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高学习成绩的不二法门就是正确的方法与刻苦用功的精神相结合。
B. 媒体属性强的新浪网向社交化媒体拓展,用户规模网的360导航网向平台型媒体迈进,两者相辅相成,都是在向新媒体转型。
C.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全国人民为之拍手称快。
D. 他常年不正常上班,经常久假不归,给单位造成恶劣影响。
2、古诗词赏析。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抒情开篇,再用景物作烘托,显得摇曳多姿。这一联好就好在先以“见难”加重“别难”的分量,后以“百花残”比喻美好年华之将逝,极力渲染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悲凉气氛。
B.颔联诗人运用夸张、双关写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至死不渝的爱情追求。后来这两句常用来表现忠贞不二的执着和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C.颈联中诗人以高超的技巧为我们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但愁”“应觉”均是诗人猜测之语,担心、怜惜之情尽显,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何等真切。
D.尾联借神话故事表达关切之情。意为对方居住不远,希望有人前去传递书信。流露出诗人与恋人无法常见面,只能靠书信传情的无奈。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此次活动,少先队员重温了对组织的认识及了解,也更加为我们少先队员的身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B.小朋友们用热烈的掌声邀请消防员叔叔跟大家讲解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并现场指导老师、小朋友们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C.清理垃圾的同时,志愿者们还对发现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呼吁社区居民不乱丢乱扔,要敢于对“脏、乱、差”现象说“不”。
D.大队辅导员杨老师带领七年级少先队员们重温入队誓词,对少先队员们做出新时代的要求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是中国现代文学家、诗人蒋海澄的诗歌选集,《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天上的街市》是此诗集中的名篇。
B.《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书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母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吴敬梓将自己对社会的思考贯注于《儒林外史》之中。如利用范进、严监生等人物形象表现了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但作者也利用王冕、杜少卿等正面人物的嘉言懿行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杨志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青面兽。从他护送生辰纲,结果又被劫之事可看出他是个既谨慎精明又粗暴蛮横、急功近利的人。
5、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锦鳞游泳 鳞:_________
(2)佳木秀而繁阴 秀: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甲】文写“此乐何极”,【乙】文说“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异同之处。
6、古诗文阅读
小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诗人写出了下雨的独特形态,并赋予它人的心思。请你化身小雨,用第一人称描述小雨的形态和心思。
7、综合性学习。
【细节决定成败】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材料一:细节造成的差距
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我们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
材料二:忽视细节的代价
白蚁确实可以造成长堤溃决的后果,必须进行科学、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才能防患于未然,任何麻痹和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1)上面两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位名人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作为中学生的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行为习惯?
8、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___。
(2)_________,白露未已。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
(4)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5)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9、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只是不好意思抱你
①正在单位开例会时,接到堂婶打来的电话,她说母亲病得不轻,让我赶紧回家看看。我不敢怠慢,立刻请假回到母亲的家。半年不见,母亲瘦了一大圈,脸色又灰又暗。见我突然回来,母亲对堂婶好一通责怪。她一边要去厨房做饭,一边说吃了饭就赶紧回去上班。
②问她哪里不舒服,她先是说没有不舒服,但没一会儿,她就痛苦地蹲在地上,双手使劲儿按住腹部。“肚子疼,老毛病了,躺躺就好。”母亲说。堂婶把我拉到一边,说:“别听你妈的,她跟你客气得像外人,生怕你操心。这几天,她可是疼得一宿一宿睡不着!”堂婶的话扎痛了我的心。原来,就连旁人也看得出来我和母亲客气得像外人。
③我5岁时,母亲因为工作忙,把我送到了山西的外婆家,直到我读初三那年外婆去世,她才把我接回身边。多年没有在一起。我对父母特别陌生,碰一下都觉得很别扭。母亲对我也很客气,反正,我总觉得在我和母亲之间横亘着一堵无形的墙,让我们母女无法靠近。很早时我就在想一个问题,母亲可能根本不爱我。这可怕的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挥之不去,也导致一直以来,我和母亲都很谦让很客气,慢慢就成了最陌生的亲人。我主动疏远母亲,她也似乎有意回避与我亲近。后来父亲去世了,母亲仍然坚持一个人住在郊区,说什么也不肯搬到城里与我同住……
④这一次,在我和堂婶的强烈要求下,母亲不得不跟我去医院。医院的检查结果是,母亲患有慢性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从诊室出来后,我故作轻松地对她说:“妈,您需要做个小手术。很简单的,不用怕。”母亲却连连摆手:“就说没事儿吧,你非要让我来检查!我去问问大夫,看能不能回家吃药治疗?”
