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体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高山流水”“疑邻盗斧”等。
B.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特征。《苏州园林》突出了“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的总特征;《中国石拱桥》则突出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C.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和“七律”之分;每两句成一联,共计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子夜》《四世同堂》《春蚕》都是他的代表作。
2、某班图书角藏有:①《呐喊》②《子夜》③《安徒生童话》④《骆驼祥子》⑤《女神》⑥《伊索寓言》⑦《柳河东集》⑧《欧阳文忠公文集》等文学作品。“拓展式”研究性学习小组想研究鲁迅、郭沫若、欧阳修、安徒生四位作家的作品,借书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⑤⑧③ B. ①④⑦③ C. ②⑤⑧⑥ D. ②⑤⑦⑥
3、【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易错字音 | 易错字 | 成语 | 文学名人 |
①要塞(sài) ②悄然(qiǎo) ③翘首(qiào) | ④萧洒 ⑤窜改 ⑥溃退 | ⑦深恶痛疾(è) ⑧震聋发聩 ⑨殚精竭虑(dān) | ⑩郦道元(lì) ⑪崔颢(hào) ⑫傅说(yuè) |
A.①④⑦⑩
B.①⑥⑨⑪
C.②⑤⑧⑫
D.③⑤⑦⑪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虚假新闻。
B.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C. 《白鹿原》作者陈忠实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 纪录片《大国工匠》表现出中国工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别
(明)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津鼓:客船起行,鸣鼓催客。
(1)简要分析诗歌第二句是如何来表现送别之情的?
(2)最后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6、根据提示和理解填空。(7分)
(1) ,坐断东南战未休。
(2)舂谷持作饭, 。
(3)当年万里觅封侯, 。
(4) ?英雄末路当磨折。
(5)关河梦断何处? 。
(6)《朝天子·咏喇叭》中描写喇叭功用的句子是 , 。
7、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②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③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节选自《傅雷家书》
【1】下面对《傅雷家书》中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根据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撰而成的一本书信集。
B.傅雷在《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在音乐艺术道路上成长的问题。
C.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常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体现了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
D.《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
【2】细读第①段,体会傅雷在字里行间传递了什么样的情感?
【3】结合原著内容,说说傅雷在家书中多次列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的用意是什么?
8、开学
①又是一年开学季,站在校门口迎接新一届初一学生入学。望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上面写着无限的期待和对中学美好生活的憧憬,还有那跟在后面,满头大汗扛着行李的家长,我不由得回忆起那一年的我,还有送我上学的父亲。
②那一年我考上了省里的一所大学。
③从村小、乡中、县中,从书包拍打腿弯,少小寄宿校舍被父母担忧着、期盼着的庄稼娃,十几年风霜雨雪一路苦读,终于走进大学,能不高兴吗?
④很是高兴吗?也不见得。毕竟有毕业即失业之说。毕竟为了几万块钱的学费,母亲还要守家在地辛苦种田,父亲还要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其实心里亏亏欠欠的。父亲倒很坦然,上吧。别惦着家境。就当咱俩是一人,一半打工,一半上学呢。
⑤犹记得9月初报到那天,我和父亲来到学校时,大门口已经有了很多人。有迎新的大二学生来接行李,父亲说啥也不让,说就这么点东西,还是我们自个儿背吧。
⑥校门内侧,有ー门卫室,隔窗站着几个身着制服的门卫。分不清是警员还是保安。但我知道是负责学校安全的,觉得大学的确非同一般,比中小学威严多了。村小和乡中没门卫。县中的门卫是两个昼夜倒班的老头儿,没“制服”。因此刚走出高中校园的我真不知这是警员、协警、保安,还是其他什么人员。父亲隔着玻璃朝“制服”说,我这行李搁这儿吧,一条破被子,没谁拿。顺手把行李搁在室外的墙根下。父亲的行李是化肥袋装着的被子,跟人家丢弃的破烂不差啥,我也觉得没谁拿。父亲特意给我准备的行李是新买的拉杆箱,拉动时箱轮作响,很有些时尚模样。
