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通化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漂亮朋友》等。

    B.科举制度创自隋唐,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僵化。明清时,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三年一次,会试于乡试得的第二年举行,殿试主考人是皇帝。范进是会试中举。

    C.《岳阳楼记》、《水调歌头》、《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苏轼、欧阳修,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D.《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我们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两部,前者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后者也是章回体小说,被认为是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晦 流盼 篷松 前扑后继

    B.潮讯 振奋 飘逸 舍生求法

    C.恭维 亵读 麾下 扭捏做态

    D.渺茫 濡养 贤达 不言而喻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无与伦比的。

    B. 老先生今年八十有余,每天仍然孜孜不倦的学习英语。

    C. 乐视网正在热播的《芈月传》是由著名导演郑晓龙执导,孙俪、刘涛、黄轩等人领衔主演的古装巨制,讲述了芈八子一泻千里的传奇一生。

    D. 刚学做菜的燕子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精彩纷呈的比赛,贵在双方实力无与伦比,而且在赛场上,每一位球迷都能全力投入,这样的比赛才扣人心弦。

    B. 半天下来,他已经累得不行,加上烟瘾发作涕泗横流,早早就回去了。

    C. 一个烟头让许多农民大半年的努力化为乌有,沉甸甸的麦穗变为焦土,一个个家庭欲哭无泪。

    D. 随后民警将一身灰尘、一身汗的小英带回派出所,一路上,温声细语地和她说话。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辟者 生于忧   难与共

    B.所识穷乏者我 优劣所   自其乐

    C.道之人弗受 阵和睦   一目十

    D.蹴尔而与 藏书家   求不得

    2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翻译: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理解:这是作者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只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理解:孟子认为人人都有重义之心,人们不应丧失这种重义之心。

    C.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翻译: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就可以保全生命,得不到就要饿死。

    理解:这句话强调一碗饭、一碗汤虽关乎生死,而下文行道之人和乞丐都拒绝接受,可见面临生死的考验,人人都会不失本心。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阎进、谭嗣同“舍生取义”的表现各是什么。

    (链接材料一)

    阎进,隶宣武。建炎①初,遣使通问,进从行既至云中府,金人拘留使者散处之,进亡②去。追还,留守高庆裔问:“何为亡?”进曰:“思大宋尔。”又问:“郎主③待汝有恩,汝亡何故?”进曰:“锦衣玉食亦不恋也。”庆裔义而释之。凡三亡乃见杀。临刑,进谓行刑者:“吾南向受刃,南则我皇帝行在④也”行刑者曳其臂令面北,进踊身直起,盘旋数四,卒南乡⑤就死。

    ——《宋史·忠义四》

    (链接材料二)

    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君竟⑥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⑦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日,日本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注释:①[建炎]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的第一个年号。②[亡]逃跑。③[郎主]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对自己君主的尊称。④[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⑤[乡]同“向”,面向,朝着。⑥[君]指谭嗣同。⑦[南海]指康有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水调歌头》,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怀。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毕业前夕,你所在的班级将举办“岁月如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语文老师准备带大家编写一本名为岁月如歌的班级纪念册,请你为纪念册设计两个编写版块。

    版块一:( )

    版块二:( )   

    (2)班里准备举办毕业晚会,根据节目表,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两名同学和唱“同桌的你”,请你为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李晓明因病不能参加毕业晚会,下面是他写的请假条,请你指出这则请假条在内容和格式方面的错误。(内容和格式上分别指出一处即可)

    请假条

    韩老师:

    我因早上突发肠胃炎,贵体不适,不能到校上课,特请假,望批准。

    学生 李晓明 2020年1月8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表现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以“拙诚”赢“百巧”

    郝启荣

    ①“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一个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圆俗奸滑,不能不防。

    ②为人,贵在朴讷诚笃。《韩非子》记载,魏文侯与守山的人约定了打猎时间,临出发前刮起大风,遭随从劝阻。文侯说:“不可。以疾风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于是他亲自驾车前去,告知守山之人作罢。守诚,是做人之根本,做事的前提。翻阅史书,晏子为何能被齐景公委以重任?周勃何以被汉高祖托付大事?一个“诚”字,正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个人来说,诚信重千钧,因拙诚赢得的公信力与感召力,不仅能感染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③与拙诚对应的是“百巧”。这种行为,看似精明、实则愚笨,时常聪明反被聪明误。三国时,李康在《运命论》中专为巧伪的滑头画过群像:“俯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言无可否,应之如响。”投机取巧之人,多善于利用花言巧语来苦心钻营,处心积虑谋求私利。《郁离子》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但他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弄巧成拙、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可见,“取巧”实则“巧取”,尽管占了一时的便宜,但失去的却是众人的信任。

