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阿克苏地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qiào)  拮(jū)   桥(zhàn)

    B. (lè)   变(gèng)  糟(tà)

    C. 白(shà) 罪(è) 拖(lěi)

    D. (pà)   无(lài) 张(huáng)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广大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B.在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下,使广汉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C.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D.近200年来,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尤其在近50年,部分地区森林减少了近一倍。

  • 3、古诗词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NBA全明星赛中的詹姆斯被美媒体称为篮球场上的“一代天骄”。

    B.他可是文坛上的风云人物,他的散文影响了一个时代。

    C.每逢中秋佳节,身在异乡的游子看到皓月当空,不由得触目伤怀

    D.国庆期间,同学们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了生病住院的李老师。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文字简练的白描手法

    全文100多字,写湖、写____、写_____、又交代游湖的始末,文字极其简练。特别是作者能抓住景物突出的特征:_______,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描绘出景物的形与神。无一语多设,无一字多下。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下面小题。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整(1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上阕中,____________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在寻找“最美的对联”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应该参与了对联创作,或者记住某一副你喜欢的对联。请你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诗句除外)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__________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__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4)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6)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旷达,是一种人生态度和胸襟格调。面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美好祝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万吉星的《拾荒》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个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内心涌起一丝悲凉。

    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婆媳争吵,妥协寄居——____________——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_________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阅读第②段的画线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2)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王婆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4阅读第⑥段画线句和下面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选自鲁迅《故乡》)

    本文第⑥段画线句与链接材料在描写方法上有什么异同?这些描写对塑造两位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描写方法:相同点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本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自信助人成功

    张雨

    ①有人请教林肯成功的经验,林肯是这样回答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多的知识,进入更高的境界。我的成功经验就是自信。”由此可见,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自信,自信助人成功。

    ②自信,首先要不惧外界的冷嘲热讽,树立奋斗目标。我国著名数学教授华罗庚,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成绩很差。由于他的不聪明,小学时连毕业证都没拿到,只拿到一本修业证书。他的数学成绩也不好,读初中的时候,他的数学还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因此,同学们都笑他,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当别人这么叫他的时候,他就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成绩提高。从此以后,他笨鸟先飞,别人学习一个小时,他就学习两个小时。经过努力,他终于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成绩,最后还成了闻名世界的数学家。

    ③自信,就是在别人都不相信你时,你要更加努力奔向目标。波尔是丹麦的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获过诺贝尔奖。当他还年轻的时候,就提出了量子论。有一次,科学家们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讨论到波尔的观点时,权威们否定了他的量子论。但权威的话没有毁掉波尔的自信心,反而使他更加振作起来。因为他心里清楚,他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于是他开始实验,为理论找起证据来。后来,很多科学家也通过实验证明了波尔的量子理论的正确性。波尔出名了,还获得了诺贝尔奖。

    ④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穿越卑微,拥抱梦想。一位父亲带儿子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说:“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家里很穷,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以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微,我也有为梦想奋斗的权利和义务。于是,从那以后,我便树立了自信心。”

    ⑤有许多时候,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这并不是成功不垂青我们,而是我们缺少自信。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自信是人生不竭的动力,人生中的一切都立于自信的基础上。

    (摘自《思维与智慧》)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自信助人成功”这一中心论点的?

    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1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冠疫苗接种实时数据(截至2021年5月30日)

     

    全球

    中国

    累计接种

    13.7亿剂

    6.2亿剂

    较上日新增

    2785.5万剂

    1798.3万剂

    每百人接种

    24.04剂

    43.14剂

    材料二:

    疫苗是一种通过接种让人获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应病原体感染的物质。我国正在开发的新冠疫苗大致分为5类(见下表)。

    疫苗类型

    主要特征

    研发公司

    灭活疫苗

    接种经药品处理后失去感染及繁殖能力(灭活)的病毒

    国药集团、科兴中维

    重组蛋白疫苗

    接种人工合成的病毒刺突蛋白质

    智飞生物

    DNA疫苗

    接种人工合成的含有病毒基因的DNA

    艾棣维欣生物

    病毒载体疫苗

    将含有病毒基因的DNA插入作为载体的另一种病毒并接种

    康希诺生物

    RNA疫苗

    将病毒的RNA包裹于纳米颗粒(脂质体)中接种

    复兴生物

    通过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会持续数月还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这一结果有赖于长期的医学观察。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疫苗的接种方式会像流感疫苗那样需要每年接种,还是像麻疹疫苗那样一生仅接种一到两次。

    流感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流感病毒以及发病,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流感病情恶化。新冠疫苗可能也是这样,其作用主要是预防病情加重而不是预防感染或是发病。不能认为疫苗将解决所有问题,今后传染病防控措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当大多数人都获得免疫力后,传染病不再出现新的流行,这一现象被称为“群体免疫”。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有人认为当六七成人获得免疫力后,便能够建立群体免疫。这一比例是以每一感染者平均能够传染2.5-3个人(基本传染数)作为假设条件计算而得。

    (节选自《如何防范新冠病毒》,载《科学世界》2021年第2期,有删改)

    材料三:

    技术路线

    灭活疫苗

    病毒载体疫苗

    研发企业

    国药集团

    科兴中维

    康希诺生物

    接种程序

    2剂次,间隔14-28天

    1剂次

    不良反应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也有发热、乏力、恶心等轻度反应,不良反应率低

    四期临床试验结果

    总体保护效力79.3%

    中重症保护效力99.5%

    总体保护效力50.65%

    中重症保护效力100%

    总体保护效力65.28%

    中重症保护效力90.07%

    材料四: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一个国家疫苗接种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才敢打开国门”。他呼吁,必须尽快地接种疫苗,“一定要在秋冬季以前,把我们的疫苗接种率提高上去,我们就争取了主动”。

    (节选自《新冠疫苗“入世”后》,载《南风窗》2021年第9期,有删改)

    【1】“疫苗接种现状”展板上,阅读材料一的图表你可以获得什么结论?

    【2】“疫苗知识知多少”展板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苗是一种通过接种让人获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应病原体感染的物质。

    B.新冠疫苗虽然也有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样,并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新冠病毒以及发病,但至少可以预防病情加重。

    C.打一针的新冠疫苗与打两针的疫苗都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是相同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病毒载体疫苗的总体保护效力不如灭活疫苗。

    D.病毒载体疫苗是将含有病毒基因的DNA 插入作为载体的另一种病毒并接种,而“灭活疫苗”是接种经药品处理后失去感染及繁殖能力(灭活)的病毒。

    【3】“热点话题对对碰”展板上,有人说“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会在6个月后消退,作用不大,还不如不打”的传言。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的信息来回应。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 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