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惧惮dàn ##dot## 怅惘mǎng 怠慢dài 戛然而止jiá
B.沟壑hè ##dot## 龟裂jūn ##dot## 陨石sǔn 消声匿迹xiāo
C.追朔sù##dot## 狩猎shòu 斡旋wò 人情世故gù
D.战栗lì 缄默jiān ##dot## 羁绊jī 夜深星阑l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学识渊博、气质卓然,辩论队里的队友对他的仰慕滔滔不绝。
B.在剧中,她扮演了一位抗疫英雄,言谈举止,无不栩栩如生。
C.周末的街上,南来北往的行人似车水马龙,热闹极了。
D.面对别人的疾苦,如果我们无动于衷,这就是一种可怕的冷漠。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7年华为作出了巨大的进步,其智能手机不仅在国外,而且在中国也抢占了苹果的高端市场,让人刮目相看。
B. 虽然现在很少有人能住在独门独栋有院子的房子里了,但是在门口贴春联依然是个迎接春节不变的习俗。
C. 淘宝网要做的就是打造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势在必行,让这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发展,分享电子商务带来的繁荣。
D.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生存到生态、从温饱到环保,“会呼吸的痛”让人们渴望干净的空气和水。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演讲稿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或庄重严肃,或轻松活泼,但总体来说应该尽量避免口语化、大众化的特点。
B.梁衡的游记《壶口瀑布》具备游记的典型特征,作者以游踪(所至)结构全文的框架,选取写景的角度,以对景物的描写(所见)作为文章的主体,并自然生发出感想与思考(所感)。
C.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和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均取义于此。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其“六义”。
5、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①白雪三城②戍,南浦清江万里桥③。
海内风尘④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⑤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②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③南浦:南郊外水边地。清江:指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④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⑤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由写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萧条和自己功业未就的隐忧。
D.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感情深沉,意境雄浑。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6、根据要求默写填空。
(1)杜甫的《春望》中作者以花鸟为喻用拟人手法抒发对国破悲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书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B.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
C.该书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D.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2)一位同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想要制作一张名为“斯诺眼中的毛泽东”的读书卡片。请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帮这位同学再补充两点。
毛泽东 |
身份:中华人民苏维埃共和国主席 |
斯诺眼中的毛泽东:①质朴纯真而又机智老练,颇有幽默感; |
②在中国共产党的势力范围内影响最大 |
③ |
④ |
(3)阅读下面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的文段,回答问题。
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他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上,打入了一个楔子。
①文中的“他”是谁?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②“他”还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举一例说明。
8、阅读《坐看日落》,完成第各题。
坐看日落
明前茶
①春天,17 点 40 分,小庄准时关上烧饼店的门,穿过小巷,沿着内秦淮河畔的杉木步道回家。天气很好,他一定会在途中某个时辰看到渲染了七彩云霞的日落。
②沿着这条路走了整整十年,小庄甚至能分辨出春夏秋冬日落的不同,春天的落日是软嫩的,透过软款纷扬的出芽柳丝看上去,像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姑娘;秋天,落日是老辣烁金的,在滋滋作响落下去的十几分钟里,秦淮河畔的一丛丛芒草与芦苇飘摇不定的顶梢上,都渲染了一层迷离的金色调;落日最好看的时节肯定是夏天,尤其是下午的短暂雷雨过后,夕阳从大朵大朵追跑的云彩中露出脸来,为乌云镀上无穷的色彩:浓金色,橙色, 橘红色,熏紫色,烟灰青……小庄干脆坐在步道的栏杆上,出神眺望。
③小庄到家,妻子从缝纫机上抬起头,稍稍打量了他一眼,问他凉掉的菜要不要再热一遍,小庄回说不用,又没头没尾地感叹了一句:清凉门桥边,种了一大拨连翘,瀑布一样开了黄花,你应该去看看。妻子出神聆听,只回了一个字:“好。”她继续埋头踏缝纫机,并没有质疑丈夫的奇怪癖好。
④对小庄非要在夕阳西下的那一刻,在秦淮河边流连的毛病,人们有过各种各样的议论。卖酒酿的大嫂说:咱做生意的,起早贪黑吃辛苦,有点时间不抓紧喝一盅酒,摸一把牌,看啥日落?文具小超市的老板娘爆料:听说他买的那个一点点大的小三居,丈人丈母娘跟过来养老不说,还打算把他外甥带过来上学。我看,他借着看风景在外头多待一阵,是不想回家吧。
⑤小老板们一面议论,一面偷看小庄的表情,见他轻松自如地卷着油酥,擀着面胚,播撒芝麻,脸上微微荡漾着笑意,全然不为所动。议论者也就深感无趣,纷纷散去。
⑥小庄记得有人写过这样一句话:有多少在加班吃外卖的人忘了窗外的日落呢?太阳庄严又感伤地落下去时,在地平线上停留片刻,让世界静止,却让某个声音在你心里轰响,它在提醒你,这永不再来的一天,你过得值吗,你迈过这昼与夜的门槛,有遗憾吗?
⑦小庄记得父亲领着自己坐看夕阳,如何一点点潮水般向西收尽光芒;他记得高考结束后,老师专门领着他们这群落榜生,坐着踩蛤人的拖拉机,去看滩涂上被盐蓬草染绿的夕阳;他也记得刚到南京时,与妻子挤住在直不起腰的阁楼上,某一日打开天窗,看到夕阳把老城南的鱼鳞小瓦都镀上明亮的金色,心中的雀跃之情。是的,在奔忙之外,总要有一点点光阴,要留给那些追忆、怀想、思索、自省的时刻,留给那个突然浮现的自我。这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无法换算成收益,也没法征得人理解,但它无声无息地滋养了你,帮你驱除忐忑与烦躁,失意与沮丧,让你有力气心平气和地去应对那些汹涌的无奈。
⑧今晚,色彩、光线、推涌变幻如此莫测的夕阳,你看到了吗?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1】诗化小说,凸显情绪、意识的流动而淡化故事情节。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2】诗化小说,偏重对抒情性场面的描写,语言诗意抒情。上面选文与课文《社戏》同属诗化小说。诗化小说是如何表现人物情感的?请结合选文第②段和链接材料中的《社戏》片段,从语言入手作具体分析。
链接材料: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撒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 ——鲁迅《社戏》 |
【3】有人认为,选文第④⑤两段与全文整体风格不协调,削弱了文章的“诗化”性质,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选文和学习小贴士写出你的理解。
学习小贴士: 诗化小说,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 它具有一种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理念的升腾力,一种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高到普遍的意蕴、诗情的概括力。 |
【4】你如何理解题目“坐看日落”中“坐看”这种姿态?
9、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如果选择他(她、它)让我感到。写作,需先确定合适的人称,并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曲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