    ④现实中,坚守拙诚,殊为不易。在我们身边,有些人虽然在道理上很清楚,但行动上还是喜巧厌拙、外诚内滑。有的当“两面人”,把忠诚喊得山响,表态时信誓旦旦,暗地里却腐化堕落,直至身陷囹圄;有的在工作中媚上欺下、虚多实少、阳奉阴违,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政绩工程、玩数字游戏……“兵法”太多、“机谋”太深、过度“包装”,其本质上是诚信不足,缺乏实干与担当精神。其结果,也只能是自欺欺人、适得其反。

    ⑤没有诚信,人生的高楼便会地基不稳,事业的巅峰也只能昙花一现。做人如此,为官从政更是如此。讲诚信,向来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杨善洲恪守“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退休第三天就走进大山,绿了荒岭,也造就了一片精神绿洲;   。大道至简,与其热衷搞花活、玩心计,不如静心干事,以徙木立信的拙诚、愚公移山的韧劲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⑥周恩来同志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自觉做老实人而不是“老练人”,讲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个人才能把做事的原则内化为做人的准则,成就真正的自己。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2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2选文第②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阅读第⑤段,在横线处补写一个当代的事实论据。

    4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纯洁,不能欺骗自己,不能欺骗人民,也不能欺骗古人。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

    有人认为,刘少奇的这段话可作为论据用在本文第⑤段。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根据文意简述理由。

  • 10、(5分)

     

    马未都

    心情是个很抽象的东西,伪装得好的话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看不出来。喜怒不形于色是一种修行,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大部分人的心情都挂在脸上,我们都是凡人,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也基本上是凡事,即便你自己认为是天大的事情,在别人眼中也大不到哪儿去。比如家人罹患绝症.你觉得天都塌了,到了医院,医生也是一副见惯不惊的样子,照章检查,照方拿药;如果需要手术,医生只问你有没有人负责签字。至此,你也只好听天由命,没地儿说理去。

    理论上,人的一生高兴的事情比郁闷的事儿少,所以只好自己找乐儿。过去老说穷欢乐穷欢乐的,说的都是普通人的生存哲学。穷人有办法自我调整,找闺蜜算是一种,富人反而不行,碍于面子还没人能说,无法排遣就只好自咽苦果。穷富在古今社会上各有各的难处,社会因此获得平衡。

    我们今天的社会常常大郁闷小欢乐。空气霾了算是大郁闷,吃的不放心也是大郁闷,这些都是个人能力无解之事。小欢乐得自找,看看喜剧,发个段子,上上网,找个至死不见的人说说心里话,甚至往深了弄弄精神恋爱,大部分人都能借此排遣郁闷寻找欢乐,让生活短暂充实。

    其实,平衡心情,是人生的必修课 ,是获得良好心态的途径。它需要自我练习,不断加入砝码,使之呈现平衡之势。心理不平衡,看待这个世界就是歪的。平衡必须自己找,别人给不了你,一个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人,心情永远不好,还怨天尤人。古人说,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记人之长,忘人之短;施人勿念,受恩勿忘;都是极为平常的一种修行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试试。

    【1】自然段划线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联系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平衡心情,是人生的必修课?3分

     

  • 11、恰与够

    董改正

    ①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冥思很久没有想出来,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仓颉击节赞叹:对,就是这个——够!

    ②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什么情况下够了?什么程度才叫够了?很难量化。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来一句“环滁皆 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

    ③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这样的事生活里也有很多。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来了。

    ④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就因此丢了性命。但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来,当然也不仅仅专门用作说话写文章的。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

    ⑤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往往要犯事。权位也是,名誉也是, 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可够了啊?

    ⑥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子何不去?”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将军,是不是太过了?”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 看来,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后来,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

    ⑦什么时候是够?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知足的心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文章以仓颉造字起篇,有什么作用?

    2第④段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

    3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末结论说:“要修心,要修行,要 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请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假期已经结束,你已经是一名初三学生了,对此,你想对初三的自己说些什么(初三生活你想怎样度过),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300字以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