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温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支部书记。

    B. 对于别人的劝告,她总是置之不理

    C. 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高昂,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

    D. 他喜欢吹毛求疪,常常抓住别人工作中的一点疏漏大做文章。

  • 2、选出对下列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A.相比干过的其他力气活,初到北京的祥子选择了拉车,通过赁车拉活,用三年的辛苦钱买了一辆新车,刚过半年,却连车带人都被大兵捉了去。

    B.《二十四孝图》中,“我”认为“老莱娱亲”“黄香扇枕”是可以勉力仿效的。“子路负米”和“郭巨埋儿”是“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

    C.《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表现出勇于反抗、敢作敢为的精神;在“西天取经”中,表现出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精神。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这一平民英雄形象,他有钢铁般的意志,也偶有绝望。

  • 3、为进一步提升水泊梁山风景区的知名度,推动梁山旅游发展,风景区正面向社会征集景区“旅游形象广告语”,下列不适合的一项是(     

    A.水泊揽胜景,梁山论英雄

    B.水浒里的聚义寨,山水中的桃花源

    C.发展旅游产业,振兴梁山经济

    D.水浒名著誉千年,梁山风景秀天下

  • 4、选出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古代文体“记”以记事为主,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说”则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B.古代诗歌很讲究的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的,也可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

    C.“秦皇汉武”“我们的好总理”“平展翅翼”“哲言铿锵”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均不相同。

    D.在互联网早期,一些人以赚头博取眼球成为网红,虽短时间内为众人瞩目,但因未能持续提供内容而迅速淡出公众视野。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提。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感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选自欧阳修《偃虹堤记》,有删节)

    (注释)①滕候: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②按图:按照地图。这里指看着地图。③利害:这里偏指好处。④冲:文通要道。⑤覆溺之虞:船翻人被淹死的忧患。⑥无远迩:无论远近。⑦显用:重用。⑧一州:指岳州。⑨以利及物:凭修这个堤来惠及百姓。⑩虑熟谋审:深思熟虑。⑪不以废:不要把它废弃。⑫纪:记载。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顿一处)。

    (1)有 事 于 州 者 近 而 且 无 患

    (2)盖 虑 于 民 也 深

    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予书按图________   ②问其作而________

    ③此君子之作也,可以________   ④朝廷用兵急人之时________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4《偃虹堤记》写到“(滕侯)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请写出《岳阳楼记》中内容与之相关的语句。

    5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都写了子京的事迹并就此展开议论,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比较两位作者对人物评价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甲)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体会“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中“济”字的妙处。

    【2】有人评价“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一句“意蕴丰富”,请加以简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仿佛一夜之间,成都街头冒出了许多新自行车:颜色亮丽,无固定停车桩,下个APP扫描就可租借,使用完放在最近的停车区即可……11月中旬,摩拜单车、1步单车、永安行三款共享单车几乎同时亮相成都,掀起一股共享经济旋风。

    (1)某记者随机对200名使用者进行了共享单车使用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将数据整理如下。

    共享单车使用满意度调查结果

    关注点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租借费用

    85%

    9%

    6%

    车辆舒适

    76%

    13%

    11%

    方便快捷

    53%

    10%

    37%

    低碳环保

    95%

    3%

    2%

     

    请你根据表格数据,提取两条有关共享单车使用满意度的结论。你的结论:

    (2)正当共享单车发展势头强劲之时,近200辆共享单车因乱停放,被某执法部门搬走,扣押。对此网友发表了评论。请你根据示例,仿写一则跟帖。

    示例:“最后一公里”神奇,可见一“搬’。平台自强,用户自律,社会共建。

    (3)对于使用共享单车的利弊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并就此展开了辩论。如果你是正方,你会怎样说?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我认为共享单车弊大于利。单车乱停乱放、违规抢道的现象,是由于单车与城市的兼容性不足,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不完备。现在许多大中城市追求出行效率,拓宽机动车道,推广快速公交系统。短期激增的共享单车与相对落后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之间形成矛盾,出现了单车与行人、与机动车争抢路权的情况,既削弱了共享单车的便捷性,又增加了出行的危险。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句子

