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是四位同学写下的对“英雄”的精神内涵的理解,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像李文亮那样敢讲真话,纵然千钧压顶,依然首当其冲、勇往直前的英雄们,他们身上那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和赞扬。

    B.古人说:“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十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正是这些英雄们挺身而出、共赴国难的最好见证。

    C.什么是英雄?英雄当如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有国士的担当。

    D.“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以病患之躯与病毒抗争,用生命诠释了英雄的大爱无疆!

  •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有些演员演出时矫揉造作,令观众反感。

    C.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②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书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④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⑤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⑥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A.⑤⑥④①③②

    B.③②⑤①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⑤①③⑥④②

  • 4、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我的叔叔于勒》围绕于勒的命运变化,描写了菲利普夫妇前后态度的巨大转变,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

    B.《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C.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国别体史书《史记》。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借此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   管仲夷吾①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②,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③鲍叔,鲍叔终善遇之④,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⑤,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⑥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⑦。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⑧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注释:①管仲夷吾:管仲字仲,名夷吾。②游:有交往。③欺:多占便宜。④遇之:对待他。⑤穷困:碰壁。⑥召忽:人名。⑦以身下之:把自己置于管仲之下。⑧多:赞扬。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小白立为桓公   ⑵知我不小节

    ⑶管仲之   ⑷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人也

    2与“鲍叔终善遇之”句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一项是(  

    A.学而时习 B.醉翁意不在酒

    C.已而细柳军 D.友人惭下车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⑵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4阅读短文,你可以看出鲍叔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人名)。

    【2】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______”、“______”(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某中学七年级某班正在举办“我的语文生活”主题班会,请你参加。

    (1)(活动一:寻找古诗词中的四季)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绘自然风光的佳句,请按要求写出你最喜欢或熟悉的句子(连续的两句)。

    春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对联的秘密)张亮搜集到一副对联,请你写出联中隐含的年龄是:____岁。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3)(活动三:名句巧结对)把下面八句话组合。使之构成四副对联。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联,用正楷字体写到横线上。

    四面荷花三面柳 竹直心虚乃吾友 无边落木萧萧下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一城山色半城湖 水淡性泊是我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课文。(10分)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2)   ,福兮祸之所伏。

    (3)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4)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6)泪眼问花花不语,

    (7)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 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 ,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8)《捕蛇者说》一文中点明作者写作动机的句子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学课堂里的作文竞赛

    曾利华/

    1)那时的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每学期的学费都是父母东拼西凑才筹足的。虽然远在十里之外的小镇上学,但从未向父母开口索要过一分零花钱。寄宿在校,他吃的是母亲腌制的咸菜。

    2)全班五十多个学生,只有他没有文具盒,更不用说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品。

    3)寒冬漫入校园的时候,就要学几何知识了。新来的数学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备齐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圆规这四件套,同时宣布,一周后将进行检查。

    4)三天过去后,他就发现,不少同学都购买了各式各样的四件套。看到一些同学们用四件套绘出的那些美丽而神奇的几何图案时,他的眼里闪过如流星一般的羡慕。为了掩饰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转过头向窗外望去。透过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黄的树叶从高高的树梢悄然飘落,在风中不停的打着旋儿。

    5)他很想拥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绘出自己心中美丽的图案。但这种渴望对于他来说,却是奢侈的。

    6)上课的铃声响了,很快就到了数学老师检查同学们四件套的时间。他把头深深地埋进书时,却一个字也未看进去。他甚至希望数学老师不要靠近他的课桌。

    7)但数学老师检查得相当仔细,似乎要做到一个不漏。终于,数学老师稳健的步伐在他身旁停了下来。数学老师弯下腰来,附在他耳旁,轻轻地询问:你,忘了买吗?

    8)他的脸倏(shū,极快地,忽然)地红了,脱口而出,声音却细若蚊丝:我没……可是……

    9)他吞吞吐吐,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也不想告诉数学老师,因为近段时间母亲患了风寒,入院治疗都困难不已,自己根本就不曾向父母说过要购置学习用具的事情。

    10)数学老师也不再深究原由,只是轻轻的了声,便径自离开了他的座位。但他的心却无法平静下来,只有自己没有买几何学习用品,数学老师会在班上宣布吗?

    11)出乎意料的是,检查过后,数学老师却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购置四件套的积极性级予了充分肯定,只字未提他的事。这让忐忑不安的他放下了悬着的心,他翻开书,正要准备听课。数学老师却宣布: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我们搞一次'绘图·作文'竞赛活动,要求用自己的圆规绘一个圆,然后用词语描绘圆,优胜者可是有奖的!