⑤我拦住她,说已经交了手术费。她喃喃道:“看,花你这么多钱,还给你添麻烦。”我微微一笑:“儿女不就是该麻烦的吗?”母亲听了后,竟尴尬地笑了。
⑥手术非常成功,母亲的术后康复也很顺利,不到两周就出了院。陪她回她的老房子,给她收拾了一些衣服后,我坚持要带她回我家。母亲却再三拒绝,说:“不用去你那里,你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我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见她执意不肯,我只好说:“我这几天胃也不舒服,准备回去做个检查,您不担心啊?”她马上说:“那咱赶紧去医院!”
⑦本来只是吓唬吓唬母亲,想让她安心跟我回城。没想到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说我的胃上长了息肉,需要马上做手术。息肉切除手术后,我回家等病理检测结果。和医生约好下周一上午去取病理结果,可能是太紧张了,我竟然连续几天吃不下睡不着。见我坐立难安,母亲不停安慰我:“你就是胆子小,身体这么结实,怕什么?不会有事儿的!”
⑧去医院那天早上,我对母亲说:“待会儿您陪我去吗?”她看都没看我,说:“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要我陪?我还得去买菜呢。”母亲说完,放下碗拿着手提包出门了。那一刻,我的心里莫名的酸,“母亲是不爱我的”这个念头再次涌上心头。
⑨一个人去医院,病理科取结果的窗口排了很长的队。终于轮到我时,医生从厚厚的一摞单子里翻了半天,说没有我的。我更忐忑了,让医生再核实一遍,他指着病理报告“领取人”一栏的名字说:“这里有签字。你的已经取走了,用你的身份证取的。”母亲的名字赫然跃入眼帘,我才发现我的身份证确实不在包里了。
⑩小跑着赶到二楼消化科,诊室门口也有很多人排队,没有母亲的身影。正要给她打电话呢,听见诊室里母亲和医生的对话。她颤抖着声音说:“医生,你给我看看这个结果,有没有什么问题?”医生回答:“你是本人吗?怎么没有医疗卡?”母亲嗫嚅着说:“这是我女儿的。她胆子小,我怕吓着她,所以先来问问。”医生告诉她没什么事,就是普通息肉。母亲不放心地问:“真的没问题?麻烦您再仔细看看?”大概是母亲的啰嗦让医生不耐烦了,他提高了声音,说:“没事就是没事!再看几遍也没事!”
⑪看着从诊室里弓着腰退着走出来的母亲,我突然知道,原来她一直爱我,而且很爱很爱。她只是像我一样,不懂得如何表达爱而已。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我伸开双手,奔过去抱住了母亲。她先是有些迟疑,然后紧紧地搂住了我,说:“妈妈一直想抱抱你,但是一直都不好意思……”
⑫那一瞬间,我似乎听到了一堵墙轰然倒塌的声音……
(选自《情感读本·道德篇》2020年6期有删改)
【1】阅读文章之后,将下面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从文章来看,两次手术促成了这对母女情感融合。第一次是母亲生病做完手术后,母亲再三拒绝跟我回家,“我”用①___________这个理由,让她跟我回了城。第二次是“我”手术后,母亲担心“我”的身体,就②___________。
【2】纵观全文,本文第③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你怎么理解结尾段落中“一堵墙”的含义。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避免与家人成为“最陌生的亲人”。
链接材料:
父母和孩子,是教育的两个核心元素,互相促进。然而,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中国有80%的孩子在回家之后,都与父母无话可说。有的孩子甚至一整天都不会与父母说上一句话。在遇到问题时,更多的孩子选择向同学或者朋友求助。这确实是不少家庭的现状。这样的家庭,被叫做“哑巴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就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周国平曾说过:"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挑剔是种教养,"最好的教养,不仅是对陌生人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 。
父母老了,我们也从乖顺听话的孩子变成了独立、叛逆的成人,有时甚至让语言变成一把利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很可能在父母的内心狠狠地刺了一下,看似平常,伤人却深,很多子女都认为自己比父母强,却忽视了父母的经验与学历无关,这是必须亲身经历过才能拥有的体验。这些话不仅会让他们伤心,还会让他们因年老产生的自卑感加重,觉得自己没用,恐惧落后于时代。
【1】根据上下文,为第1段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使语意连贯。
【2】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第2段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心藏一念,情怀自来
