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嘉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请选出下列有关名著介绍有误的一项:( )

    A. 《傅雷家书》中傅雷认为两代人相处,年轻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长辈应该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B. 《水浒传》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被刺配沧州,林冲因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江州,武松应手刃潘金莲和西门庆被发配孟州。他们或为情、或为义、或为恩,虽原因各异,结果却是相似。

    C. 保尔·柯察金小学时就疾恶如仇,敢想敢做,把烟灰洒在神父的面包粉团里。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

    D.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来折射当时的社会生活,创造性地采用了“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手法。

  •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型机械。

    C.泰戈尔多才多艺,但他首先是一位诗人。代表诗集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

    D.泰山上的“经石峪”“无字碑”“六贤祠”“玉皇顶”……等令无数游客神思遐想、流连忘返。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因为他们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故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B. “稍逊风骚”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 “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也称“诗余”“长短句”等,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按谱填写,长短句不一,写词也称“填词"。

    D. “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有三个顶天立地的巾幅英雄,分别是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又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巾帼,意思是妇女带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

  • 4、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人们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戏曲家施耐庵。

    C.《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胡屠户、众乡邻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在文中,鲁迅先反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社:土地庙:②案据:暗含包庇之意。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3本文设喻说理,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晏子所讲的道理。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年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有落花的台阶。②月华:月光。③练:白色的丝绸。④欹(qī):倾斜。⑤谙(ān)尽:尝尽。⑥都来:算来。

    【1】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一个“异”字统领全篇,既写出了塞下天气的极度寒冷,如“衡阳雁去无留意”;又写出了塞下奇异的声音。还表现了战事紧张,戒备森严。

    B.【甲】词中“霜满地”借边塞的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也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C.【乙】词中“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D.两首词都写秋天的景象,“雁”“霜满地”纷纷坠叶”“银河”是秋天特有的意象,作者都从视觉角度描绘了秋夜。

    【2】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这句诗词。

    【3】甲、乙词下片哪个字分别为核心词?分别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2019年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这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以植物为媒介,以园艺为信使,向世界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假如你所在的班级开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主题活动,请仔细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在北京延庆出席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讲话,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在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只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才能让子孙后代过上绿色文明的生活,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1)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

    (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谈一谈你对“绿色发展”的看法。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

    2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关雎》)

    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6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7)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8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稠李子花,稠李子果

    朱明东

    ①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

    ②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大兴安岭,家里的菜园子就栽着几棵稠李子树。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出阵阵馨香。母亲问邻居大姐,这是啥花?邻居大姐说,树叫稠李子树,花就叫稠李子花,还结果呢,那果就是稠李子。

    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可长着长着它就不长了。不长也就罢了,它却变黑了。结的那果还不如山里红大,样子也不比山丁子美。我跑到菜园子里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哎呀,可真涩。

    ④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不开心的草。我缠着父亲栽几棵樱桃树、沙果树或者杏树。父亲说:“没熟的果子咋能不涩?大兴安岭气温低,不是啥树都能活。”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岭上岭下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爬冰卧雪,战天斗地,硬是在莽莽群岭中建出一条壮美的铁路。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正值稠李子熟时,呼玛河两岸结满了又黑又亮的稠李子,可上游却发起大水来。一时间,洪水滔滔而下,将岸边建桥用的木材都卷进了河里。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几名铁道兵乘船打捞木材。行至河中,船不幸被激流打翻。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最后战友们在下游找到付铁虎的遗体……

    ⑤父亲眼睛湿润了,我则抽泣起来。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到了秋天,稠李子熟了,它就会变甜。我默默倾听,父亲娓娓叙说。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每棵树的枝丫上挂满又黑又亮的果。

    ⑥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都是坚强的树。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

    ⑦雨后出彩虹,北山公园越发清新。沿着林荫小道,我拾阶而上。静穆中,我发现北山公园除了郁郁葱葱的樟子松、落叶松等树外,还生长着一棵棵稠李子树。稠李子低调而随和,不显山不露水,平凡而朴素。山林中,河岸边,它都不独揽秀丽。它适应了大兴安岭这片土地,早已将自己的根坚实地扎了下去。

    ⑧稠李子本属落叶乔木,学名达乌里鼠李果,有药用功效。稠李子清热解毒,止咳祛痰。那年,母亲牙痛。邻家大姐告诉母亲,用温酒泡稠李子喝能止疼,一试,牙果然不疼了。打那以后,母亲每年秋天都要采一些稠李子,晾晒成干放入玻璃罐里以备药用。

    ⑨那年,我在湖北工作。母亲给我打电话:“想不想吃稠李子?要是想,妈给你邮点儿去。”我脑子里一下子涌出那圆溜溜黑乎乎的豆豆来。我连说:“妈,您可别邮了,怪难看的,还让人笑话。”放下电话后我才反应过来。母亲哪是要给我寄稠李子,分明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大兴安岭,别忘在大兴安岭的爹和娘。殷殷切切,我终于在父母的召唤中,决定回到这片哺育过自己的土地。湖北朋友问,好好的为何要调回去?我笑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兴安岭的稠李子怎能离开脚下的山和岭啊。

    ⑩这些年,小城没少栽植稠李子树。稠李子树生命顽强,栽了就活。稠李子熟了,不需入山入岭就可随处相遇。与妻子在甘河公园散步,正走着,妻子用手指道:“瞧,稠李子!”路旁果真有一棵高大的稠李子树。它可比当年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高大许多。那上面结的果也比原来的黑,比原来的亮……

    (选自人民网)

    【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是怎样逐步认识、懂得“稠李子花,稠李子果”的?