    12)这是一道富有吸引力也颇有难度的作文题,因为圆的知识尚未学习,但却奖要用平富的想象和美丽的词语来描绘圆。

    13)同学们都用圆规画出了美丽的圆,然后开始绞尽脑汁作文。没有圆规的他,悄悄的揭下墨水瓶盖,用笔沿着瓶盖边缘,画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圆,那线条如锯齿一般,凹凸不平。看着这有点像齿轮的圆,他写下了:圆是开放在几何图形中最美的花朵,圆的世界是丰盈的,没有缺陷,但闭塞的圆,也是无奈和孤寂的!

    14)他很快就忘了这次竞赛,令他不曾想到的是,仅仅几天时间,数学老师便公布了竞赛结果,而他居然获得了第一名。更让他高兴的是,奖品也似乎专门为他而设计——那是他日夜渴望拥有的四件套。他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从数学老师手中接过奖品,然后握住数学老师伸过来的右手,他感到,数学老师那道劲有力的大手是那样的温暖,就像冬天里的一盆炉火,瞬间温暖了他的全身……

    15)那个学期,这四件套不但助他学好了几何知识,而且放飞了他心中的梦想。

    16)后来,他上了一所大学,选择了美术系。毕业后又进入了一家广告公司,专门从事图案设计,并且成了著名的广告设计师。此时的他,已经很少再用四件套,他的不少创意与设计,都是通过电脑直接完成的。但那已经无比陈旧的四件套,他一直小心而完好地保存着,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年轻的数学老师曾经专门为他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竞赛。

    1第(1)自然段交代了“他”家中贫穷的生活状况,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把第(8)自然段中省略号所要表达的内容补写出来。

    声音却细若蚊丝:“我没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16)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伐木小调(节选)

    迟子建

    ①雪花弹拨森林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会在苍茫中升起,它不是鸟鸣,而是伐木声。

    ②我童年进山伐木,通常是跟着父亲。他很爱惜树木,喜欢盘树墩来作为烧柴。如果伐一棵高高的树,把它锯为几截,那么你会得到很多的柴火;而伐一个只有人的膝盖高的侏儒般的树墩,获得的只是一截烧柴,而你用的又是同样的力气和工夫,所以我常常觉得父亲愚痴。

    ③我很喜欢寻找杖杆,觉得这是一件乐趣无穷的事情。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森林中穿梭。有的时候雪大,把树压弯了,我就以为找到杖杆了。喊来父亲,一鉴定,居然还是棵正在生长的树,于是好不懊恼。而有的时候寻着寻着,突然听见一阵笃笃笃的声音,类似敲门声,寻声一望,原来是只羽翼鲜艳的啄木鸟,正顿着头吃藏在树缝中的肥美虫子呢。啄木鸟看上去就像别在树上的一只花卡子。这时我就会联想起我带到山上来的食物。它们在篝火下熟了几分?我喜欢用旧棉花裹上几个土豆,把它们带到山上。父亲总会在我们放置着手推车的营地上划拉一堆树枝,点起一堆火,让我们能时常烤烤火。我们把土豆埋在火堆下,篝火燃尽了,土豆也就熟了。在寒风中吃这热气腾腾的烤土豆,滋味实在美妙。啄木鸟一吃虫子,我就觉得口水要流出来了,不想再找杖杆了。

    ④我最喜欢自己拉着爬犁上山拉烧柴。带上一把锯,不用走太远,就可以伐到水冬瓜。伐水冬瓜的声音非常好听,它不像松树,常常会因为身上漫溢的金色树脂粘了锯而发出喑哑的声音;水冬瓜和锯的关系如同琴弓与琴弦的关系,非常和谐,所以我最爱听这样的伐木声,跟流水声一样清亮。水冬瓜很好烧,但它燃烧的速度很快,所以挥发的热量不足,青睐它的人就少而又少。除了水冬瓜,我还喜欢伐碗口那么粗的白桦树,不过白桦树的枝条极有韧性,修剪起来比较费劲。我们喜欢把白桦树的皮剥下来,用它做引火的材料。当然,手巧的人还会用它做盐罐和烟盒。剥桦树皮的时候,手往往还能触着它身上漫溢着的汁液,那时我就会伸出舌头吮吸,天然的桦树汁清冽甘甜,喝了让人的精神顿时为之一爽。

