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乙烯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进行乙烯燃烧的实验,发现乙烯燃烧时火焰________,伴有____________,其燃烧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将乙烯通入到紫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乙烯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丙同学将乙烯通入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极主动学习化学知识,培养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发挥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和使用各种化学品,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以“陆、海、空”即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为线索,理解和记忆一些常识性化学知识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1)工业上所说的“三废”是指________。
(2)石油经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状态的产品。
(3)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__气体的缘故;海水中的镁元素处于_______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的反应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海水资源还是陆上矿物资源,工业上冶炼镁、钾和钠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
(4)以乙烯制环氧乙烷,有两种方法(环氧乙烷沸点10.4℃,与水任意比互溶)
方法一:总反应为CH2=CH2+Cl2+Ca(OH)2→+CaCl2+H2O
方法二:2CH2=CH2+O22
相对方法一,方法二通常条件反应混合物状态单一,产物易液化分离,除此之外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
4、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v(A)=2v(B) B.v逆(A)=v正(C)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5、(1)分别写出由氧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①Na2O2_______________。
②Na2O__________________。
(2)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氧气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泼金属复杂的氧化物(如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生成氧气,从而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氧气源。现有下列四种物质,你认为在运输鱼苗的时候用(________)作为氧气源更合适?理由是:_________ 。
A.Na2O2 B.K2O2 C.KO2 D.CaO2
6、烟气(主要污染物SO2、NOX)经O3预处理后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可减少烟气中的SO2、NOx的含量。
(1)T℃时,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投入一定量的NO2发生反应3NO2(g)3NO(g)+O3(g)△H>0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压强/MPa | 20.00 | 21.38 | 22.30 | 23.00 | 23.58 | 24.00 | 24.00 |
①若降低反应温度,则平衡后体系压强p___________24.00MPa(填“>”、“<”或“=”)。
②15min时,反应物的转化率α=___________。
③T℃时反应3NO2(g)3NO(g)+O3(g)的平衡常数的值Kp=___________(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等于总压乘以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
(2)T℃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刚性容器中,投入2molNO2发生反应2NO2(g)2NO(g)+O2(g) △H>0,实验测得:v正=k正c2(NO2),v逆=k逆c2(NO)·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在温度为T℃时N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反应在5.5min时达到平衡):
①在体积不变的刚性容器中,投入固定量的NO2发生反应,要提高NO2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中数据,求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③计算A点处=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7、已知H2(g)+O2(g)=H2O(g),如图是1molH2燃烧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破坏1molH—H键吸收Q1kJ的能量,破坏1molO=O键吸收Q2kJ的能量,形成1molH—O键释放Q3kJ的能量,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___。
A.2Q1+Q2>4Q3 B.2Q1+Q2<4Q3
C.Q1+Q2<Q3 D.2Q1+Q2=4Q3
(3)已知1gH2(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O2(g)中1mol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H2O(g)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H2(g)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__kJ。
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的9种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1 | ① |
|
|
|
|
|
|
|
2 |
|
|
| ② |
| ③ |
|
|
3 |
|
| ④ | ⑤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
|
(1)在①~⑨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2)在①~⑨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元素是________。
(3)④、⑥、⑦、⑨所形成的单核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离子)。
(4)⑦和⑨可形成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5)①可与氧原子形成两种常见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的原子组成为1:1,则其电子式________。
9、I.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在此次抗击新冠病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_____________(填:氧化物,碱,盐)。
(2)浸泡衣物时加入“84”消毒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已知酸性:-)
(3)若将“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混合使用,则会产生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II.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4)已知:,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
的物质的量比_______。
(5)喷射石灰乳等碱性物质可以减轻少量Cl2泄漏造成的危害。Cl2和石灰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0、用Cu+2FeCl3 =CuCl2+2FeCl2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
(1)正极材料选用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负极材料选用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
(2)电解液为_______
(3)画出你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并用箭头标出电子流动的方向,指出正负极的位置_____
11、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②用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吸收步骤①中产生的CO2气体,发生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③使步骤①中产生的CaO与水反应;④将步骤③中得到的产物与Na2CO3溶液反应。
(1)该工厂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有______
A 氧化还原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
(2)该厂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有:①石灰石;②纯碱;③小苏打;④烧碱;⑤二氧化碳;⑥消石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 起始原料是①② B 起始原料是②④
C 最终产品是④⑤ D 最终产品是③④
12、多种方法鉴别下列第一组白色粉末物质(注:能够写化学方程式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鉴别方法可以不用填满,若序号不够也可以自己再添)。
(1)Na2CO3和SiO2: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欲鉴别CaCO3和Na2SiO3,某同学分别取少许待测粉末,滴加稀盐酸,指出他观察到的现象:
CaCO3: ______________。
Na2SiO3: _____________。
13、(1)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s后测得N2的物质的量为1.9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将10molA和5molB放入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2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mol·L-1·s-1,则在2s时,容器中有________mol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mol·L-1·min-1 ②v(B)=0.45mol·L-1·min-1
③v(C)=0.015mol·L-1·S-1 ④v(D)=0.45mol·L-1·min-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________。
A.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4)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且体积不变的容器内有可逆反应:A(g)+3B(g)⇌2C(g)。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
A.C物质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物质A,同时生成3amol物质B
D.A、C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不变
14、实验室用铁粉制备摩尔盐的操作流程如下:
(1)流程中“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检验反应1溶液中是否含Fe3+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
(3)为确定摩尔盐的化学式,进行如下实验:现称取4.704g新制摩尔盐,溶于水配制成100.0mL溶液,再将该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并微热,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同时生成白色沉淀,随即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带有红褐色,用足量稀盐酸处理沉淀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白色固体2.796g。另一份溶液用0.0500mol·L-1K2Cr2O7酸性溶液滴定,当Cr2O72-恰好完全被还原为Cr3+时,消耗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①25℃时,Ksp(BaSO4)=1.1×10-10,若要使溶液中SO42-离子沉淀完全(即该离子浓度须小于1×10-5mol·L-1),则此时c[(Ba(OH)2]≥________mol·L-1。
②确定该摩尔盐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15、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黑等)和H2SO4为原料,制备高纯PbO,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过程Ⅰ中,在Fe2+催化下,Pb和PbO2反应生成PbS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过程Ⅰ中,Fe2+催化过程可表示为:
i:2Fe2++PbO2+4H++═2Fe3++PbSO4+2H2O
ii:…
①写出i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酸化的FeSO4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PbO2,溶液变红;
b._______________。
(3)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Ⅰ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减小Pb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
B.重复利用NaOH,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增加Na2SO4浓度,提高脱硫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