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无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松——征讨方腊(《水浒传》)

    B. 唐僧——状告李靖(《西游记》)

    C. 陆逊——火烧连营(《三国演义》)

    D. 甫志高——被捕叛变(《红岩》)

  • 2、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用来展示武装力量的建设成就。②阅兵不仅是展示最新武器装备,还有其他的作用。③隆重的阅兵式既可以提振军人的士气,又可以提高群众们的爱国热情。④今年的七十周年国庆阅兵可谓场面宏大,震撼人心,⑤这次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阅兵式是一次让人终生难忘的盛会

    A.“仪式”是名词,“的”是介词,“隆重”是名词;“武装力量”和“场面宏大”都是偏正短语。

    B.第⑤句“这次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阅兵式是一次让人终生难忘的盛会。”中“这次”做主语,谓语是“让”,宾语是一个句子。

    C.句子③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D.句子②有语病,应该将“不仅”和“阅兵”对调。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朝的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C.《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有《范文正工集》传世。

    D.《乡愁》的作者是著名的乡愁诗人余光中,他出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他的作品中常常体现深沉的家国之思。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由俄国诗人普希金创作,其代表作为《叶甫盖尼·奥涅金》。

    B. 《侯银匠》的作者是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受戒》。

    C. 《给巴特勒的信》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钦差大臣》。

    D. 古代书信有很多叫法,如“书札、尺牍、尺翰”等,有时也称“帖”。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峰路转   ⑵杂然而前   者胜   ⑷太守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乙】

    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醉翁之不在酒/鸣之而不能通其

    B.四时之不同/至若春和

    C.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太守自

    D.于是邪党忌修/慕圣贤之道

    【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5】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⑴同处于被贬的人生挫折之中,甲文与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表现的情怀有什么不同?

    ⑵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乙文着重表现欧阳修什么特点?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登楼所见,“一上”表明眼前景物触发诗人情感的时间短暂迅速。

    B.颔联“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句现在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C.颈联虚实结合,“鸟下绿芜”“蝉鸣黄叶”是实,“秦苑”“汉宫”为虚。

    D.尾联意在劝诫楼上楼下的行人,不要追寻往事,时光如渭水东流一去不返。

    2本诗“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和李商隐《无题》中“晓镜但愁云鬓改”的“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请根据提示,以九(2)班王军的名义写一则寻物启事。

    时间:6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

    地点:学校足球场

    遗失物品:一串钥匙

    联系电话:138XXXXXXXX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⑧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地位、业绩超出常人时寂寞孤独的心声的句子是:________

    (2)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后四句。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勤俭节约是传家宝

    ①近日,不少地方发起倡议,制止浪费成为商家和顾客的共识;宣扬大吃大喝、暴饮暴食的直播不见了,推广绿色健康饮食理念的直播受到追捧;节约粮食和资源,杜绝任何形式的浪费,成为许多家庭家风家教的重要内容。

    ②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生活习惯和饮食风尚不是小事,通过这个小切口,可以推动价值理念的大革新、经济活动的大升级,可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健康生活为目标,来一场饮食文化“绿色革命”,可谓正当其时。

    ③让饮食文化简朴俭约起来。《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素为中国人所反对,物尽其用、利用厚生素为中国文化所提倡。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丢。当下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只有驰而不息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不断扭转讲排场、比阔气的错误观念,清除未富先奢、炫富竞奢的土壤,才能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④让饮食文化绿色低碳起来。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应成为生活方式和饮食文化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必须把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戒除滥食野生动物等破坏生态平衡的饮食陋习。

    ⑤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纵口欲而百病生”,饮食与健康关系密切。暴饮暴食、油大味重、荤素失衡,诸如此类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类病症的发生。不科学不健康饮食习惯还可能加剧医疗负担、引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不可小觑。健康中国,离不开健康饮食。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一去不复返了,“吃得对、吃得好、吃得健康”理应是高品质生活关注的重点。生熟食分开存放和加工,添加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平衡,这些健康科学的生活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

    ⑥全面小康既是物质丰盛的小康,更是饮食健康、饮食环保的小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涵养简约文明的饮食文化。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分论点是:

    (1)

    (2)

    (3)让饮食文化文明健康起来。

    【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作用是

    【4】以下这段话是否可以放在第⑤段,请阐述理由。

    从古至今,我们的国家一直根据季节的更替来调整食物的口味,甚至是搭配的菜肴。在冬天,人们一直以味道醇香浓厚为主,菜肴多为炖焖和煨。而在夏天多为清淡凉爽的菜品为主,多为凉拌和冷冻为主。其次,中国的菜肴在摆盘上也有一定的讲究,注重美感。中国的菜肴不仅技术精湛,味道鲜美,更加注重事物的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在美感这一层的体现是丰富多层面的。比如说,不论是一颗萝卜,还是一朵花,都可以雕刻出各种造型,摆在盘中,给人种精神和物质的高度享受。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高地

