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镇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C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D家的味道就像妈妈亲手包的大汤圆热气腾腾用竹筷轻轻一挑那浓稠的黑芝麻糖汁就迫不及待地涌出面皮舔上一口暖透心田。

     

  •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智深、李逵、武松三人,都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其中鲁智深急躁莽撞,疾恶如仇,主张“救人须救彻”,是小说中造反精神最为强烈的英雄。

    B. 《水浒传》中有三大恶霸:一是开肉铺的镇关西,被鲁智深当街所杀;一是开酒铺的蒋门神,被林冲所杀;一是开药铺的西门庆,被武松所杀。

    C. 《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善盗的是鼓上蚤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D. 《水浒》中宋江征方腊得胜后被高俅毒死,吴用在宋江死后与花荣上吊,林冲征方腊得胜后瘫痪留在六合寺,半年后死了。

  • 3、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______在大多数情况下,______是他们,______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______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A.不论 即便  仅仅

    B.不论 既然  仅仅

    C.然而 即便  往往

    D.然而 既然  往往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2017年12月22日清晨,哈尔滨市二环桥发生一起酒驾事故,造成环卫工人5死2伤的惨剧,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B. 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 21日晚,圣诞节前夕,上海某学校居然给孩子放假两天。对此,有人表示质疑,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有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姓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冕因

    ②安阳韩性闻而

    (2)你认为王冕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从哪里体现出来?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弹琴

    李 白

    蜀僧艳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琴名。

    1李小乐同学在阅读李白的这首《听蜀僧弹琴》时,对“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这句诗不理解,请你为他解释一下。

    2李小乐同学读到诗中画线句时,觉得此联极富表现力,请你为他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3李小乐同学读到诗歌末句时,他品读到了尾联中写景的妙处,他兴奋地拉着同桌说: “你知道尾联中的写景有什么作用吗?”如果你是他的同桌,你会怎么回答呢?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虽然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感人的故事,不朽的业绩,博大的情怀,高尚的品质,却留在我们心中。假如你班要开展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语。

    (2)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敬佩的英雄人物。

    人物姓名:_________________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

    (3)不知从何时起,“网红”闯入大众生活,各类“网红”更是铺天盖地。现在很多中学生的梦想已经不再是长大后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专家学者等,而是成为一名“网红”。来自育才中学的小华同学立志要成为一名“网红”,对此,你持有怎样的看法呢?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⑧苏轼《水调歌头》中表现地位、业绩超出常人时寂寞孤独的心声的句子是:________

    (2)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后四句。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偶遇

    蒋玲

    ①像眼前这不可逆转的季节,老人觉得自己的人生也跌入荒凉的暮秋。

    ②公园的一角,几株红枫热烈成一树红花,很远就磁石一样牵住人的目光。但是近在咫尺的老人立在歪脖的老柳树下浑然不觉。他目光涣散地望着老柳树,心魂似系在千条低垂的柳枝上,又似游弋在他处。

    ③他来了多久?没有人注意。

    ④“长安陌上千行树,唯有杨柳管别离。”“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他喃喃低语,一滴清泪已滚过丘壑般皱纹密布的脸,砸入泥土。“爷爷,你为什么哭呢?”一个扎着冲天小辫的女孩儿,微偏着脑袋问。那双大眼睛忽闪着,小辫子上的大蝴蝶结也忽闪着。老人一惊,忙擦去眼泪。“我……我……”他嗫嚅着。小女孩弯腰捡起她的一串气球,塞到老人手里,小脸上绽放着花儿一样的微笑。“爷爷,不哭,这是幸福,送给您。”一边说着,一边张开稚嫩的双臂扑过来,给老人一个热烈的拥抱。

    ⑤老人被动地拥抱一下小女孩,欲绝的伤心已从眉间消退。“爷爷,我叫柳儿,今天是我生日,我们做朋友吧!很好很好的朋友哟!”小女孩拉着老人的手走到不远处的长椅边,示意老人坐下来。老人乖乖地坐下来,像个听话的孩子。

    ⑥“妈妈,我要和朋友合影,给拍个照呗!”小女孩冲着不远处面带尴尬的女子说,并亲切地搂着老人的脖子。

    ⑦女子走近些,带着歉意地向老人说:“这孩子……嗨,就这样子……”