    【2】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批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欲扬先抑是散文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请你结合本文内容,分析该表现手法的作用。

    【4】本文结尾意味深长,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妙处。

  •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①她本来就是一个寡言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春季开学以来,同学们发现她越发沉默了,像是一个闷葫芦。她原本还不算差的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经常能做错三遍;许多同学开始对她敬而远之,甚至排挤她。 

    ②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她向老师要求把座位挪到了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觉得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不相干的,她的心在窗外的世界里:A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南来的燕子们在树间做了窠,每天啁啾地唱和着,嬉戏着;树下几株细弱的小草在春风中微微摆动„„她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 

    ③B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不久,燕子开始南迁,只剩下树下枯黄的小草在秋风中瑟瑟地抖着。望着眼前这个黯淡的世界,她哭了。 

    ④秋天开学的时候,班级里新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老师姓徐,长得很漂亮,同学们非常喜欢她,都愿意在课间时跟她谈天说地。她也喜欢徐老师,但是她不敢上前。徐老师的目光几次落在她脸上,她都躲闪着避开了。有一天,徐老师在语文活动课上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接力依次进行,很快就传到了她那里。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板擦落在她的桌上时,她先是一惊,接着就愣在那里。同学们欢呼着要她唱歌,她不肯唱,也唱不出来。同学们不依不饶,使劲鼓掌催促她,徐老师也走过来鼓励她。她涨红了脸,望着徐老师,眼里竟噙满泪水。徐老师就说,既然不想唱歌,就罚写一篇作文吧,明天交上来。课后,徐老师还特意对她说,只要用心写,写多少都行。 

    ⑤这一次,她没有令大家失望,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自己的老师听。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一直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忙于生计,很少能够照顾到她,只有每天晚上父女间的几句简单交流能让她感到安慰。然而就在春天,父亲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只有在自己的生活里选择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说,我是一棵孤单的小草,我的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⑥第二天,徐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徐老师却只字来提。那天,徐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第一排,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了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⑦从那天起,她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逐渐开朗起来,而且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都愿意与她交往了。学期结束时,她还做了班长呢。 

    ⑧几年后,她考上了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做“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要在春天来临时,摇曳它细弱的身躯,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为春天增加一抹生机!

    ⑨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徐老师在她的那篇作文里给她的批语。

    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语文活动课上,当同学们和老师让“她”唱歌时,“她”为什么“涨红了脸”?

    3选文第⑥段中加点的“郑重其事”一词用得恰如其分,请分析其表达作用。

    4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徐老师给“她”作文写的批语“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有什么深刻含义。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创产品,顾明思义是文化创意产品,指依靠人的智慧、技能、天赋和文化积淀,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等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借助于高科技手段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各种文化旅游、办公、生活等用品都可能成为文创产品。一件普通陶艺,着上画家的灵感,身价立马翻倍;一个常见背包,加进古典元素,就成了匠心传承;一款寻常T恤,增添文化符号,便备受青睐。这种叠加出的文化属性就是文创产品的附加值。文创产品让传统符号融入现代生活,是文化传承的一种给力方式。

    (摘编自《文创这么火,文创产品究竟是什么?》)

    (材料二)

    12日至19日,2019“清新福建·人文福地”文创旅游年货节在福州三坊七巷开幕,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与外地游客。来自台湾设计师的过大年文创手机外壳备受欢迎,市民林小姐说:“我正想为手机换换新装,这款文创手机外壳,画面生活气息浓都,民俗趣味十足,又结合了漆艺,传统又时尚。”游客张先生对“来去厦门”这一精美的金猪文创产品极感兴趣,他说:“金猪年笔记本、金猪年红包等不论从寓意‘积福迎春’还是从外观来说,都十分符合人们对过年的期待,过年金猪红包还能派上用场呢!”

    (摘编自《2019“清新福建·人文福地”文创旅游年货节开幕》)

    (材料三)

    下图是第三届“中国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金奖作品——烛龙台灯,设计灵感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铁芯铜龙文物。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等进行创造与提升。

    B.只要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就一定能创造出高科技文创产品。

    C.一件陶艺、一本笔记加上创意符号,便是文创产品的附加值。

    D.2019“清新福建·人文福地”文创旅游年货节产品备受欢迎。

    2阅读(材料三),该金奖文创作品是如何体现“让传统符号融入现代生活”这一设计理念的?请简要分析。

    3未来文创产品有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题目二: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____________”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