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①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②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③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④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⑤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
A.文中加横线的“匆促”是形容词,“过于”是副词,“耐心”是名词。
B.“浮光掠影”是个并列短语,“情韵悠长”是个偏正短语。
C.“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在这个单句中,“经典”是主语
D.③④⑤三个句子的顺序有误,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⑤④③。
2、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最起码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也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时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擦去泪水的一抹春风。
A. ③①④⑤② B. ②⑤③①④ C. ②⑤①④③ D. ③⑤②①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提出在班上创立图书角的建议,同学们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带着书本去旅行”主题征文比赛中,我们只有异想天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C.电影 《红海行动》 凭借真枪实弹的场景和抑扬顿挫的情节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D.小明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考上理想的高中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4、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意境最相似的一句诗是( )
A.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B.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D.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己亥杂诗》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长卿①,字文房,河间人。当居嵩山读书,后移家来鄱阳最久。开元二十一年徐征榜及第。观察使吴仲孺诬奏,非罪系姑苏狱。久之,贬潘州南巴尉,会有为辩之者,量移②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诗调雅畅,甚能炼饰,其自赋伤而不怨,足以发挥风雅,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③。长卿尝谓:“今人称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李嘉祐、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每题诗,不言姓,但书“长卿”,以天下无不知其名者云。灞陵、碧涧有别业。今集诗赋文等传世。
(节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释】①长卿:刘长卿。②量移:唐制,官吏获罪被贬谪到远方,遇赦改置在近地,称为“量移”。③五言长城:指刘长卿在五言律诗方面成就卓越。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悉( ) (2)尝( ) (3)书( )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有为辩之者。
(2)李嘉祐、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
【3】请简要概括刘长卿的形象特点。
6、诗词赏析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颔联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诗歌萧条苍凉的意境?
【2】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九年级(1)班开展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系列活动,全班同学准备制作一本班史,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总揽全局)你如果是本次班史的总编辑,请为班史设计一个简洁而又富有文学性的名称,并说说命名缘由。
命名《 》;缘由:
②(招贤纳士)
为了更好地完成班史,有三个工作组招募贤才,请根据示例再写出一个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入选要求。
(示例)文字编写组:负责文字稿件的统筹和编校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文字整理能力。
备选:(设计制作组、资料收集组)
③(添枝加叶)根据右上树状图的提示,请你为班史设计三个专题栏目。
8、张潮在《幽梦影》中有言:“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所以,王湾行走山水间,以“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乐观积极的力量:曹孟德在《观沧海》中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③___________,若出其里”来表达他统一天下的雄心;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孔子立于河畔,用“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
9、说明文阅读
没有“垃圾食品”, 只有垃圾搭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垃圾食品”这个说法,这个词的本意为“制作、食用方便,却有害健康的食品”。在西方,它最开始是指汉堡包、薯条等快餐食品,后来扩展到炸鸡、可乐等碳酸饮料。在中国,不知何时,方便面、油条也“很荣幸”地入选了。
大家之所以把汉堡包、薯条、炸鸡、可乐等食品列入“垃圾食品”名单,当然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所含的能量或脂肪高,而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却很少;如果多吃、常吃,容易导致体重增加或发胖。
不过,是不是只有上述食品才是高能量、高脂肪的呢?像北京烤鸭、烤羊肉串这些很受大家欢迎的食品,它们的能量和脂肪含量也相当高。例如,每 100 克北京烤鸭的能量含量差不多是同样重量的汉堡包的 2 倍,脂肪含量也是汉堡包的 2 倍多。烤羊肉串的能量和脂肪也不低,好在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照此,我们是不是要把北京烤鸭和烤羊肉串也纳入“垃圾食品”的名单呢?继而,红烧肉、狮子头、水煮鱼等传统中国菜肴也都要上榜?我认为,应该深思一下,在中国照搬国外的名词到底是否合适。
作为营养学家,我们从不认为食品有好坏之分(即“ 垃圾食品”与非垃圾食品),因为一个人吃的是否营养、健康,关键在于食物搭配是否合理。比如,如果中午吃了汉堡包,晚上就应该多吃一点蔬菜。同样的,中午吃了方便面,晚上就补上一点肉食和蔬菜。红烧肉脂肪太多,但也不是不能吃,只要不多吃,不天天吃,完全可以作为平衡膳食的一部分。当然,从正面来看,“垃圾食品”的说法笼统概括了某些食品能量高和脂肪高的特点,可以提醒人们要控制对它的“口腹之欲”,但并非完全不能碰。 还有一点误解需要澄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超重和肥胖现象归罪于“垃圾食品”摄入过多,特别是汉堡包、热狗、薯条和可乐等。超重和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从饮食方面来说,它的发生也是因为总的能量“收支不平衡”,即摄入远大于支出。因此,要保持健 康体重,除了控制摄入量外,还要敢于“支出”。偶尔吃多了,就要加强运动,把多吃进去的能量消耗掉。体重控制实际上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问题,仅仅把它归罪于少数食品种类,那不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吗?
