)这六种元素中,位于第三周期且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填元素符号)。
(4)这六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___(填化学式)。
(5)这六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属于二元强酸的是___(填化学式)。
(6)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③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元素④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请写出电子式
(1)原子的电子式
H____ 、Ca ____、N____、 O____、 Cl____ 、C____ 、 Al____
(2)离子的电子式
①简单阳离子:氢离子____ 钾离子____ 钙离子____
②简单阴离子:氯离子____ 氧离子____
③复杂阴、阳离子:铵根离子____ 氢氧根离子____ 过氧根离子()____
(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NaCl____ CaO____ CaCl2_____ CaF2 ____ Na2O ____ Na2O2____
4、①与
;②O2与O3;③正丁烷(CH3CH2 CH2 CH3)与异丁烷
;④甲烷(CH4)与丙烷(C3H8)。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中O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2)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10.8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mL(标准状况下),丙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丙中电极不变,将其溶液换成CuSO4溶液,电键闭合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丙中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铅蓄电池是常见的化学电源之一,其充电、放电的总反应是:2PbSO4+2H2OPb+PbO2+2H2SO4,铅蓄电池放电时,______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在负极发生反应。若电解液体积为2 L(反应过程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放电过程中外电路中转移4 mol电子,则硫酸浓度由5 mol/L下降到_____________mol/L。
6、从明矾[KAl(SO4)2·12H2O]制备Al、K2SO4和H2SO4的流程如下:
已知:明矾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 + 3S=2K2SO4+ 2Al2O3 + 9SO2↑+ 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步骤②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A.粉碎固体混合物 | B.降低温度 | C.不断搅拌 | D.缩短浸泡时间 |
(3)明矾焙烧完全后,从步骤②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
(4)步骤③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电解池的电极是用碳素材料做成,电解过程中,阳极材料需要定期更换,原因是: 。
(5)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OH)
转化为Ni(OH)2,则该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是 。
(6)焙烧a吨明矾(摩尔质量为b g/mol),若SO2的转化率为96%,可生产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质量为 吨(列出计算表达式)。
7、下列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填写下列空白:
写出化学式: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若产生
氧化产物,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_____,其物质的量是____mol,转移的电子数目______
8、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混合物投入4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1)原混合物中Mg和Al的质量之比为____。
(2)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
(3)加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4)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5)写出NaOH体积在200-240mL之间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
9、如图是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
(1)M的分子式为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M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C.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3)乙醇分子结构中的化学键如图所示:
①乙醇与乙酸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填字母序号),乙醇在铜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断裂的化学键是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乙酸乙酯。
①乙酸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
②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填序号)。
A.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B.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C.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5)乙酸乙酯和丁酸互为同分异构体,丁酸有__种结构。
10、实验室利用等物质的量的反应物在恒容容器中模拟工业生产SO3,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 温度 (℃) | SO2浓度(mo1/L) | ||||||
0min | 10min | 20min | 30min | 40min | 50min | 60min | ||
1 | 300 | 2.00 | 1.70 | 1.50 | 1.36 | 1.25 | 1.20 | 1.20 |
2 | 300 | 2.00 | 1.50 | 1.28 | 1.20 | 1.20 | 1.20 | 1.20 |
3 | 500 | 2.00 | 1.60 | 1.39 | 1.29 | 1.27 | 1.27 | 1.27 |
(1)实验1中,50~60mn时间段,SO2浓度均为1.20mo1/L的原因是___。
(2)实验2中,前20min内以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
(3)三组实验中,只有1、2中的某组使用了催化剂,则使用催化剂的为第___组,分析实验1、2中的数据,你认为催化剂___(填“能”或“不能”)改变SO2的平衡转化率,理由是___。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温度升高,SO2的平衡转化率会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A 甲烷 B 苯 C 乙醇 D 乙酸 E 油脂 F 淀粉
(1)属于酯类的是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
(3)分子式为C6H6的是________
(4)遇碘水能变蓝色的是_____
(5)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______
(6)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乙酸和________
12、某校化学研究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以下实验。
Ⅰ.(定性实验)设计实验验证NH3能还原Cu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X为______。
(2)请将提供的装置按合理顺序连接:g→_____(填接口的字母代号)。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4)若装置B末端逸出的为无毒无污染气体,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证明NH3能与CuO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Ⅱ.(定量实验)为了确定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化学式中x与y的关系,该学习小组称取净化后的碱式碳酸铜固体m1 g,使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实验。
(6)装置B、C、D中的试剂依次为足量的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NaOH溶液 b 碱石灰 c 氯化钙溶液 d 浓硫酸
(7)加热到固体完全分解,硬质玻璃管中得到黑色固体,其余产物被相应装置完全吸收,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B的质量增加m2 g,则xCuCO3·yCu(OH)2中 =________(列出表达式)
13、向铜片中加入115mL某浓度的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全部溶解后,将其溶液稀释到500mL,再加入足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过滤得残留固体,干燥后,质量减轻了7.5g.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14、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X)=___。
(3)2min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时___(填“增大”、“减小”或“无变化”,下同);混合气体的密度比起始时___
(4)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
A.升高温度
B.恒容时充入He
C.恒容时充入X
D.及时分离出Z
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能改变的
B.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长短无关
C.升高温度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D.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E.已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15、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FeSO4和Cu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拟定用以下流程从该废水中回收FeSO4和金属Cu。请根据如图所示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Ⅰ和操作Ⅱ分离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
(2)为了将CuSO4完全转化,步骤①加入的铁粉应____(填“过量”或“少量”),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固体A的成分是铁和____(填名称)。
(4)步骤②加入试剂B的稀溶液,B的化学式为____,该物质在该反应中作____剂(填“氧化”或“还原”)。
(5)取1~2mLFe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NaOH溶液后现象是____。
(6)另取1~2mLFe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氯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滴加几滴____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