    (1)文章本天成, 。(陆游《文章》)

    (2)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4)儒家提倡道,孔子对的具体解释是  

    (5)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在惋惜与欣慰的情感交织中,蕴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6)嫦娥登月,玉兔回家,这标志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发射任务圆满完成。请写出宋代词人苏东坡欲飞天登月的词句: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滴水之恩

    ①红色的天空渐渐变成暗黑,我孤单地走在村路上。

    ②为了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我来到这个金黄菜花亦开亦败的陌生乡间。当我绕过好些小桥流水人家,再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早已错过了返程的班车。想起明早课堂上那十多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踏上了30里的归途。

    ③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已在天边耀眼地勾勒……

    ④我边走边期盼着能搭上顺路的车。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然而司机丝毫不理会,我极力挥舞的手臂,绝尘而去。

    ⑤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⑥终于,一辆小拖车被我拦在了路中央。烟尘未散,我已冲到了驾驶室的窗下。看到司机的一瞬间,我便认出了他……

    ⑦几个月前,我来到马山小镇见习,看见他颓废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衣衫不整,须发蓬乱,无神地半合着眼。人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给自己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虽然这个潦倒的人并没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又渴又饿,于是我到几步之外的茶水摊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都未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地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

    ⑧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他。我焦灼地问:“去马山吗?”他迟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我连声道谢,赶紧爬进了驾驶室。

    ⑨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你是马山人?”他问。我摇摇头:“不是,我在那儿见习。”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⑩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没脸回家,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吃的,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谢她。”我试探道:“就因为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了我一眼:“你不懂,我那时候心灰意冷。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唉,我真的不知怎样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因为我不仅想维护他的尊严,还想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该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啊。”他深吸了一口烟,然后徐徐吐出。我用力地点点头。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我道着谢,请他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会儿,他笑了笑,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不是到马山的。再见!”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当初的滴水之恩,在后来的生活中却得到了别人的涌泉相报,举手之劳,换来的是爱心的传递。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情节

    (1)

    “我”不得不步行返校。

    大雨即将来临时

    (2)

    (3)

    “我”听小拖车司机讲述马山人帮助他的故事。

    告别时

    (4)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段画横线句子有什么含义?,

    雨滴在车身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5】赏析选文第段议论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6】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我”是一位有责任心、热心、善解人意的人。

    B.卡车司机的做法更加衬托出小拖车司机愿意帮助他人的善良。

    C.选文第段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小拖车司机对“我”的感激之情。

    D.“我”之所以没有告诉小拖车司机“我”就是那个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只是因为“我”不想损伤他的尊严。

  •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从2008年12月起,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国家创新人才计划”或“千人计划”)和“青年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项目。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国际相关领域的佼佼者们,被正在崛起的中国以其“强磁场魔力”吸引归来,并成为国家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推动者和领跑者。

    ②统计显示,1987年归国人员仅数百人,2021年已达104.9万人。1978年至2021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756.06万人,其中5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近年来,__________。“回到祖国去”正在成为新的风尚。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进大于出”的历史拐点,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逐步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材料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80%以上的两院院士,都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千人计划”分13批引进700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发达国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包括6名诺贝尔奖得主、80余名发达国家科学院、工程院等院士。他们的回国,助力中国在信息、生命、物质等科学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正逐步从“仰视”向“平视”演进。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施一公等海外回国人才带领下,自2009年以来,已在《自然》《科学》等世界顶级期刊上发文70多篇,国际影响力迅速提升。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被媒体誉为中国“量子之父”的潘建伟,26岁时留学奥地利,他的导师塞林格教授第一次见他时,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梦想是什么?”潘建伟回答:“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完“复兴之路”主题展后,他给大洋彼岸的学生们发去短信:“希望努力学习,早日归来,为民族复兴作出贡献!”目前,潘建伟海外学习的弟子,正以极高的“归巢率”陆续回国。正是这样一个团队,使得中国近年来量子科研异军突起,连续在量子理论、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研究领域涌现世界级成果,在量子革命的发展史上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材料三】