⑦父亲跟我一起报了到,登记了班级、教室、寝室,又去刷卡缴费。银行卡是同录取通知书一并寄到家的,要学生将钱存到卡上,免得学校收取现金麻烦。银行卡刷过后,我小声地对父亲说,刷了九千八百元。
⑧父亲一怔,马上又说,九千八,没事,就九千八吧。接下来,饭费刷了二百元,军训服刷了六十八元。我低着头说,又花了二百六十八元。父亲好像是一脸的轻松,说,二百六十八,行,ニ百六十八吧。
⑨进得寝室,见床头柜上没锁,先到的同学说,校门外有小卖部,锁、脸盆、暖水瓶啥都卖。于是,父亲与我到了校外小卖部。二人正在买锁、脸盆、暖水瓶时,见一没有职业标志的“制服”转进来,他朝货架瞅了瞅,拿起一个夹心面包,掲下包装,朝嘴里一塞,就开吃了。也就是他这么一下吃,叫正在选脸盆的父亲怔住了,也使我看着“怔住”的父亲而怔住了。
⑩我们不知这“制服”是哪来的。也不知这位没有职业标志的“制服”为何方神圣。只见他咬了几口面包,噎住了,又从货架上拿下一瓶纯净水,拧开盖儿咚咚喝了两口,就着水把面包吃完,又拿了两个,边吃边走了出去。整个过程始终没言一声,随便得跟他自家似的。开超市的大妈对其吃、喝、拿视而不见,似习以为常,又似不屑一顾。
⑪父看看大妈,把锁、脸盆、暖水瓶拿给她,边付钱边说,他就、就那么吃喝拿,吃白食哩?不给钱?
⑫给钱?大妈叹口气,说,在人家这片儿上呢,避不得的。父亲说,把那面包和水给俺算上,俺替他付。超市大妈收了锁、脸盆和暖水瓶的钱,说,大哥,哪能让您付呢。又说,种庄稼招虫口,常事。
⑬返回寝室时,父亲嗤了声,说,三个面包一瓶水,不值钱。又说,孩子你记住,这世上没有白吃的饭。
⑭军训后开课了,我又到小卖部去买纸笔等用具,付钱时那大妈认出了我,说,那天那人是你父亲吧?我有些尴尬,说:是。大妈说,善心人呀。他是怕我给你们这些学生娃加价呀。又说,大妈我亏了自己,也不能昧着心亏你们这些学生娃。再说了,我这小卖部不是饭店,吃食有限,吃不垮的。
⑮坐在大学的教室里,我不知道父亲到了一个什么工地,也不知道工地上的父亲在干什么,却知道入学那天,父亲给我又上了一课:做人不能不值钱。
【1】作者笔下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父亲一怔,马上又说,九千八,没事,就九千八吧。
(2)也就是他这么一下吃,叫正在选脸盆的父亲怔住了。
【3】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文章以“开学”为题,有什么妙处?
9、根据下列材料写一则消息。(消息来源:广雅文学社。地点:武汉。时间:9月10日)要求:不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字数不少于300字。
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大型公益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每年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实效性。
2018年8月16日,本年的《开学第一课》完成录制,计划于2018年9月1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该节目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分为“梦想、探索、奋斗、未来”四个篇章,以充满前瞻性和未来感的设计,展现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启发青少年的创造梦想,激励他们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节目邀请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等科技和教育领域公众人物,回顾探索历程,讲述奋斗故事,加深中小学生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开启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节目与北京冬奥组委合作,在录制现场启动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征集活动。
梦想篇:成龙讲述演员之梦
《开学第一课》第一节以“梦想”为关键词,演员成龙将走上讲台,讲述他靠着脚踏实地的努力实现个人和家国梦想的经历。
奋斗篇:俞敏洪回顾高考闯关
在“奋斗”篇,国际球心算冠军王树晶在现场展示六位数和七位数闪电心算,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记住屏幕上闪现的数字,并迅速计算所有十五个出现的数字总和。
这一节还增加了“非牛顿流体实验”的互动游戏,两位主持人和四位嘉宾带领小朋友们分成两队进行对战。
探索篇:C919总设计师展示大飞机成果
8岁的沈阳女孩韩嘉盈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她能与小动物互动。在“探索”板块中,同学们可以看到,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哄睡”四种小动物。
大飞机的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光辉则将展示C919大飞机的各项数据和科技成果并讲述自己实现飞机设计梦想的过程,以展现一代中国航空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科技发展的探索历程。
未来篇:院士薛其坤与青少年对谈
薛其坤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广大青少年,迎接未来要永不言弃,王源作为青年代表,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展望,他们以亲身经历鼓励青少年,只要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坚持奋斗,就能实现个人的目标和国家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