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贵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体诗是古诗的一种体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就属于近体诗。

    B.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C. 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 《卖炭翁》讲述了一个在终南山里伐薪烧炭的老翁,冒着严寒到长安城中卖炭,却被宦官掠夺的故事。

  • 2、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文转载,电台反复播送,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

    B.《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C.他产生了一个十分强烈的心愿——用手中的笔,全面、真实地再现这一灾难。

    D.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交警部门对“酒驾”“醉驾”“毒驾”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让群众拍手称快

    B.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C.小李是位很大方的同学,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肆无忌惮地跟我谈心。

    D.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ìn) 尴)   烦(cào)   销声迹()

    B. 皱(zhě)   歪()   河()   锐不可(dàng)

    C. 晓()   渴() 巍巍(chàn)

    D. 丽()   匀(chèng) 两()   练习簿()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按要求作答。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答:选(   ),理由是: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   ,草色入帘青。

    (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4)自康乐以来,

    (5)《秋词》中诗歌借白鹤之形象来抒发诗人乐观豪迈之情的诗句是:    

    (6)《送友人》中诗人用来喻游子心故人情的诗句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他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填人名),文中“他”决定做的“别的事”是指______

    (2)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种说法?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祥子(《骆驼祥子》) B.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沙岛上抗风桐

    ①天是湛蓝的天,海是碧澄的海,地是透绿的地。这里是美丽的三沙市,宛如纤尘不染的世外桃源,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②然而,三沙之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碧海蓝天,也不是海鸟白沙,而是一种树,一种深深扎根海岛的常绿乔木——抗风桐。

    ③一下飞机;好友老冯就热情地领着我们来到海边喝茶。这是一片林荫,炙热的阳光和强烈的紫外线被挡住了,我坐在藤椅上,海风吹过,心中无比惬意。我打量着四周,却发现这片树林与以往见到的都不一样,它们叶子并不浓密,树冠连成一片,树干挺拔向上。

    它们叫抗风桐,老冯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接着说:也叫麻枫桐,它根系发达,枝干粗大,台风也奈何不了它们!

    ⑤抗风桐?还是第一次听说。我起身走近一棵,仔细打量它。它枝干白中透灰,胸径足有四五十厘米,高有十几米。叶片呈椭圆形,两面都覆有一层嫩绿而晶亮的薄蜡。

    ⑥老冯告诉我,20139月底,风力超过15级的强台风蝴蝶登陆三沙,岛上的椰子树、木麻黄、土枇杷、南洋杉、苦棘等,一夜之间,有的被拦腰折断,有的被连根拔起,还有的踪影全无,唯有抗风桐在台风中傲然挺立。虽有的枝干折断,但这些掉在地上的枝干却在不久后又长出了新根,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成了抗风桐的新生代

    ⑦听了老冯的介绍,我不禁对眼前的这些抗风桐肃然起敬。我想,它正是以这样伟岸的身躯、粗壮的枝干,护卫着南海星罗棋布的岛礁;正是以这样巨大的树冠、翠绿的叶片,装点着三沙的绿色;正是以这纵横交错的根系,深扎在砂岩中,任凭海水侵蚀,高温烘烤,坦荡着自身的倔强与从容。

    ⑧第二天早晨,红日从南海的天际线刚升起,我们从永兴岛来到赵述岛。刚到赵述岛码头,渔民符名友热情地迎接我们。坐上他的电瓶车,穿过一片椰林,绕过一座海水淡化处理厂和一幢幢渔民新居,来到一排树前停了下来。我一看——抗风桐!

    ⑨当初,符名友的爷爷响应国家开发海岛的号召来到赵述岛,那时还是一座荒岛。渔民的渔船是小小的木帆船,稍有风浪便不敢出海。改革开放后,赵述岛上成立了管委会,政府为渔民修建了港湾,帮助渔民贷款购置了排水量很大的渔船,渔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帮助渔民们拆旧房建新房,全岛48户渔民,都住上了新屋。海岛周边的海堤用钢筋水泥加固了,道路也拓宽了。岛上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种上了一排排、一片片的椰子树、木瓜、榄仁和抗风桐。

    ⑩符名友如数家珍般讲述着他们渔村的历史与变化,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格外明亮,分外醒目。

    旁边的渔民告诉我,符名友今年46岁,14岁时就跟着爷爷的脚步迁到了赵述岛。他驾驶渔船风里来雨里去,已在岛上工作生活了32年。三沙的人,出海如同出征,保家就是卫国。符名友不仅是一位渔民,还是南海前哨一名耕海守海的警民联防志愿者。一直以来经常有特工装扮成渔民驾船来西沙海域捕鱼。符名友对海上情况时刻关注和警惕,只要发现异常,不管白天黑夜,不怕风高浪急,就立刻向派出所报告。他表现突出,被当地边防派出所评为治安联防积极分子。2019年,他光荣地加入中了中国共产党。

    此刻,看着眼前的符名友,我发现他俨然就是一棵扎根三沙的抗风桐,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赵述岛上,像符名友一样的共产党员有11人,他们个个都是抗风桐,他们党支部就是一片抗风桐林

    离开三沙时,我心中萌发了一种难以名状的眷恋。那天一早,我独自来到抗风桐林。朝霞把南海映照得一片火红,抗风桐林就像覆盖上了一层全光。我抚摸着抗风桐伟岸的身躯,心中充满了对它的无比崇敬。它不畏强暴,台风刮不倒;它不怕艰苦,贫瘠砂岩把根扎;它自强不息,折断枝叶还发芽;它无私奉献,甘洒绿荫护岛礁。

    抗风桐,我心中的英雄树!

    【1】根据提示,填写表格。

    故事情节

         我”的内心感受

    来到三沙,初见抗风桐

    肃然起敬

    万分敬佩

    离别三沙,抚摸抗风桐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一束阳光穿过抗风桐的枝叶,正好打在他胸前的党徽上,格外明亮,分外醒目。

    【3】小郡发现,本文和茅盾的《白杨礼赞》在写法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请你从结构、内容和主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请以《发现身边的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