鲁先圣
①在古希腊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一个人在集会上提出了一条新的法律,他就必须被绳索套住脖子站在讲台上,如果这条法律被大家通过了,人们就拿下绳索;如果没有通过,人们就移开讲台。即使这样严厉无情,但当时的古希腊,依然有很多的思想家前赴后继。而正是这样一群人,把古希腊推上了人类思想的顶峰。
②当怀疑与恐惧占据了你的心灵,不论原来多么坚强,你的目标、理想、信念、自信必然会土崩瓦解。相反,一个懦弱的人,如果认清了自己的弱点,坚信自己可以成功,那么,生命中就会渐渐建立起永不枯竭的力量,潜在的能力被逐渐激发,不论多么远大的目标,最终一定都能实现。
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选择善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日久天长就会渐渐形成慈悲的胸怀,不自觉地关爱他人,对弱者富有恻隐之心,养成和蔼可亲的性情,依靠自己无私的美德,逐步积累起崇高的威望。
④我很幸运,在年轻的时候,读到了英国文学家培根的书和印度文学家泰戈尔的书,从那时起,他们两人就成为我人生的向导。我们的世界,犹如一片荒芜的沙漠,我知道他们已经穿越沙漠,走向了生命的绿洲。在他们的引领下,不论经历多少迷惘与苦难,我都坚定不移,因为,我知道,他们在圣殿的门口,等待着我。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循着心灵的指引,一往无前,铿锵而行。沿途所有麻雀的聒噪、乌鸦的哀鸣,甚至毒蛇的诅咒,你都不要在意,因为,在人生的终点上,你光芒万丈的身影,迎来的是整个世界的欢呼与掌声。
⑤如果,有很多人心甘情愿追随你的脚步,与你为伍,说明你的品格与追求征服了人们;如果,有人千方百计诋毁、中伤甚至仇视你,说明你已经让那些人望尘莫及;如果,你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帮助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引领一个人打开成功之门,你的德行将也会改变世界。
⑥懦夫总是从未知的领域缩回脚步,而勇者则总是把目光投向神秘的未来。危机,对懦夫来说是一种危险,而对勇者来说则是一个机遇。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发生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心有怀抱,心地澄澈,拥有自己的大自在,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割舍下那毫无意义的凡尘蝇头小利。
⑦河流是生命的隐喻,没有河流的绵延不息,就不会有葱郁的绿洲。但是,大多数河流都发源于沙漠。沙漠与绿洲是生命的两极。绿洲总是给人们舒适与希望,但也容易养成自满与懒惰;沙漠需要勇气与探险,却给人们神秘与金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必定平静而淡泊,不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有一颗从容与安然的心。
⑧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追求的力量,影响人类命运的,都是一往无前地追求梦想的人,他们具有伟大的魄力,艰难困苦只会激发他们的斗志,生命中从来没有妥协与退缩这些词汇,失败也都成为成功的阶梯。最终,所有的一切,都化为攻无不克、不可抵御的追求的力量。
⑨大地无言,星月无语,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超然的情怀。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第8期)
【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短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短文第④段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选择其中一处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第⑦段划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5】请你为第⑧段补充一则事实论据。
12、作文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明月清风、烟柳画桥是风景,让人流连;墨香书卷、诗词曲赋是风景,让人成长;额上沟壑、发上霜雪是风景,让人心疼;司马受辱著书,东坡遭贬填词是风景,让人感动……
人生便是一道道风景线,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要求:①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要有明确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