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 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C. 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D. 如果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法国队队员们奋勇争先,前仆后继,终于夺得了世界杯冠军。——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
B.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作为100位“改革先锋”里唯一教师身份的于漪,赢得了同行和学生的一致尊敬。——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于漪赢得尊敬”。
C.目前房地产不景气,是把钱存银行呢,还是继续投资房市?很多居民拿不定主意。——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青少年因不当使用耳机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此句无语病。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也称《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品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B.习主席在澳门座谈时引用的老子“人无信不立”与孟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句话异曲同工。
C.明清时期殿试录取分为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统称状元、榜眼、探花。
D.“崩”“崩殂”“驾崩”均意为古时指皇帝的死亡,“薨”则用于诸侯王或有爵位的官员之死。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交响乐团与阿尔巴尼亚交响乐团联袂演出,配合得天衣无缝。
B.让众多企业家望眼欲穿的“深圳老字号”评选活动终于启动了。
C.深圳女军医乔丽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真是当之无愧。
D.他在市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后,重蹈覆辙,又在省赛中获得大奖。
5、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①讲孔、孟绝学于熙、元②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③师之。(杨)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④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节选自《宋史·杨时传》)
〔注释〕①程颢与其弟程颐均为北宋著名理学家。②熙、元:指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③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④游酢:程门弟子,杨时的同学。
【1】对两个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与“借”为同义词,“以书假余”中的“假”也是借的意思。
B.“执经叩问”中的“叩问”是请教、求教之意,其中的“叩”与“叩石垦壤”的“叩”意思不同。
C.语段甲中“礼愈至”的“至”与语段乙中“至是”中的“至”意思相同,都是周全、周到之意。
D.“颐既觉”中的“觉”读“jué”,意思是睡醒,跟现代用语“睡觉”中的“觉”读音意思不同。
【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在求学方面,宋濂和杨时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两个语段都使用了以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6、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以“挑”“看”“梦回”等一系列动词,刻画了一个夜醉难寐、渴望军营生活的将军形象。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通过写马快、弓响,描绘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场面。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作者要为朝廷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功勋和美名,间接表达了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
D.这首词在结构上打破常规,前九句抒发豪情壮志,而结句发出沉痛慨叹,与前面内容形成对比,使词人的悲愤、抑郁之情展露无疑。
【2】任选一个角度的角度,分析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句的表达效果。
7、填空。
(1)《我看》一诗的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______、翻译家。
(2)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__________!/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__________。
8、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2)《无题》: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3)《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忆秦娥 娄山关》: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5)《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6)《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比喻教师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9、简朴生存,不为物役
①简单、质朴,是一种生存方式。灵魂栖居的至高境界,往往不是复杂,而是简朴;智慧延伸的最佳状态,不是故作惊人的深奥,而是深入浅出的阐述。
②“简朴生存,不为物役”,是一种超脱的人生状态。周国平在《超脱》一文中说:“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品并不多,超乎此的属于奢侈品。它们固然提供享受,但更强求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现代人是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并不幸福,拥有许多方便,却并不自由。”
③这句话所揭示的,就是一个人来到世上,只有懂得简朴生存的道理,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心灵自由抑或是精神自由。
④美国畅销书《简单生活》一书中,提出了21世纪生活新理念——简单生活就是美。对身处复杂、分裂、紧张的商品社会里的现代人,如何处理丰富的物质与简朴心灵的关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只有身不为物役,心不为事役,魂不为钱役,才能保持真正的精神的自由。
⑤我们所处的世界,乍看起来是发展了,进步了,向前跨越了,但与此同时,人类追求和占有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了,炫耀和攀比的心理也在同步膨胀。可以说,生活之所以越来越复杂,是因为人类永无休止的欲望将生活复杂化了。如此一来,势必导致时间、精力、金钱、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心灵齿轮的过度磨损,有限的生命载体就会陷入困顿和迷惑、沉重和不堪,孜孜以求的幸福生活也就变得遥不可及了。
⑥殷纣王之所以被“酒池肉林”埋葬,秦始皇之所以为阿房宫所累,是因为他们的生命再怎么强大,终究逃离不了物质的奴役。要做到不为物役,不被境转,就要注重内在修为,学会以简朴生存的方式活着。学会回归自然,享受源于自然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学会放下名利牵绊,看淡身外之物。总之,只有活得简单、朴实,才能活得自由。
⑦智者之所以成为智者,是因为他们看清了物质快乐的有限,最少的物质就能使他们满足。他们渴望无限的精神快乐,再多的物质也不会放在眼里。智者的幸福,就是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他们也知道人生难免有物质之忧,但他们更明白并非物质越多越好。在智者的视界里,一个人若是将过多的精力给了物质,就没有什么闲心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
⑧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些懂得轻装简行的人,就是生活的智者,他们最能享受更多的美景,走向更远的旅程。至简之心,足以让那些在功名利欲中煎熬、挣扎、沉浮的迷路人,找到生命的出口,拥有宠辱不惊的坦荡、去留无意的安然。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简单、质朴,是一种生存方式,是灵魂栖居的至高境界。
B. 周国平在《超脱》一文中强调人只有懂得简朴生存的道理,才会拥有真正的自由。
C. 选文第⑤段中“如此一来”中的“此”指的是“人类永无休止的欲望将生活复杂化了”。
D. 智者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心灵,否定了物质的快乐,享受着生命的本真。
【3】细读选文,请简要概括怎样才能做到“不为物役”。
【4】选文第⑥段列举殷纣王、秦始皇的反面事例,请你补充一个正面论据。
10、和影子伙伴一起长大
