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柳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娇子也。”“五更(gēng)里(表时间),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汉书》

    B. 久闻李教授大名,如雷灌耳!今日闻君一席话,果然使我茅塞(sài)顿开,有如拨云见日。

    C. 次日上午,大小官员和当地名流便三三两两前来拜谒(è)新任知州,冠冕攒动,早上还冷清孤寒的公馆顿时热闹暄腾起来。

    D. 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账内烛光摇曳(),帐外明月高悬。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熏陶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B. 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C. 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者手段之隐蔽、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D.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刻苦钻研的精神,更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义”这一点上 却是共同的。晃盖智取取生陈刚是“义”,鲁智深醉打将门神是“义”,武松拳打镇关西是“义”。

    B. 《博雷家书》中博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C. 《培根随笔》中的《谈美》一文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它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哲理的特点。

    D. 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两篇,和《论语》  《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 4、下列加点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sāo) 丰rùn) 随声附

    B.游弋()   广袤(mào)  分外妖yáo

    C.渎(xiè婷(pīng)  揉造作(jiǎo

    D.言(zhēn)  物(zāng)  相得益zhāng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①李琪,字台秀。年十三,词赋诗颂,大为晋公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密遣人以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

    ②昭宗时,李溪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赋一轴谒溪。溪倒履迎门。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后迁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封章论列,文章秀丽,览之者忘倦。

    ③梁祖受禅,征入,拜翰林学士。梁祖经略四方,而琪以学士居帐中,专掌文翰,下笔称旨,宠遇逾伦。是时,琪之名播于海内。贞明、龙德中,琪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深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顷专掎摭其咎。琪除吏,是试摄名衔,改,为顷所奏,梁帝大怒,将投诸边地,为赵岩辈所援。罢相,为太子少保。

    ④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同光三年秋,天下大水,京师乏食尤甚。琪上书数千言。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⑤及明宗即位,任圜陈奏,请命琪为相,为孔循、郑珏排阻,乃崔协。琪时为御史大夫,安重诲于台门前擅杀殿直马延。虽曾弹奏,而不敢正言其罪,是托疾,三上章请老,朝旨不允,除授尚书左仆射。自是之后,尤为宰执所忌,凡有奏陈,不望风横阻。

    【注】①萧墙之难:内部引起的灾祸。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一轴谒溪 袖:衣袖

    B.琪除吏 会:适逢

    C.乃崔协 相:任命……做宰相

    D.不望风横阻 靡:无

    【2】下列句中的“以”与“是托疾”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六月息者也

    B.属予作文记之

    C.不物喜

    D.醒能述文者

    【3】翻译下列句子。

    (1)铎密遣人以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

    (2)梁帝大怒,将投诸边地,为赵岩辈所援。

    【4】在李琪的一生中,有三次担任宰相的机遇,但最后都未遂人愿。请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完成小题。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①楚江:指长江。②浦:水边。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④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D.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一个国家的富强梦想,是建立在普通民众人生奋斗的基础上的。小华一家人在参加某社区组织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活动时,分别说出了自己的梦想。

    开出租车的爸爸:交通更畅通一点,乘客更尊重一点,收入多增长一点。

    当售货员的妈妈:生意更火一点,房子更宽一点,孩子成绩更好一点。

    退休在家的爷爷:儿女多陪伴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医疗更有保障一点。

    (1)作为一名中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写出3点)

    (2)怎样正确看待“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关系。

    (3)实现中国梦,需要有志青年的不懈奋斗。请你为此撰写一条观点鲜明的励志语。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

    ①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⑥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⑦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⑧《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题字慰英雄》,完成下面小题。

    题字慰英雄

    陈忠实

    ①深秋时节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书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黄色的野菊花开得一片灿烂,坡沟间弥漫着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沟热烈灿烂的菊花掩盖不住肃煞的悲凉。他看见一辆汽车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东急驶,搅扇起来的滚滚黄尘骤起四散,汽车开到书院对面时却放缓速度,在滋水河边上停下来,一个人挽起裤子涉水过河,沿着通往书院的弯弯小路走上来,朱先生看清他的衣着原是一位军人,便转过身依然瞅着山坡和河川深秋时节的田园景致。这里宁静安谧的田园景致与整个即将沦陷的中国是如此不协调,他怨愤以至蔑视中国的军人,无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国如此庞大的军队怎么就打不过一个弹丸之地的倭寇?看门的张秀才在书院围墙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学生鹿兆海来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来。

    ②走进书房,鹿兆海神情激动地说:“先生,我想请你给我写一张字儿—”

    ③朱先生轻淡地问:“你大老远儿从城里开上汽车来,就要这一张字儿?”鹿兆海诚挚地说:“是的,是专意儿来的。”朱先生调侃地笑笑:“你不觉得划不着吗?为我的那俩烂字值得吗?”鹿兆海并不觉察朱先生的情绪,还以为是先生素常的伟大谦虚,于是倍加真诚地说:“我马上要出潼关打日本去了,临走只想得到先生一幅墨宝。”朱先生扬起头来,急不可待地问:“你们开到啥地方去?”鹿兆海说:“中条山。”