    李海燕

    ①父亲病了。

    ②父亲以各种忙为由,不去医院做检查。三个月后,他病情加重,只得去医院检查。

    ③父亲住院了,村里的齐叔父子一起来探望。他儿子手里拎着一些营养品。

    ④齐叔坐在父亲身边,用袖子擦一把脸上的汗水说,哥,你安心治病,跑腿儿的事有你侄儿。父亲住院半个月,齐叔隔三岔五地过来,他儿子每天下班都来医院帮着护理父亲。

    ⑤齐叔在村里最穷,腿还有残疾。父亲做村支书这些年,他受益最多,就连他儿子考上大学都是父亲帮助筹的学费。如今他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县林业部门做技术员。后来我们村的果树栽培、新品种引进等,都没少沾他儿子的光,这是后话。

    ⑥那天下午父亲刚灌完肠,准备第二天手术,胡玉芬提着大袋小袋的营养品,匆匆赶来,进了门就埋怨我,我哥病了咋不告诉我?又对父亲说,哥,咱上省城的大医院吧。同病室的人都以为她是父亲的亲妹子呢。

    ⑦父亲手术那天,胡玉芬请了一天假,和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守在手术室外面,当看到父亲的被医生割下来的大半个胃时,胡玉芬泣不成声,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

    ⑧当年公社给我们大队一个工农兵大学生名额,大队党支部开会研究此事时,大家一致推荐我去上大学,可是最后父亲拍板,让没爹没娘的胡玉芬去了。胡玉芬师范毕业后,在县一中教书,现在是县一中的校长。

    ⑨母亲总说父亲这个官当得没有一点儿亲情味儿,私下里我们对父亲也颇有微词。我们姊妹六个,除了小妹是自己考出去,现在乡中学当教师以外,我们五个都是普通的农民。村小学经常招民办教师,这也就是父亲一句话的事,可这句话父亲就是不肯为我们说。大妹十八岁那年有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公社的话务员调到县里去了,母亲让父亲找找公社领导给大妹求个情,父亲说死都不去。

    ⑩后来,大妹嫁得不如意。有一次父亲过生日,大妹喝醉了,借着酒劲儿,把自己对父亲的不满都说了出来。父亲听罢一声不吭,只是闷头喝酒,直到把自己喝醉。

    父亲住院后,村里每天都有人来医院看望父亲。

    父亲出院那天,我们下了公交车,他打发走二弟和三妹,把我留了下来。

    我和父亲坐在道旁的土楞子上,父亲看着南山的槐树林子,眉眼舒展开来。当初规划这片槐树林的时候,父亲刚过四十岁,土地承包制度刚开始试行,父亲每天扛着镐头上山刨坑定位直到满山绿树成荫。此时槐树刚刚冒出紫红色的嫩芽,像一层缥缈的紫色的雾。

    父亲说,这片林子明年就满十五年了,秋天卖了树,给村里修一条通往山外的大道,剩下的钱,把小学校修一下。

    父亲把目光转向北。北山整面坡是层层梯田,有油画一般的层次感,那是父亲带领村民们一镐一镐刨出来的。父亲就是那时得的胃病,每天起五更爬半夜,饥一顿饱一顿的。

    父亲说,北山是咱村子的最高点,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把我埋在北山顶上……我忙说别瞎说,医生说手术做得非常成功。父亲笑着站起来说,咱回家吧。

    村庄的新旧建筑就像一张对叠的纸,东边是整齐的新房,西边是参差不齐的旧房。按照父亲的富村计划,每年至少要有十户人家翻盖新房,盖新房的人家,在东边重起房基地。母亲曾问父亲我们家啥时翻盖房子。父亲说,压轴的都是最好的。

    父亲是第二年初夏去世的,是癌细胞骨转移,享年61岁,时间是1993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父亲住院为线索,引出一系列与其相关的人和事,使父亲的形象不断丰满。

    B.得知父亲住院,胡玉芬既送营养品又请假陪伴,可见她与父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C.第⑩段中父亲面对女儿的不满闷声喝酒,沉默的外表下复杂的心理活动耐人寻味。

    D.父亲说“压轴的都是最好的”,表明他对为家人盖全村最好的房子早已做好安排。

    【2】家人们对父亲“颇有微词”,主要是因为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父亲看着南山的槐树林子,眉眼舒展开来。(品味加点词语)

    (2)父亲是第二年初夏去世的,是癌细胞骨转移,享年61岁,时间是1993年。(赏析句子)

    【4】第⑤段交代了齐叔儿子后来的情况,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5】文题“父亲的高地”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 1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虎年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火遍大江南北。Z世代(95后和00后的年轻人)高度聚集的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上也有很多人围观,以下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哔哩哔哩上播放时的部分弹幕(评论性字幕)。

    【材料二】

    “青绿”千载,山河无垠(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访谈节选)

    记:创作过程中你认为“难”在哪?