    ⑧老人笑了,满是皱纹的脸似迎霜绽放的秋菊,灿烂动人。

    ⑨“没什么,我们都很开心。”老人笑着回应。女子这才放心地拍下一张张老人和小女孩的合影。一老一少的笑脸像两朵幸福的花儿。“爷爷,再开学,我就升入一年级了,我们约一下,每周在这儿见好吗?我们要做永远的好朋友。”“好!好!好!”老人开心的应着。

    ⑩夕阳西下,黄昏来临。苍茫的暮色中,小女孩挥手惜别。

    ⑪“记住哟!下周见。”雏凤一般的声音久久回荡。

    ⑫老人目送着小女孩走远,转身又来到老柳树下,他笨拙地解下一根白色尼龙绳,团成团,扔到一个垃圾箱中。

    ⑬“柳儿,这真是天意吗?”回到自己的“空巢”,他站在老伴儿的遗像前,像自问,又似对无言的“她”说。

    ⑭“老伴儿,今天是你离开百天的日子,我本想在我们常去的公园一了百了。可是上天让我遇到了小柳儿。”

    ⑮“老伴儿,风雨相伴几十年,突然一个人孤苦伶仃……”

    ⑯老人又泫然欲泣。但照片上的人儿笑容满面。那满满的笑似要溢出相框。

    沉默一会儿,老人渐渐平静下来,他又对着老伴儿说了一会儿话。

    ⑱又是周末,老人早早来到公园,远远的,那个扎着欲飞的蝴蝶结的小女孩张开双臂微笑着扑过来。

    ⑲后来,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人们都会遇到一个快乐的老人和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地点当然不止在公园,也许你走在街上,迎面走来的祖孙俩就是他们。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9年第9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2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他喃喃低语,一滴清泪已滚过丘壑般皱纹密布的脸,入泥土。(从词性的角度)

    (2)老人笑了,满是皱纹的脸似迎霜绽放的秋菊,灿烂动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请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⑰段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他对会老伴说些什么?

    4“伏笔”是小说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请从本文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5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 10、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涵养学徒心态

    ①“不给我安排重要工作,只是让我打杂,想辞职了”“我在基层天天做琐事,所学专业用不上啊”……不少新入职的年轻人常抱怨,自己不受重视,做着“没技术含量”“没营养”的活儿,感觉空有一身本事无处施展。

    ②走出校园初入职场,不少年轻人满怀期待,想在新的平台和环境里大显身手、证明自己,这本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期待很可能要暂时落空,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很多时候是一厢情愿,眼高手低是常见的通病,这大概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本该用脚踏实地去消弭,但不少人一旦理想与现实脱节,就心理失衡,或抱怨上司“不识才”“埋没人才”;或开始自我怀疑,失去信心……其实,这些都不是该有的态度和做法。

    ③年轻人初进职场,首要的是戒骄戒躁,多涵养“学徒心态”。

    ④人类社会发展中,“学徒”是一个常见的群体,尤其在手工业发达的传统社会。在代际传递中,技术和工艺得以传承和发展,有句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最成功的修行者,应该是沉下心来学习,甘于从小事、琐事做起,常向师傅虚心求教,心无旁骛地钻研技艺,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怕的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小事、琐事不愿干,大事、难事干不好。这种学徒,师傅一般会说:“心性不好,难成大器。”

    ⑤现代社会,这种技艺传承的师徒少见了,但“学徒心态”却并不过时。涵养“学徒心态”,就是年轻人修炼功夫、磨砺心性的过程。对于一个初入职场者,不妨主动将过去的荣誉和光环“清零”,重新自我定位,适应新的环境,甘愿做一名谦逊、低调的学徒。“松柏之质,经霜弥茂。”经受一件件小事的磨砺,就有了成大事的基础;只有多在基层一线“墩墩苗”,才能不断夯实根基,蓄力远航。

    ⑥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从明曾分享过他刚参加工作时的经历。1996年,他进入金川公司从事贵重金属生产工作。琐事多、困难多,他没有打退堂鼓。“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我都不放过,每一个关键点我都记在笔记本上,工作闲暇时我还经常向师傅和技术人员请教。”潘从明当好学徒,干好一件件小事,解决一个个难点,最终积小胜为大胜,推动了相关贵金属提炼工艺的改进和技术升级。

    ⑦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年轻人想要在一个领城有所建树、干出成绩,就得多涵养“学徒心态”,下一番“绣花功夫”,落小落实练就高强本领;同时,在不断传承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超越“师傅”、超越自我,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提出的?