    ④朱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满脸满眼都袒露出自责的赧颜:“兆海,请宽容我的过失。我以为你们在城里闲得无事把玩字画。”鹿兆海连忙站起扶朱先生坐下:“我怎么敢怪先生呢!我们师长听说我要来寻先生,再三叮嘱我,请先生给他也写一幅。他说他要挂到军帐里头……”朱先生的脸颊抽搐着,连连“哦哦哦”地感叹着,如此受宠若惊的现象在他身上还未发生过。朱先生近来常常为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事后懊悔,然而现在又进入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昂状态中,似乎从脚心不断激起一股强大的血流和火流,通过膝盖穿过丹田冲击五脏六腑再冲上头顶,双臂也给热烘烘的血流和火流冲撞得颤抖起来,双手颤巍巍地抓住兆海的双肩:“中条山,那可是潼关的最后一道门扇了!”鹿兆海也激昂起来:“要是守不住中条山,让日本兵进入潼关践踏关中,我就不回来见先生,也无颜见关中父老。”

    ⑤朱先生滴水入砚亲自研墨,鹿兆海要替朱先生研墨遭到无声而又坚决的拒绝。朱先生控制不住手劲,把渐渐变浓的墨汁研碾出砚台。朱先生亲自裁纸,裁纸刀在手中啪啪颤着,从笔架上提起毛笔在砚台里蘸墨,手腕和毛笔依然颤抖不止。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弯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进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着,冰凉的井中水起到了镇静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笔,果然不再颤抖,一气连笔写下七个道劲飞扬的草体大字:砥柱人间是此峰。

    ⑥朱先生停住笔说:“这是我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一句。我刚中举那阵儿年轻气盛,南行回来登临华山诵成的。现在我才明白,我连一根麦秆儿的撑劲都没有,倒是给你的师长用得上。”鹿兆海也情绪波动,泪花涌出。朱先生重新铺就一张横幅,蘸饱墨汁再次毅然落笔:白鹿精魂。

    ⑦朱先生写完放下毛笔,猛然抬起手咬破中指,在条幅和横幅左下方按盖印章的部位,重重地按上了血印。鹿兆海吃惊地看见朱先生中指上滴滴嗒嗒掉到字画上的血花儿,扑通一声跪下去:“朱先生放心,我一定要拿小日本一桶血赔偿先生……”朱先生怆然吟诵:“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勿忘告先生哦!”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改)

    【1】围绕“题字”,选文中朱先生的情绪和行为有哪些变化?

    轻淡调侃——(① )——激动题字——(② )——怆然吟诗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阅读文章,探究第⑥段中题字“白鹿精魂”的丰富意蕴。

  • 10、阅读《变色龙》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

    ③传来了狗的尖叫声。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

    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

    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1】小说通过多次描写“军大衣”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轨迹?

    ①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

    ②巡警说在将军家见过这样的一条狗: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③收场:……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_

    【2】按要求作答。

    (1)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从用字的角度赏析语句)

    【3】警官奥楚蔑洛夫对案件的判断顷刻逆转,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 11、①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害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那大虫退不彀五七,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母子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李逵来收拾亲娘的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里了;直到泗州大圣庙后掘土坑葬了。李逵大哭了一场,肚里又饿又渴,不免收拾包里,拿了朴刀,寻路慢慢的走过岭来。

    ②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黑旋风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踢做粉碎。宋江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去,斩讫报来!”众人都跪下告道:“这人酒后发狂,哥哥宽恕。”宋江答道:“众贤弟请起,且把这厮监下。”众人皆喜。有几个当刑小校,向前来请李逵。李逵道:“你怕我敢挣扎?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说了,便随着小校去监房里睡。宋江听了他说,不觉酒醒,忽然发悲。吴用劝道:“兄长既设此会,人皆欢乐饮酒,他是个粗鲁的人,一时醉后冲撞,何必挂怀,且陪众兄弟尽此一乐。”宋江道:“我在江州,醉后误吟了反诗,得他气力来,今日又作《满江红》词,险些儿坏了他性命!早是得众兄弟谏救了。他与我身上情分最重,因此潸然泪下。”便叫武松:“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1】细读选文第①②段,根据文本信息多角度分析李逵其人。

    【2】武松、李逵、鲁智深等强烈反对招安,而梁山首领宋江却执意坚持,对于招安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根据选段提供的信息,请写出理由。

    【3】金圣叹说道:“《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在你读《水浒传》中,除节选文段中的宋江、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你还被哪个人物深深地打动过?请简要说出他的故事及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那句话教会我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作文主题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