    ①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将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卢海龙担任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载人航天、“天河”高性能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蛟龙”系列深海潜水器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背后,留学人才也身影频现。

    ②2017年9月25日,号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落成启用一周年。而在10天前,最懂“天眼”的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24年,8000多个日夜,南仁东心无旁骛。他放弃了日本国立天文台客座教授职位,将生命燃烧在贵州的崇山峻岭间。他让中国“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材料四】

    ①“千人计划”的实施,推动各单位在人才和科研机制上大胆突破、先行先试、新人新策、特事特办,实现“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促使许多专家带回先进理念和经验,对国内人才体制机制的创新产生积极影响。

    ②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实行“科学家为主”的管理机制,较短时间内实现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双丰收,成为国内科研机构改革的“试验田”。

    ③今天的中国,已形成了重视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从政策到落地的人才保障体系。海外归国的留学人才抓住祖国发展的难得战略机遇期,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精彩篇章。

    【1】根据【材料一】中图1的信息,并结合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根据以上材料的内容判断,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有专家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将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占有优势。

    B.我国南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将对推动能源保障和消费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现在的中国,已形成了重视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氛围,形成了良好的人才保障体系。

    【3】从后面三则材料看,“千人计划”的实施,给中国科技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智慧停车,让城市更从容

    何鼎鼎

    停车难是老问题,背后有一系列难题。车位供给总体不足,找车位时间成本过高,老式收费导致漫长等待,都是很多人的切肤之痛。“解锁”这一难题,有没有好方法?在哈尔滨举办的“2017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高峰论坛”上,人们将目光聚焦在了“智慧停车”。

    智慧停车并非新概念,2015年就被称作中国智慧停车元年。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2015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北上广深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而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车位绝对缺口与相对利用不足并存的状况足够说明: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如果有这样一个智能平台,停车是不是能轻松一点?

    这并不只是构想。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然而诸多实践也表明,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能不能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这是哈尔滨的考虑。面对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不亚于京沪的拥堵程度,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国内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创新样本。

    停车问题一头直通动态交通,一头扎进社区,甚至路内路外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智能停车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问题。具体而言,泊位的普查与认证最为关键,没有完备的基础数据,后续管理无从谈起;管理短板也必须补上,只有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才不会涌现“见缝插针”式的乱停放。再比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车位实现车位共享,但增收的停车费如何共享,却有赖于更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

    智慧停车系统的目标,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这便需要人们直面一个烧脑的思考题:停车管理到底是公益还是生意?从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推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型、不同时段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来看,停车费尤其是民营资本独资的停车场收费已经放开;然而因为担心乱收费,各地对停车费的事实价格管制依然存在。智慧停车,能否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这可能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该说,加快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课题,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能落实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不仅有助于化解停车不便带来的心塞,也有望纾解城市交通拥堵,让城市多点从容。

    1下列对“智慧停车”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慧停车是通过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来获得停车位。

    B. 智慧停车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停车信息不对称。

    C. 发展智慧停车既可以增加停车位的供给,又能盘活车位资源。

    D. 智慧停车还具有反向寻车、智能支付等功能。

    2下列表述“智慧停车”推广困难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企业分头行动

    B. 城市内部“山头林立”

    C. 数据彼此独立

    D. 用户不能兼容

    3下列对发展“智慧停车”的建议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搞好泊位的普查与认证,完备“智慧停车”的基础数据。

    B. 补上管理的短板,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

    C. 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的车位,实现车位免费共享。

    D. 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1)“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意思是有变化才会清新,没有变化就显得陈腐;有变化才会生动,没有变化就显得呆板。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变”,可以使国家更加强大,社会和谐发展,个人不断进步。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文体自选;不得套作、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