    2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论述的是学徒常见的传统社会,学徒心态很重要。

    B.第五段论述的在少见学徒的现代社会,学徒心态并不过时。

    C.第五段“清零”准确形象的表现了职场老手也要重新定位,有谦逊低调的学徒心态。

    D.第七段 “绣花功夫”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在“小”、“实”上下功夫。

    4阅读分析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年轻人如何获取成长的力量。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们深夜开会,整理会议记录时,其中涉及流程图的部分,需要用到一个叫Visio的软件。他问旁边的年轻同事,会用Visio吗?年轻人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学。”王兴感慨:这四个简单的字里,有无穷的力量。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好诗三“道”

    ①现如今,诗歌再次热起来。从荧屏节目到线上公号,再到线下的各类读诗分享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味经典好诗,从诗词中汲取精神营养。诗在中国千年不衰,其道何在?结合我自身的诗歌创作实践,我认为好的诗歌,关键就是处理好气道、味道与门道这“三道”。

    ②先说“气道”。诗是有气的,气通了,诗则顺:语顺,意顺,情顺,境顺,读起来也顺,容易产生共鸣。大千世界的风霜雨雪,现实社会的冷暖寒凉,都会在诗人心中掀起波澜,从而萌发诗情,生成为诗,进而释放诗气,形成诗的气场,甚至使人一下子就能看得见诗的形状,触摸到诗的骨骼。这气里有风吹草低、大漠孤烟、大江东去的豪气;有关注社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地气;有不随波逐流,勇于实践,努力登攀诗歌高度的勇气;有风抚塔铃,珠落玉盘,心弦随之颤动的灵气……这些气韵,为诗歌提了神,铸了魂,读来感同身受,方能令人难忘。

    ③再说“味道”。我赞成这样的说法:诗若酒。酒靠酿制而成,是供人们品味的。诗亦然,只有品,方知其真味,只有耐品的诗才是好诗。这里所说的味道,并非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实指,主要指诗的含蓄,诗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这里所说的含蓄,并非晦涩,是说通过对诗的品味、琢磨,能使人领略诗之意境、情境。而且一旦领略了,会有洞门大开、眼前一亮之感。

    ④读现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就是这样的感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四行短诗,让人回味无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幽深的意境,直击心性,余味无穷。“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辽阔的情境,摇撼心灵,令人回味再三。似这类有味道的诗词太有魅力,堪称百读不厌。

    ⑤最后是“门道”。这里所说的“门道”,显然有写作方法之蕴。诗该怎么写,没有统一的模式。功夫在诗外,是诗歌的一条重要门道。所以,诗人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多走走,多看看,多读多想多写,坚持下去,妙法自在其中。

    ⑥诗歌的创作与创新,主要在实践而不是理论,更不要迷信所谓技巧。如果说真有技巧,正如前面所述,那也是熟能生巧。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的中心论点是:诗歌的创作与创新,主要在实践而不是理论,更不要迷信所谓技巧。

    B.在作者看来,好诗“三道”中的“味道”是指通过对诗的品味、琢磨,能使人领略诗之意境、情境。

    C.作者提出好诗“三道”这一论题,目的是教会我们不但要赏好诗,更要学会创作和创新。

    D.作者是按照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写作构思的。

    【2】在作者看来,诗有哪几气?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⑤段提到“功夫在诗外,是诗歌的一条重要门道”。写作何尝不是这样?请结合写作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伟大”电影《少年时代》,看后让人唏嘘之余,感慨良多。这部电影最初是一个“不知能否完成”的电影试验,它需要连续拍摄12年,每年拍时长约10~15分钟的短片,12年后再把这些短片剪辑成一部三小时的长片,以记录男孩梅森从7岁到18岁的成长过程。创意,积累,12年的慢工细活,看似“成长流水账”的它,成就了“伟大”。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