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宝藏》《中秋奇妙游》《满庭芳·国色》《华彩梨园》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通过新奇的创作手法和符号修辞,将音乐、服饰、造型、场景等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青年文化流行文化符号进行提取、编织、组合,并以青年惯用的符号传播,引得年轻人“疯狂盖章”。材料中的国风文化节目( )
①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②根本目的在于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
③坚持以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诉求为指导
④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化的表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月1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为此,党员干部必须要做到( )
①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
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③坚持以人为本、公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不忘初心的信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要求,个人养老金就是第三支柱(养老靠自己)的制度安排。个人养老金需在相关商业银行开设专门账户,每年自己缴存一定金额,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 )
①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来保障公民的基本养老生活
②促进我国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完善
③有利于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新机遇
④不属于商业保险,本质是公民在年老时从国家获得帮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中学生的活动中,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是
①参与校园卫生大扫除活动②就交通问题向交警大队写信反映情况
③参与班委会选举活动④向政府部门提出保护古建筑的建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下图漫画《生命是一场马拉松,并非每一段路都比拼速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面,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面对挫折、考验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速度。这十年,中国速度一次次惊艳世界(下图)。中国速度展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综合国力和民族自信的与日俱增。这充分表明( )
①新时代十年的变革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
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③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
④中华民族正经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3月,中央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求各地各领域要掌握最真实的情况,确保掌握的信息基础准确可靠。然而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图漫画中所出现的情况,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研究具体问题,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把“完美的材料”当作汇报工作的业绩。为此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必须( )
①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思想体系建设为重点
②广泛凝聚共识,发挥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
③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听真话、察实情
④切实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杨某顺,30岁,身体健康,系杨某洪、吴某春夫妇的儿子,出生后一直随其父母在农村同一房屋中居住生活。该房屋经拆迁征收补偿后置换楼房三套,出售一套房屋所得款项用于帮助杨某顺偿还赌债,一套出租给他人,一套供三人共同居住生活。后因产生家庭矛盾,夫妇不再允许杨某顺在二人的房屋内居住。杨某顺遂将夫妇诉至法院,请求对用于出租的房屋享有居住的权利。法院的判决和依据应该是( )
①驳回,子女强行“啃老”,侵害了父母的民事权利
②驳回,杨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但有违传统美德
③驳回,司法裁判要维护公平,引导人们自立自强
④支持,父母必须履行对子女的抚养和保护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截至2022年12月15日,全国税务合计办理的减税降费金额已超过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截止2022年11月末,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469亿元,其中专项债券1226亿元,主要用于增加社保支出、拉动基建投资。这些政策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作用传导正确的是( )
①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激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效益
②加快专项债券使用→刺激社会基建投资→增加社会的总供给→满足需求
③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缩小总体收入差距→增强人民消费意愿→扩大内需
④给予企业财税支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激励创新创业活力→稳定就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这要求广大党员( )
①领会精髓要义,取代原有理论成果
②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鲜明政治品格
③汲取智慧力量,切实解决时代问题
④履行国家职能,持续创造历史伟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底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6亿户,是十年前的3倍。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冲击等接踵而来的严峻挑战,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过度依赖投资,统筹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重点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在我国,市场主体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政府重视市场主体建设,是因为市场主体( )
①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国民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②提供就业机会,是稳就业、扩就业的“顶梁柱”
③是经济活动主要参与者、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④决定市场资源配置,是生产要素流动的“指挥棒”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2北京冬奥会点燃了全国人民的冰雪热情,带火了吉祥物“冰墩墩”。同时,针对“冰墩墩”的侵权行为也时有发生。下列行为构成侵权的有( )
吉祥物“冰墩墩”是北京冬奥组委的重要财产,北京冬奥组会对“冰墩墩”的形象依法享有著作权、注册商标专用权,外观设计专利权,对“冰墩墩”中英文名称还依法享有往册商标专用权。 ——节选自《北京冬奥组委关于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使用规范》 |
①某美甲店为顾客设计制作“冰墩墩”形象的美甲图案
②某同学在美术课堂上对“冰墩墩”进行临摹、绘画
③某记者在报道冬奥会时将拍摄到的“冰墩墩”用于新闻稿
④某画家利用“冰墩墩”的形象、设计元素进行漫画创作并公开发表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3、甲与乙是亲兄弟,其母一直与甲生活。后甲早逝,其尚未成年的儿子丙一直尽心赡养奶奶,在外打工的乙只是偶尔探望。2021年其母立下书面遗嘱,写明其遗产归丙一人继承。其母病逝后,乙要求继承其母部分遗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定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
②根据遗嘱,丙可继承奶奶的全部遗产
③乙是其母的法定继承人,应当继承部分遗产
④甲先于其母死亡,可由丙代位继承奶奶遗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3年3月,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召开代表小组会议,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修正草案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推动草案突出立法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时俱进完善关于坚持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表述,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战略目标,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材料体现( )
①全国人大代表严格依法行使审议权和立法权
②修正草案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成果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立法、民主立法,维护社会稳定
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杨老先生和老伴育有一子,儿子一家常年在国外居住,二老有一套婚后房产和60万元存款。老伴去世后,杨老先生和居住较近的侄女到公证处以书面形式签订成年意定监护协议,并以自书遗嘱方式将房产留给侄女,60万元留给儿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如果杨老先生的儿子和侄女因自书遗嘱而发生纠纷,则可以申请仲裁
②因儿子常年不在杨老先生身边,未尽赡养义务,房产可由其侄女继承
③杨老先生的儿子对这套房产也有继承权,该自书遗嘱的内容部分无效
④监护协议应在老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签订,更好保障其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大对政府工作报告行使审议权
C.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其监督
