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下图变化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A.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B.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从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
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
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3、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练习者利用肢体、攀悬、跳跃并结合人体呼吸运动,有些甚至模仿动物做出姿态各异的动作用来医疗和保健身体。医疗体操的出现( )
A.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B.见证了中华先民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C.证明了中医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有效地避免了大型疫病的广泛传播
4、庄票是由钱庄签发的有若干金额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1846年,洋商在与华商的交易中首次接受上海钱庄的庄票。19世纪50年代之后,庄票已经成为外商普遍接受的结算工具。1869年,汇丰银行首次接受钱庄以庄票作为抵押,向其提供贷款。据此可知( )
A.现金快速退出了中外贸易结算
B.庄票在中外商业往来中获得认同
C.钱庄资本主要来自于外国银行
D.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日益加深
5、《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并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说明《黄帝内经》( )
A.强调生命活动的物质性
B.助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
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已科学认识人体的形神关系
6、古巴比伦王国曾出台了诸多针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假伪造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法律条文。如《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而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这说明古巴比伦( )
A.立法思想蕴含着契约精神
B.法理内涵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完善
C.市场管理注重物权的保护
D.国家治理利于强化法律的适用性
7、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纳税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其他所得。该法的出台( )
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
B.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
C.有助于社会经济活力的释放
D.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差别较大
8、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
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
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
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
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9、宦官专权干政是明朝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至明中后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干政的范围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各个领域,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国家命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宦官专政致使封建王朝盛极必衰
B.明代中央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D.明朝后期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10、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
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11、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
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
12、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民族纠纷严重
C.恐怖主义猖獗
D.地区冲突加剧
13、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14、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15、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毛主席的讲话意在强调
A.建立现代民主法治国家
B.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保证人民实现当家做主
D.及时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
16、有位法学家认为,即使在战争的剧烈震荡和风暴的时候,人类也必须遵循和服从它所拥有的自然法规范。他为战争创造了一部法典,为和平确立了一个纲领,后世给予他极高的荣誉,将其称为“国际法之父”。他创造的这部“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战争与和平法》
C.《拿破仑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17、当意大利发出最后通谍时,孟尼利克二世向全国颁布了《告人民书》:“敌人从海外入侵,……危及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已忍无可忍!我要采取行动捍卫国家,抗击敌人。”其目的是( )
A.唤醒民族意识
B.维护国家统一
C.支持民族经济
D.加强军队建设
18、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D.建设“福利国家”
19、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这表明,此时
A.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
B.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
C.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
D.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
20、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
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
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
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
21、1790年代的一篇文章里举例谈到:一位每天挣30便士(伦敦劳动阶层的标准收入)的40岁花匠,每天可以买一个小麦面包、半磅肉、几盎司芝士、1品脱啤酒、一些茶和糖。还可以买一些之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东西,如海外运来的茶、咖啡、糖、巧克力、烟草和辣椒等。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导致工人工资水平低
B.英国工人阶级的非理性消费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英国是世界工厂和贸易中心
22、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中,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国大党激进派领导人是
A.提拉克
B.阿拉比
C.甘地
D.尼赫鲁
23、明清时期,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谴责和冷落,商人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以商养农成为商人的生存之道
B.儒家财富观是商业发展的动力
C.形成了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环境
D.商业行为受到传统儒学的影响
24、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A.罗马成文法的起源
B.公民法逐渐取代万民法
C.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D.以习惯法排解外邦人之间的纠纷
25、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26、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下列选项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27、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________和尊严,肯定人的欲望,反对教会的________,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________,追求知识。
2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血了________捍卫了________。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________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抗战的胜利为________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9、1803年,美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________研制成功蒸汽机车。1866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________发明电话机。不久,他建立了电话公司。1903年,美国________设计制成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1946年,________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30、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________》的签署
31、《九国公约》的实质是________。
3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________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3、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________占主导地位,在惩治德为首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基础上,确立帝国主义在________统治新秩序。
3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________》,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了的________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________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
35、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成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逐步发展。请回答:
(1)举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2)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至少写出二点)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影响的认识。
36、列宁曾严厉的斥责农奴制改革是对俄国农民的一场“厚颜无耻的掠夺”。依据史实说明列宁为什么会这样说。
37、美国的崛起虽然美国的建国历史远较其他大国年轻。但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快速崛起的大国之一,并且稳稳的坐在了冠军的宝座上。在美国的崛起之路中,是有其客观的独特的原因:革命、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经济改革调整推动美国的崛起。
问题:根据以上提示,叙述美国崛起的历程。
38、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请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隋唐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成就各一例。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和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39、经济发展程度与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与否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经济曾长期领先世界,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但是中国近代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种模式至何时开始瓦解?
(2)北宋时期,“市”的发展有何新特点?明清时期,在江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近代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历经曲折、举步维艰,从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