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名著常识和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 )( )
A.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是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
B.《长征》采用全景式的写法,从1934年10月贵州突围写到1936年甘肃胜利会师,完整体现了分散在不同区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C.“我家分为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这是毛泽东在采访时描述的自己家的情况。
D.《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的形象。
E.斯诺创作的《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小说深入分析、探究“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奶奶给我缝制了一个小布袋,缝口针脚细密,天衣无缝。
B.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晚会现场出奇的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安全事故发生后,市委主要领导奔赴事故现场,下车伊始便组织开展现场救援。
B. 如能推广使用电子书,学生便能摆脱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便会减轻不少。
C. 瑶瑶在阅览室里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撒哈拉的故事》,真是妙手偶得啊!。
D. 只看他拿起笔画了几下,一匹马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画技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4、选出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B.一个人过于循规蹈矩了,就没有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人。
C.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才华横溢、天赋极高,数学的解题思路他往往能自出心裁。
D.湖南省医生宋英杰在抗疫斗争中威武不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不愧为人民健康的卫士。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干谒诗,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过渡巧妙,婉转含蓄。
B.首联写诗人远眺湖面的景色,突出了浩瀚的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象。
C.颔联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近而远,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
D.颈联触景兴怀,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2】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杜甫的《春望》中与“感时花溅泪”的“时”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与“恨别鸟惊心”的“别”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
(5)当一个人要表达怀才不遇的感受时,可以引用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词句: ____,_____。
(6)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诗句是: ____, _____。
7、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______________。作者在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古老的防御兵器---盾
①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作为一种手持的防护兵器,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的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刺杀格斗类兵器,如刀、剑等配合使用。
②传说我国最早的盾,远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山海经》中有关于“刑天”这位英雄人物的神话,描写他一手操干,一手持斧挥舞不停的雄姿。陶渊明为此写诗赞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周礼·司兵》写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弓箭的进攻。春秋战国时,战车上专门有人执盾,以遮挡矢石。城头上多设盾橹,作为守城护具。
③盾的形状多种多样,有长方形、梯形、椭圆形、圆形、燕尾形及不规则形,背后都装有握持的把手。盾所用材料主要有皮革、木材、藤条、金属等。盾牌则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早期的盾都用木、皮革等材料制作,表面涂漆,形状多呈长方形或上窄下宽的梯形,长度一般不超过50cm。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作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盾仍然以木和皮革为材料制作,但其形状却有较大的变化,其上部大多做成对称的双弧形,表面涂漆,并常绘有精美的花纹,盾高一般有60多厘米,宽约45厘米。
④我国明代时期曾经发明过能与火器并用的多种盾牌。这种盾牌不同于以往的盾,它既能防御又能攻击,且威力很大,可以说是古代的“坦克”。这类新式武器,有许多响亮的称呼:神行破敌猛火刀牌、虎头火牌、虎头木牌、无敌神牌等。这种牌是用生牛皮制成,内藏火器。战斗时,牌手持牌掩护士兵前进,先向敌人喷火,火焰喷射约6m-10m远,足可抵挡强敌十余人。“虎头牌”内藏猛箭20余枚,临敌时,突然发射,以杀伤敌兵。明代最大的一个牌后面可以遮蔽25人,作战时,可施放火焰,阻止敌骑兵的冲击,又能掩护士兵免受箭枪射杀,还能数面无敌神牌相连,迅速布成城墙,阻挡敌兵进攻。这些与火器并用的盾牌是明代所特有的。
⑤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兵器不易砍破射入。清军入关时已有藤牌军,士兵用其抵御刀剑枪斧及矢镞弹丸,颇有效,多为冲锋陷阵之步兵用。
⑥今天这古老的防御武器,却成了我们武术锻炼中的器具。用盾牌进行的对练项目,如盾牌刀对单刀、盾牌刀对朴刀等,不仅在国内表演时受到大众的欢迎,而且在国外表演也颇受好评。此外,盾牌还是当今各国防暴警察的必备装备。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久远的盾今天仍在使用。
(选自2009年《科学之友》第3期)
【1】我国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盾与明代的盾,在功能上各有什么特点?
【2】第②段引用神话传说和诗歌,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加线词“大多”“一般”“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看着小时候的照片,我发现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父亲回来了,家里的团圆饭不一样了。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事,不一样的情,在不一样的体验中,我们一天天成长。
请你以“不一样的 ”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