D.全国人大代表对政府的工作提出质询
17、我国共设立了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②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州和自治县
③自治机关主要是指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
④民族自治地方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某市在一批边远且经济相对落后的村、社区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以此为依托,人大代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工作室功能有利于( )
①协助所在地方党委改进和推进工作
②人大代表在村、社区行使国家权力
③加强群众、政府、人大之间的联系
④人大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依法履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1年10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彰显了大国担当:
中国走过的“联合国足迹” | |
从1990年开始,中国军队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 | 中国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巴黎协会》义务。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承诺:将力争使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中国脱贫攻坚的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精准扶贫”理念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中国积极推进减贫南南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帮助沿线各国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减贫事业。 | 中国始终坚持弘扬多边主义,履行联合国议程中的国际责任。面对疫情,中国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全球人道应对计划,推动抗疫全球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疫苗产业链建设,向5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提供疫苗无偿援助。 |
由此可知,中国( )
①从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地位提高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②与联合国在维和、碳排放、减贫、抗疫等多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实现各国共同繁荣为宗旨
④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者和重要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023年1月12日,2023中国数字经济投资及创新展望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正由数字经济大国坚定地向数字经济强国迈进。数字经济给我国以及世界经济带来了强大动能。但是,在数字经济向完全智能化、数字方向发展的时候,它就不可避免地会跟传统行业产生碰撞或结合,引发一些潜在的问题。像外卖系统和外卖员的关系,外卖员过多依赖系统会给自身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人工调配有时候也消除不了恶劣天气下系统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这要求我们( )
①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善于把握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把抓住主要矛盾作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何以中国”特展上,130余件精美文物精彩亮相。古滇国青铜器牛虎铜案受中原青铜技术影响,又融入当地艺术风格,其生动性与中原大多数青铜器的规范性形成鲜明反差;辽代鹿衔草纹濫金银马饰在表现游牧民族艺术风格的同时,继承并发扬了中原地区传统图案特色。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中,既相互借鉴,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邓小平在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第一位的任务,是树立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中心,是关键。写好这个问题,才叫实事求是地分清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是和非、对和错,包括个人的功过。之所以树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因为其(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确定下来,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这表明( )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 ②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达到巅峰
③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马克思主义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天下治乱,系乎风俗”是我国古人总结的一句有关廉洁文化的警句。这一警句对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重视和发挥社会风俗对廉洁政治生态形成的潜移默化作用
②弘扬传统文化对当今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廉洁文化是实现政治清明的宝贵资源
④廉洁文化可以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满1000天,已召开27次会议,审议了162份文件。“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革不断释放的红利,正悄然影响着你我的生活。
材料一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6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一系列医改举措正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6年5月,贵州省排调镇排晒村村民李安彬13岁的儿子患上了“肾病综合征”。9月,帮扶干部杨再烨主动联系李安彬,帮助他进行大病救助的报销,住院总金额为76291元,救助后个人支付金额仅为8466元,救助比例80%。李安彬的经历是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从每个人身上都能读出一个真实的民生状况,都能读出一个真实的中国经济。
材料二 我们正在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一大波红利。作为改革的“先手棋”,2016年简政放权的力度比往年更是只增不减。政府转型离不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改革是突破口。有了行政许可,就有了权力寻租的空间,也就有了公职人员“变质”的可能。通过减少审批事项,不仅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还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同时,在制约政府的权力,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建立公信力等方面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1)结合材料一,从“劳动者、分配、财政”的角度简要分析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全覆盖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转型离不开简政放权,行政审批改革是突破口”的依据。
26、随着“中国制造”更多地走出国门,我国的出口也就取得了竞争新优势。
27、海报
为迎接来自英国友好学校的同学们,向英国小伙伴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
力,搭建中英文化交流的平台,现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征集交流活动方案。
要求:
(1)设计两项文化活动,地点可选择校内亦可校外。
(2)交流活动时间:4月22日(周六)
(3)上交方案时间:4月7日
北京××中学学生会
请你按照海报要求,设计两项文化活动,结合个人体验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别阐明设计的理由。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一表述,通过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材料一 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1623.9万吨,再获丰收。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滥用现象严重,19%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价格全面高过国际价格,竞争力低下;中低端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群体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卖不出去”与“买不到” 共存。
材料二 2016年“两会” 期间,“如何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有人认为,国家要制定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规划纲要,以此扭转农业重复无序生产的现状;有人认为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解决“单家独户” 生产模式带来的机械化低、监管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也有人提出要加快标准化步伐,出台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关措施。另外许多网民也纷纷在网络上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一中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选择公民或人大代表中的一个角色,说明如何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9、每一条河流,都是经过了漫长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并具有自己的特点。人类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修建拦、蓄、引、调工程,必然要改变河流的天然水流状态及时空分布;与此同时,必须要考虑工程对河流下游地区维持原有生态系统最低限度的流量要求,以利于继续发挥河流的自然综合功能。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为河流的合理开发提两条方法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