①女孩子的青春期几乎都会和一个男生有关,因为脆弱而敏感的女孩子需要一个如影相随的伙伴给自己的成长加油鼓劲。坚忍而率真的男孩往往就充当了这样的“影子伙伴”。
②小娅是一中的择校生,一个沉默而自卑的女孩。上物理课,她把脑袋枕在胳膊上打瞌睡。迷迷糊糊中,她看到对面30度角的地方有个笔直的身影“刷”地站了起来,掷地有声地回答问题。她咯噔了一下,脑袋狠狠地撞击了一下桌面,睡意全没了。她摸着生疼的额头,忍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和嘲弄的笑声。笔直的背影却始终没有偏离一度,他也许根本就不屑于嘲笑小娅,所以连看她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③他叫凉茶,直升进了这所历史悠久载誉无数的全国重点中学。凉茶习惯光脚穿球鞋,凉茶做难题时喜欢咬自己的胳膊,凉茶从来不吃冷饮,凉茶专门在校门口的书报摊买《体坛周报》,凉茶骑的车喀嚓喀嚓每个零件都在歌唱……
④小娅买了一本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凉茶的每个细节,着了魔似的。可凉茶笔直的身体从未朝她倾斜半度,眼珠始终没有在她身上停留过半秒。
⑤也许她真的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女孩,她有点沮丧。
⑥高一下学期,小娅带着“好玩”的态度参加了全国性的作文大寒,运气好的不得了,她居然获得了一等奖。那天刚进校门,小娅就看到凉茶正在自己的喜报前驻足,她兴奋得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冒出来了。他终于留意到自己啦,乌啦啦乌啦啦,她决定马上跑回去把这一刻记在她的小本本上。可是一转身,她摔倒了,左脚绊了右脚,就在她倒下的一瞬间,有双手扶住了她,是凉茶。她原以为自己会幸福得晕过去,可是她清醒得很,还闻到了凉茶身上刺鼻的狐臭味。
⑦从此小娅没有再为凉茶记录只字片语。
⑧每个女孩子的青春日记中都会出现一个男生的形象。也许是常常保护你不被欺负的邻居大哥,也许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刹那间你被击中,然后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你的日记里,他的微笑他的转身甚至他静止的背影都让你深深迷恋。在你远远观望下,他是一个十足完美的人,简直就是天使的化身。
⑨可是有一天,你走近了他,你会发现:他也许会在公共场合抠鼻子,他吃肯德基喜欢舔手指,他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他的完美形象轰然倒塌。其实他本来就这样,只是你从前都没有留意到。当你觉得他们不再完美,甚至开始厌恶他们时,那一定是因为你长大了,你不再需要影子伙伴,你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你已经积聚了足够的力量选择一个人坚定地走下去,走出一道美妙的独行风景。
(摘自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作者:佚名)
【1】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第二段细写小娅上物理课出洋相的作用是什么?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1)可凉茶笔直的身体从未朝她倾斜半度,眼珠始终没有在她身上停留过半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兴奋得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冒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选择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小娅”、“凉茶”其中一个写一段人物点评。(字数在80字左右)
【4】结合文中结尾的议论,分析标题的含义。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光
周进平
①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所在的石灰厂垮了,他成了一名普通农民,心情郁闷到极点。父亲又大病一场,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得很重,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还有弟弟在一棵树上玩耍,树枝插进了眼角,在省城大医院里动了手术,差点瞎了。
②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特别是经济上的打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
③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有进家门,就听到父亲与母亲那熟悉的谈笑声,这声音非常悦耳。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他指着地上一堆莲藕给我看,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这天,父亲去挖湖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野藕遍地是,但是相对好挖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但要挖起来也是相当费力,若肯出力,掀开一大片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还是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的。于是,失去工作的父亲干起了挖藕的营生。
④于是父亲开始早出晚归。晚上回家,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称秆边看斤两,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他很得意,犹如自己拿到了一张满分的试卷。
⑤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敲碎,弄干湖里的水,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越堆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
⑥在弄清楚了父亲在挖藕的地点后,每个周末的中午就由我给父亲送饭菜和酒。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差点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只望到黑茫茫的一片,我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我沿着湖堤来回地跑,不停地呼喊,北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焦急万分,怕饭菜很快凉了,更害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更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哇哇”地哭了起来,一边冲进了湖里的淤泥里。沿着风干了的湖泥,我爬上了一个干枯的泥堆,四下望了望。
⑦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来,快步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儿滚进了挖藕挖的深坑里。
⑧我多么希望父亲就在那里,哪怕他是睡着了,或是受点小伤。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至那个泥坑的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那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嗓子干冷得难受极了,我蹲了下来,擦了擦鞋子上的泥,抹干了眼泪。他一边打开饭盒,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里面看不见,他开着一个矿灯。
⑨那一年冬天,父亲挖了65天藕,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挖到了过年的费用,挖到了开年的学费,同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
⑩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从村干部到厂里的中层领导,应该说来是比较顺利,在中年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那段最困难的年月,应该是父亲人生最为灰暗的日子。但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挺了过来,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无助、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
【1】结合第⑥——⑧段,补全下面表格。
事件 | 感情变化 |
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 | A______ |
看见微弱的亮光 | 振奋起来 |
看见父亲在张望 | B______ |
【2】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
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
【3】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标题“父亲的光”的含义。
【5】文中第⑧段找到父亲后,“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请紧扣文章内容,描写“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12、请按要求作文。
请以“寒冬里的那股暖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