    周:回首创作历程,我觉得这个“难”是全方位的。从题材的切入角度,到舞台的每一个画面,从每一处细微的妆发,到演员的眼神、呼吸,剧组所有主创老师和演员都是迎着困难努力前行。“青绿”是大写意风格,这也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地方。特别是《千里江山图》,要从这幅没有太多人物和情节的画卷中寻找一个舞剧的建构,寻找一个推进的纽带,难度非常大。

    记:观众对《只此青绿》的许多历史细节呈现都是点赞的。

    周:这真的要感谢各位历史和文博专家学者,我切身地感受到他们对待传统文化、历史文物的严谨。比如说翰林画院里面挂什么样的画,挂谁的画,是否符合史实且不会有争议,这些也很有讲究。还有点茶的知识,挂画的知识,手持的青篦扇……可以说舞台上的呈现都是严谨到了细节,甚至观众可能忽视的地方,我们也是精心打磨。对一部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舞台作品,我们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去创作。

    【材料三】

    舞台再现“家国记忆”,点燃Z世代的文化自信

    ①沉浸在《只此青绿》的山水意象中,“穿越”至千古名画绘就的那一刻,走进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内心深处;坐进成都街头的“努力餐”楼,在充满巴蜀韵味的烟火气里,感受战争年代的惊心动魄……多部优秀舞剧近期在全国各地巡演,传播中式美学,彰显中国精神,点燃年轻观众的文化自信。

    A 为媒,遇见 B

    ②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由北宋画家王希孟所作,绢本设色,画面气象万千,壮丽恢弘。此卷以概括精练的手法、绚丽的色彩和工细的笔致表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观,被视为宋代青绿山水中的巨制杰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现代故宫研究员潜心钻研《千里江山图》,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走入了王希孟的内心。

    ③余音绕梁传古韵,咫尺千里舞江山。《只此青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着重于提取和呈现意象,以雅致清丽的中式美学唤起了观众心中的文化基因。舞者们不仅展现了画卷中起伏绵延的峰峦、烟波浩渺的江河,更体现了青绿山水中凝结的匠人之心。

    ④优秀舞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创新艺术表达手法,融入现代舞台技术,传递中华文化魅力,唤醒观众内心深处的仪式感、认同感、使命感。前不久,中国歌剧舞剧院出品的交响乐版舞剧《李白》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云首映,点燃了全球网友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与激情。该剧用当代的视角,以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通过李白对“入世”与“出世”的权衡和抉择,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与胆识,反映其浪漫炙热的诗性情怀、永不言败的精神向往。据统计,《李白》完整版演出和高光片段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播放量迅速突破550万,互动人次超过130万。

    以史为基,彰显中国精神的伟大

    ⑤近年来,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高潮迭起,艺术再现动人的历史时刻,让观众重温中国精神的伟大。取材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白,上海歌舞团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至今已演出近270场。舞剧打动人心的力量源自何方?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说:“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有红色基因,在观看‘电波’这一刻被激活了。”

    ⑥舞剧《秀水泱泱》以王会悟的成长经历和跌宕起伏的人生为主线,带领观众重温红色历史;芭蕾舞剧《我的名字叫丁香》以革命烈士白丁香为原型,舞出忠诚与信仰的赞歌……结合纪录性和艺术性,这些舞剧往往以史料为基础,用当代视角和舞蹈语汇,捕捉人物的情感爆发点。

    ⑦“真”与“美”凝聚着舞剧直抵人心的感染力,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史诗篇章。舞剧《记忆深处》从作家张纯如追忆南京大屠杀惨案的角度切入,重现亲历者的悲痛故事,指向中国人记忆深处不可忘却的部分。“剧中所有的人物都真实存在过,真实的历史、真实的人性。在编舞中对主要人物塑造及群体灵魂也力求最本真的表达。”

    ⑧以艺术之笔描绘历史画卷,绝非简单机械的重复再现,而是注入当代人对艺术的思考与认识。谍战舞剧《努力餐》聚焦20世纪30年代的“努力餐”楼,主要人物车老板以革命先烈车耀先的生平事迹为原型进行改编。舞剧用鲜明的地方语言和浓郁的巴蜀风韵刻画车老板与努力餐楼的传奇经历,也为观众捧上浓烈的成都生活美学画卷。川剧变脸、铛铛车、火锅、四川民歌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呈现在舞台上,充盈的烟火气为全剧增添了鲜活底色。

    【1】对Z世代这个群体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对Z世代的评价。

    【2】阅读2-4段内容,仿照“以史为基,彰显中国精神的伟大”,补全A、B处内容

    A 为媒,遇见 B

    【3】材料三第④段划线句能否删除,为什么?

    【4】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结合三则材料,联系实际,就“如何增强文化自信”提几点建议。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任选一题作文

    (1)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从“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正确取舍、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中任选其一,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要求: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