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出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个。在山东省淄博市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有井巷支架,还有运输、通风、排水等设施。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
C.区域技术交流日益频繁
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
2、张伯伦相信,通过一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他为他的同家已经赢得了一个重大胜利。刚下飞机,这位喜形于色的首相面对着昂扬的人群宣称:“我相信,我们的时代得救了!”但丘吉尔对此予以激烈批评,并称这是“一个全面且彻底的失败”。张伯伦的这场外交活动是
A.凡尔赛会议
B.慕尼黑会议
C.英法苏缔结同盟条约的谈判
D.缔结《非战公约》
3、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4、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他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
5、下面为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两幅宣传画。它们主要反映出“选好人办好事”“为了建设伟大的祖国,参加选举去!”
A.新中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B.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C.“双百”方针推动艺术繁荣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6、如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年份 | 农业 | 工业 |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第一年 | 26.6 | 32.1 | 41.3 |
第二年 | 27.2 | 34.3 | 38.5 |
第三年 | 28.8 | 36.7 | 34.5 |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7、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8、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9、下面是关于孔子与墨子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
记述 | 出处 |
“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 《韩非子·显学》 |
“孔子贵仁,墨子贵兼” | 《吕氏春秋·不二》 |
“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 | 《淮南子·要略》 |
A.墨家挑战了儒家的主导地位
B.墨家与儒家并没有相通之处
C.墨家从儒家学派中分化出来
D.儒墨关系很早就已受到关注
10、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
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
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11、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12、“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13、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中的省制开始于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时期
C.元朝
D.明清时期
14、商朝前期的许多军事征战,往往要征集本王国内和诸多方国部族的族众参与。自商王康丁以后,常备军的数量大增,临时征集族众以应付战事的记载日趋减少。以上变化反映出当时( )
A.方国离心倾向加强
B.商朝政治势力逐渐扩展
C.国家机器走向完备
D.原始民主传统受到破坏
15、宦官专权干政是明朝政治的主要特征之一,至明中后期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干政的范围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各个领域,很大程度上掌控着国家命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宦官专政致使封建王朝盛极必衰
B.明代中央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D.明朝后期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16、周代实行国人参政制,运用舆论褒贬当局、参与朝会、举行起义和暴动是国人对朝政施加影响的常见方式。国人集会对所议政事不但有发言权,而且有表决权。当政局动乱之际,国人在推举摄政的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材料反映出周代( )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
B.政体中具有原始民主成分
C.贵族权力受到了较大限制
D.原始民主植根于悠久历史
17、《名公书判清明集》是--部南宋司法实践的汇编,其中有这样的判词:“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二者一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则同行而无弊矣。”由此说明南宋时期( )
A.司法断案完全依照名人判词
B.法律深受主流思想影响
C.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
D.审判程序违背法律精神
18、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
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
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19、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打击了国内的封建势力
B.挫败了美国的干涉
C.推翻了独裁统治
D.制定了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0、历史上的技术变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生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下列项中,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生活变化的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铁犁耕作技术——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B.钢筋混凝土技术——创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
C.杂交育种新技术——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生鲜食品
D.移动通信技术——与外界沟通更加便捷
21、这座古城位于盆地的南端,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具有2700多年历史。古城模仿灵龟形状而建,城墙为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池有6座城门,东西各二,南北各一。这座“古城”
A.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
B.是著名商帮徽商的发源地
C.“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D.曾出现“三千烟灶九千丁”的繁盛景象
22、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花鸟画,浓墨重彩
B.山水画,重视写实
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具备
23、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对此影响最大的机构是
A.世界银行
B.世贸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4、意大利的薄伽丘通过小说歌颂现实生活,反对等级观念;德国的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挑战教皇权威;法国的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民主自由,抨击专制制度。这反映出
A.反封建斗争形式日益多样化
B.人文主义深入发展
C.思想解放曲折反复
D.欧洲社会矛盾中心不断转移
25、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元旦《________》的签署
26、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
27、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________和尊严,肯定人的欲望,反对教会的________,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提倡________,追求知识。
28、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毛泽东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 | 法律文件 | 政体 | 国家元首 |
英国 | ① | 君主立宪制 | 国王 |
② | 1787年宪法 | 民主共和制 | 总统 |
法国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民主共和制 | ③ |
德国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④ | 皇帝 |
(1)西方近代很多国家都制定了很多法律条文,形成了近代民主国家,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次填充表格。
① ② ③ ④ .
材料二
条约名称 | 条约内容(节选) |
A |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自应享优例豁除。” |
B | “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
C |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
(2)根据表中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节选),依次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30、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________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________,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31、________(填条约名称)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定。
3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洗血了________捍卫了________。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________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抗战的胜利为________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3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________》,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了的________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________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进程的一座丰碑。
35、2015年9月3日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不为仇恨,只为铭记历史守望和平。
(1)抗日战争中,粉碎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的是哪次会战?
(2)抗战中,中共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的主动出击的战争是那一次?
(3)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胜利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36、新中国成立后,在民主法制以及对外关系上取得特殊成就。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新中国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
(2)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是?在历史新时期中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3)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是?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
(4)20世纪70年代我国先后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37、简答: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有哪些?
38、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代的丝织品,曾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到古罗马。罗马帝国时期,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规范和调整贸易?其核心原则是什么?
(2)明朝末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概括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世界历史背景。
(3)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主要受哪一历史事件的推动?
(4)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20世纪末,哪一国际经济组织正式运行?该组织的主要宗旨?其成立有何意义
39、请列举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和强兵之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