总之,“垃圾食品”不是一个科学的定义,食物本身并没有“垃圾”或“健康”之分。没有垃圾的食品,只有垃圾的搭配。我们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尽量参照“平衡膳食原则”做到食物多样化,每种食物都吃一些,每种食物都不多吃。
【1】选出下列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超重和肥胖的原因不仅仅是摄入“垃圾食品”。
B. 红烧肉脂肪太多,但只要不多吃,不天天吃,完全可以作为平衡膳食的一部分。
C. 在西方,垃圾食品最开始是指汉堡包、薯条等快餐食品,后来扩展到方便面、可乐等碳酸饮料。
D. 保持健康体重,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合理搭配食物;加强运动,把吃进去的能量消耗掉。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B. “作为营养学家,我们从不认为食品有好坏之分,因为一个人吃的是否营养、健康,关键 在于食物搭配是否合理”一句中“关键”一词不能去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先阐明没有垃圾食品,然后阐明要合理搭配食物以及加强运动。
D. “例如,每 100 克北京烤鸭的的能量含量差不多是同样重量的汉堡包的 2 倍,脂肪含量也是汉堡包的 2 倍多”一 句仅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的表达准确具体。
【3】借助上文中介绍的相关知识,具体说说下面链接材料中食物搭配给你的启示。
火锅+柚子 冬天吃一锅热气腾腾的火锅,实在是很享受。但火锅吃多了容易上火 ,另外,浓汤中含有较高的嘌呤物质,经过消化分解后在肝脏代谢生成尿酸,还可能引发痛风病。在吃完油腻又麻辣的火锅之后,建议吃个柚子,有助于滋阴去火,健脾消食。
烤肉串+烤白薯 烤肉串经过明火炭烤后所含的苯并芘,苯并芘是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之一,进入人体后,会有致癌的风险。白薯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可以将烤肉中的有害物质包裹起来排出体外,并能阻止烤肉中大量油脂被人体吸收。
10、爱是一朵无声花
葛闪
①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
③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偎依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
④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风雪。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A老妇人的衣着竟颇显单薄,铁青着脸色,双手一边不断搓着,一边哈着气。
⑤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
⑥我点点头。
⑦ “多少钱?”老妇人弱弱地问。
⑧ “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B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重大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⑨ “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又一边絮絮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⑩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便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C老妇人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裂,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⑪“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
⑫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
⑬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⑭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
⑮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⑯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⑰“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
⑱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
(《读者》2015年第23期)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2】文中画横线的都是人物的外貌描写,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分成三次而不是一次性完整描写。
