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A. 太平泮 B. 大西泮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2、台湾岛东临 ( )
A. 东海 B. 太平洋 C. 台湾海峡 D. 南海
3、读“西北地区略图”,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降水量逐渐减少
B.①山脉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D.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优势
4、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问题
图中信息反映( )
A.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持续下降趋势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5、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
B. 珠江三角洲的外资主要来自台湾
C.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D. 广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特区之一
6、D与其他三大地区的划分界线经过( )
A.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D.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7、读“长江流域图(图)”,回答下面小题。
【1】长江支流众多,以下河流属于长江支流的是
A.通天河、岷江
B.金沙江、乌江
C.渭河、汉江
D.雅砻江、赣江
【2】唐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船行之“快”主要是因为
A.行至下游,河面宽阔,利于船只行驶
B.行至中游,河道曲折,径流量大
C.行至上游,河道平直,船行不受干扰
D.行至上游,顺流而下,水流湍急
【3】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形成洪涝灾害,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①降水集中,强度大 ②受损失人口多 ③中游河道弯曲 ④农业受灾面积广 ⑤支流众多,水系发达 ⑥财产损失大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8、在地球仪上有一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朝南,此地点是( )
A.90°N B.0°纬线
C.0°经线 D.90°S
9、影响北京城址变迁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气候 D. 森林
10、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B. 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
C. 塬、墚、峁黄土地貌分布广 D. 自然灾害频繁,人地矛盾突出
11、珠江三角洲利用紧临港澳优势,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 实现的
A.国际贸易 B.旅游业
C.种植业 D.水产养殖业
12、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众多的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如上述古建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古建筑、园林、特色街区采取的措施是( )
A.应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13、首都北京拥有众多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等,这说明了北京也是我国的( )
A. 政治中心 B. 商业中心 C. 文化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14、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所面临的巨大问题是 ( )
①人口 ②粮食 ③历史 ④环境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B.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要
C. 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大量财富
D. 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
16、哪个不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 )
A.面积大小 B.自然环境 C.人文地理 D.地理位置
17、历史上大规模破坏黄土高原森林的方式中,最为严重的是( )
A. 宫殿建设 B. 樵采 C. 毁林开荒 D. 放牧
18、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匀
D.类型齐全
19、下列区域,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青藏高原 B.巴中市
C.北京市 D.凉山州
20、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稻米生产精耕细作,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东南亚稻米生产特点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关系十分密切( )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
②多山的地形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
22、我们的家乡重庆市,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她位于中国的南方地区,气候属典型的________气候,最适合粮食作物________的种植。世界著名河流________从境内流经。
23、我国的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为___________,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杭州西湖和_____________尤受游客青睐。
24、秦岭﹣淮河以北的农田多为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田多为________, 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
25、北京是党中央、国务院等政府机构的所在地,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_____中心;我国最大的外交部机构、各国的大使馆也在北京,这体现了北京的职能是_____中心。
26、黄土高原的形成,通俗地说就是风吹出来的。______
2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长江全长________千米.
28、贵州省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9、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
30、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___古典园林和________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启动运行,主要任务是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材料二:图1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图2为上海自贸区的分布图,图3为中国弓箭型经济示意图。
(1)图1中长江三角洲地区。C城市的世界文化遗产是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被称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其有利条件有:________。(提示:从地形、水源等方面分析)。
(3)上海无煤无铁矿,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4)读图2,简述上海自贸区的分布特征:____。
(5)在上海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提示:从位置、交通、经济等方面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6)读图3中国弓箭型经济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弦:表示____铁路线,连接我国的两大工业基地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②箭:箭头是指____,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
32、台湾是祖国的神圣宝岛,读图分析。
(1)台湾岛位于我国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隔________海峡与祖国大陆的________省相望。
(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和________等许多小岛,台湾的________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3)台湾岛上森林面积广阔,有“________”的美誉.台湾最著的树种是________,特有的树种是________。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ABCD四点旁边的括号内分别填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_________
(2)据图可知,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接受太阳光热不同,由此形成______________(地理意义)。
(3)当地球公转到ABCD中的哪一点时,学校所在地白天最长?______________;到哪一点时学校国旗旗杆正午的影子最长?______________。
3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
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如图)。
(1)陆上丝绸之路横跨的大陆是
(2)“海上丝绸之路”经过B地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 .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3)每年夏季,经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船只,常常会在C海域遇到强大风浪的影响。其原因是
(4)我国从A地区进口石油,从瓜达尔港运往新疆喀什,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其判断理由是
(5)请你根据“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实施,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35、图一、二为世界某地河流水系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中河流甲为________(填名称)注入________。
(2)图二中乙河流入海口西侧的省区A简称为________,A省经济支柱产业为________。
(3)据图,可以看出甲乙两河流流域发展农业的共同有利条件有________;甲河流所在地区发展农业最大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4)图二中乙处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