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2、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⑥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 ⅠA |
| 0族 | |||||
一 | ①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
二 |
|
|
| ② |
|
|
|
|
三 | ③ | ④ |
| ⑤ |
|
| ⑥ |
|
(1)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②和⑤两种元素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⑤和⑥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写出①的单质在⑥的单质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A气体和3mol B气体,发生下列反应:2A(g)+B(g)C(g)+xD(g),5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mol C,测定D的浓度为1mol/L。
(1)求x =____。
(2)求这段时间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 mol·L-1·s-1。
(3)平衡时B的浓度为______ mol·L-1。
(4)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
(5)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每消耗2mol A,同时生成1mol C
B.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 B,同时生成1mol C
C.D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E.B、C的浓度之比为1∶1
4、现有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①HNO3 ②Zn ③CO ④CO2 ⑤Fe(NO3)3 ⑥Cl2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物质中常用作还原剂的_________(填序号)。
(2)①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Zn+10HNO3=4Zn(NO3)2+N2O↑+5H2O,反应中硝酸体现的性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被还原的HNO3与未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⑤⑥制备净水剂高铁酸钠,其反应为:Fe(NO3)3+NaOH+Cl2→Na2FeO4+NaNO3+NaCl+H2O。
①配平并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有下列几组物质:
①② D 和 T ③ 甲烷(CH4)与丙烷(C3H8) ④ O2 与 O3⑤ H2O 和 H2O2⑥CH3CH2CH2CH3和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
(4)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
(5)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
6、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该化合物是由__键形成。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r(N3-)(填“>”、“=”、“<”)。
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一部分,列出10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
|
|
| ① | ② | ③ |
|
3 | ④ | ⑤ | ⑥ | ⑦ |
|
| ⑧ |
|
4 | ⑩ |
|
|
|
|
| ⑨ |
|
(1)10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
(2)④、⑤、⑥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
(3)②、④两种元素形成的淡黄色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
(4)④和⑨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元素⑧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元素⑥的单质与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8、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一 | A |
|
|
|
|
|
|
|
二 |
|
|
| F | D |
| J | L |
三 | B |
| C |
| E |
| G |
|
根据以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写空白。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___;除L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2)写出B、G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化学电池的发明,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
(1)如图所示装置中,Zn片是_____ (填“正极”或“负极”),Cu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
(2)该装置是典型的原电池装置,可将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能证明产生电能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某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A为电池的正极
②该装置实现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电池工作时,电池内部的锂离子定向移动
10、为了研究MnO2与双氧水(H2O2)的反应速率,某学生加入少许的MnO2粉末于 50 mL密度为 1.1 g/cm3的双氧水溶液中, 通过实验测定: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放出一半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
(2)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是______。
(3)在5min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不再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11、如图是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
(1)M的分子式为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M可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C.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n,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3)①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乙醇在铜作催化剂时与氧气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乙醇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乙酸乙酯。
①乙酸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②用示踪原子法可确定某些化学反应的机理,写出用CH3CHOH和CH3COOH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填序号)。
A.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水
B.单位时间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mol乙酸
C.单位时间里,消耗1mol乙醇,同时消耗1mol乙酸
D.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E.混合物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图中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填序号)。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13、试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2H2+O2=2H2O为例说明),已知:E反表示反应物(2H2+O2)所具有的总能量,E生表示生成物(2H2O)所具有的总能量。又知:拆开1moL H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拆开1moL O2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496kJ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H—O键能够释放463KJ能量。
(1)从微观角度看: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为E吸=_______kJ;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为=________kJ。所以该反应要_____(填“吸收”或“放出”)能量,能量变化值的大小△E=_______ kJ(填数值)
(2)由图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从总能量说明)
14、I.在101kPa时,一定量的CO在1.00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CO2,放出566.0kJ热量,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II.已知:
①C(石墨)+O2(g)=CO2(g) ΔH1=-393.5kJ/mol
②2H2(g)+O2(g)=2H2O(1) ΔH2=-571.6kJ/mol
③2C2H2(g)+5O2(g)=4CO2(g)+2H2O(1) ΔH3=—2599.2kJ/mol
则由C(石墨)和H2(g)反应生成1molC2H2(g)的焓变ΔH=__________。
III.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C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②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容器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1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
③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1molH2比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0.25mol/L,试通过计算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④在830℃温度下,向该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的氢气,CO的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相同条件的1L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O2、lmolH2和lmolH2O,则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可能是_________。(填序号)
A.16.67% B.22.2% C.33.3% D.36.8%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族 |
2 |
|
|
| ① | ② | ③ |
|
|
3 | ④ |
| ⑤ |
|
| ⑥ | ⑦ | ⑧ |
4 | ⑨ |
|
|
|
|
|
|
|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填具体元素符号或化学式,下同)。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
(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__;写出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元素③与④形成淡黄色化合物的电子式:___,该化合物属于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5)用电子式表示③与①最高价态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将标准状况下4.48L该化合物通入足量的③和④形成的淡黄色固体化合物中,充分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__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