【3】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4】“只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却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
《读者》在选登文章时把以上结尾给删掉了,删与不删,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理由。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妈妈是棵洋槐树
①我讨厌我妈妈。
②有一年,洗澡的时候,我看见她臃肿的身体,毫不客气地说:“我以后绝不会长成像你这样的妈妈。”那时,我带着青春的锋利,如同不肯被驯服的小兽。妈妈正忙着给我抹香皂,她眉毛都没有皱一下:“转过去,搓背。”我妈妈坚硬得像礁石,对于我的挑衅,连抵挡的兴趣都没有。她从来都我行我素,拒绝长成文学作品中那些温暖、温柔的妈妈。
③初中时,当我读到冰心的软语温言:“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我愤怒而痛苦地发现我妈妈永远都不是荷叶。她是洋槐,浑身长满了刺,刺得人满身、满心的疼痛……
④成绩考差了,她痛骂我太懒惰;生病了,她责怪我照顾不好自己,不像医生的孩子;她上夜班,我必须关灯睡觉,怕黑是多么荒谬、可笑。她的逻辑古怪又固执,规矩更是严格到苛刻;牙膏要从尾巴向前挤,所有的盖子摆放时一律朝上,上床后拖鞋尖必须朝外。我七岁会煮饭,九岁会割鱼,她还是不满意。慢慢地,我学会了服从,也学会了反抗。我在高三每一天的题海中愉快地挣扎,因为想到可以离开她。
⑤我原以为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像她。十多年后,生下女儿,【A】在生活的左冲右突中,我成为笨拙而慌乱的妈妈。当每一个潦草而疲倦的白天结束,当臂弯里孩子均匀的鼻息轻轻传来,在黑夜的深处,我记起了那些曾经努力忘记的过去。
⑥我以为她生来就该是妈妈,慈祥的妈妈,温柔的妈妈。我忘记了她曾艰难地成长,一个破落家庭的长女,在歧视与饥饿中长大,靠着聪明与勤奋,考上中专,有了工作,却还要面对各种恶意的挑战。妈妈学会了战斗,用所有的泼辣与强悍,无畏地战斗,就这样一路横冲直撞碰上了我。这时的她,已经不会温柔地说话。我的妈妈没有生活在湿润的江南,她一生也不会长成风姿绰约的莲花。在贫瘠与艰难中,在粗粝的山风中,只有坚韧的洋槐才能生长。十八岁,在外工作,杀了生平第一只鸡,鸡跑了,她哭了;给乡下女人接生时,她自己还是孩子,吓得手脚发抖;外婆去世时,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外地工作,只能拿着信纸,背对着我们抽泣……
⑦不过,她不会承认这一切。我的妈妈,迅速学会了与生活周旋。我新罩衣胸前的花是她细细密密绣上的,那些曾经只能出现在梦里的荷花;童年时受到的欺凌是她为我抵挡,虽然她的粗鲁让我尴尬;她冒着被婆婆责骂的风险用半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第一条连衣裙,让我在整个童年都能单纯地欢笑;她订的《小说月报》总被我们看旧了,扔在角落,我偶尔瞥见过她在阳光下温柔而平静地阅读。旧照片中文静而温柔的她,还是豆蔻年华。
⑧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强悍、尖利的妈妈。我错过了她的娇美,错过了她的鲜润。【B】狭路相逢时,桀骜不驯的我和五大三粗的她,如戏台上的武生戏,直接交手,没有对话。直到如今,后知后觉的我,独立、倔强就像当年的她:起居有度,敢说敢打。受伤时默默地哭,哭过后认真地笑。闲时做好吃的菜,睡觉前仔细检查门窗。
⑨妈妈,所有的时间都被保留,可是我只记住了洋槐的刺,却忘记了这么多年,每一个春天,它那洁白、芬芳的花。
(摘自《时代邮刊·下半月》。作者:蒋曼)
【1】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有关“妈妈”的许多事,文章是如何把这些事情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⑤段和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
【A】在生活的左冲右突中,我成为笨拙而慌乱的妈妈。(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B】狭路相逢时,桀骜不驯的我和五大三粗的她,如戏台上的武生戏,直接交手,没有对话。(从修辞的角度)
【4】请围绕“刺”和“花”,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12、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把它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咬咬牙”体现的是坚韧。“咬咬牙”彰显的是智慧。“咬咬牙”蕴含的是担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咬咬牙”,坚持到底,事业才能成功。
要求:①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卷“题目”后的横线上。②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