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写出下列有机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_____________。
(2)苯、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在50-60℃的水浴中加热:________。
(3)乙醇在铜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
(4)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
3、新合成的一种烃,其碳架呈三棱柱体(如图所示),称为棱晶烷。
(1)写出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该烃的一氯取代物有_________种,二氯取代物有______种。
(3)该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1种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Br2-CCl4溶液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跟溴(或H2)发生取代(或加成)反应,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这种同分异构体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棱晶烷与立方烷( )互为同系物,判断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
⑴写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________。
⑵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⑶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___。
5、科学家预言,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获得电能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开发的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作电极催化剂,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只允许质子(就是H+)和水分子通过。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
(2)Pt(a)电极是电池的_____ (填“正”或“负”)极。
(3)电解液中的H+向_________(填“a”或“b")极移动。
(4)如果该电池工作时消耗1 mol CH3OH,则电路中通过______mol电子,其通入空气(O2)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5)比起直接燃烧燃料产生电力,使用燃料电池有许多优点,其中中主要有两点:首先是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其次是__________。
6、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cP(g),M、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为a:b:c=______。
(2)1min到3min这段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反应中当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时
B.P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请回答问题:
(1)此物质是否属于烃?_______(填“是”或者“否”);
(2)此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3)此物质中苯环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此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8、针对下面11种元素,完成以下各小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名称)
(3)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4)C与N相比,原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MgO和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8)可用来制造计算机芯片的物质是______,晶体硅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
(9)在S与Cl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单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9、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10、下列烃发生一氯取代后,能得到几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
(1) _______种;
(2) _______种;
(3)_______种;
(4) _______种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CO2________。 Na2O2________。
(3)请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
(4)请写出第4周期ⅡA元素对应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5)我们学过许多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A)+化合物(B)=化合物(A)+单质(B)。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所涉及的元素均为短周期;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______
12、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进行探究。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F中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E溶液与F溶液反应可以制备一种胶体,则E溶液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是CO2气体,A与B溶液能够反应,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物质的量与所用盐酸体积如图2所示,则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与B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溶液逐滴加入E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是一种化肥。实验室可用A和B反应制取气体E,E与F、E与D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 与D的反应检验输送D的管道是否泄露,写出E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6)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13、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5.7%,在标准状况下11.2L此化合物的质量为14g,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
14、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化学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Cu、A、Fe及少量Au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图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已知:②中加入H2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2)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___________ 。
(3)滤液3中Al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 (填化学式)。
(4)④中A物质为__________ 。
(5)金属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固体熔融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证明得到的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________ 。
15、某温度下,在一个 2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写下列空白:
(1)从开始至 2min,Y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1min 时,ν(逆)____ν(正),3min 时,ν(正)____ν(逆)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
(4)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 v(X)=9mol•L-1min-1,乙中 v(Y)=0.5mol•L-1s-1,则____中反应更快。
(5) 若 X、Y、Z 均为气体(容器体积不变),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
a.X、Y、Z 三种气体的浓度不再改变
b.气体混合物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c.反应已经停止
d.反应速率 v(X)∶v(Y)=3∶1
e.单位时间内消耗 X 的物质的量∶单位时间内消耗 Z 的物质的量=3∶2
f.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