    ⑤冬日月光下的白桦林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壮美的景色了。有的时候拉烧柴回来得晚,而天又黑得早,当我们归家的时候,月亮已经出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林和雪野上,焕发出幽蓝的光晕,好像月光在干净的雪地上静静地燃烧,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白桦树被月光映照得如此的光洁、透明,看上去就像一支支白色的蜡烛。能够把这蜡烛点燃的,就是月光了。也许鸟儿也喜欢这样的美景,所以白桦林的鸟鸣最稠密,我经过白桦林时,总要多看它几眼。在月夜的森林中,它就像一片宁静的湖水。

    ⑥我曾因为给学校拉烧柴而冻伤了双脚。那时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火炉,冬天的时候,值日生要充当烧炉工,提前一个小时赶到教室,把炉子生起来,等到八点钟同学来上课时,玻璃窗上的霜花就化了,教室也暖洋洋的了。火炉吞吃的柴火,也大都由学生们自行解决。劳动课时,班主任会带领学生上山拣烧柴。我大约那天穿的棉乌拉有些潮,又赶上天冷,把脚给冻了。回家后双脚肿胀,钻心地疼,下地走路都吃力。躺在滚烫的火炕上养着冻疮,听着窗外北风的呼啸声,看着父母一趟趟地进我的小屋嘘寒问暖的,心里觉得又委屈又幸福。那冻疮最后虽然好了,但落下了疤痕。而且一到雨季的时候,冻疮的创面就开始发痒,直到如今。好像它们也如我一样,仍然怀念着已逝的寒风和飞雪,仍然忆念着那已不复存在的伐木声。

    1童年进山伐木的生活,让我感到了无穷的乐趣。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美好回忆具体体现在哪几件事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水冬瓜和锯的关系如同琴弓与琴弦的关系,非常和谐,所以我最爱听这样的伐木声,跟流水声一样清亮。”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此句。

    3冬日月光下的白桦林在作者笔下是最壮美的景色,作者用深情的笔墨描述了它。此段看似与文章没有紧密联系,细品之下却觉得韵味无穷。请简要分析此段环境描写的用意?

    4童年时进山伐木的生活已经离作者远去,但直到如今,在作者心中,“仍然怀念着已逝的寒风和飞雪,仍然忆念着那已不复存在的伐木声。”阅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的这份情感的理解。

  • 11、阅读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也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表明,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能移山。

    屠呦呦就是滴水穿石的典型。55年里,除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没有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甲】。

    诚然,不专则不能,但为什么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秘诀无他,还是专一。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专一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专业是身体上的不同器官,那么专一就是流动其中的血液。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戏称为万能科学家。钱老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干事,则功业可就。从这个意义上讲,【乙】。

    然而,尽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碍,但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丙】。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丁】。

    许多禀赋很好的人,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执着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在迷途中迷失。诚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但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选自《 人民日报 》,有删改)

    【1】用简练的话说说本文所说的专一指的是什么。

    【2】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四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恰当的一项是

    A.【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乙】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丙】误国害民【丁】误人误己

    B.【甲】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乙】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丙】误人误己【丁】误国害民

    C.【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乙】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丙】误人误己【丁】误国害民

    D.【甲】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乙】因为专一,所以专业【丙】误国害民【丁】误人误己

    【3】文章结尾段说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长沙市某学校拟开展“书香进校园”的主题阅读活动九年级语文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在全年级举办一次名著手抄报大赛,以下是讨论内容节选:

    刘老师:我们可以举办有关名著阅读的手抄报比赛,既能督促学生课外阅读名著,又能促进学生对名著的深入思考。

    王老师:这个主意不错!有些学生擅长绘画设计,美术和语文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付老师:初中名著有12本,《儒林外史》和《水浒传》最厚、最难,我们锁定这两本来做,意义更大吧。

    黄老师:我们还应该规定手抄报的内容,可以是全书情节结构的思维导图,也可以是人物形象分析,还可以是主题探究,或者读后感。但是一张手抄报应该围绕一本名著进行安排设计。

    石老师:好的!那我们就先在班级初评,大家动员各班全员参与,各班语文课代表将评出的优秀作品上交九年级康老师处

    方老师:为了保证参赛率,各班至少上交5篇作品,统一用4开素描纸。手抄报须写明作者、班级、指导教师,截稿日期为4月10日。

    陈老师:4月20日之前我们评出奖项,23日展出并颁奖。让优秀作品跟大家见面,也可以通过观展,让其他学生更熟悉这两本书的内容,一举多得!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拟写一则征稿启事。

    要求:①信息准确、有效;②语言简明、得体;③符合文体要求;④只需写正文,内容不超过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