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B. 后花园中繁花似锦,蜂蝶翩飞,生意盎然,与大殿上的肃穆气氛迥然相异。。
C. 继携程亲子园被暴虐童事件后,北京红黄蓝幼儿园再次被爆出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2、下列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结束,日军在中国的杀戮骇人听闻,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处心积虑的研究后,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不忘历史,召唤和平,避免重蹈覆辙。
A.骇人听闻
B.罄竹难书
C.处心积虑
D.重蹈覆辙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轩榭(xiè) 弧形(hú) 悄然(qiǎo) 惟妙惟肖 (xiāo)
B.遒劲(qiú) 跋涉(bá) 秀颀(qín) 纷至沓来(yǎo)
C.车辙(zhé) 丘壑(hè) 濒临(pín) 春寒料峭(qiào)
D.俯瞰(kàn) 簇拥(cù) 潜伏(qián) 摩肩接踵(zhǒng)
4、下面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茅盾——《林家铺子》
B.汪曾祺——《大淖记事》
C.杜甫——诗圣
D.李贺——宋代诗人
5、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善用比喻的修辞,请找出诗句中的两个例子,具体分析其表达上的妙处。
6、默写填空。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6)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重要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节选自统编版语文教材八上《学写传记》)
【材料二】
①他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外没有别的吃的,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宋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能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打入了一个楔子。我走马西北的时候,他在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
②难怪中国民间流传他有各种神奇的本领:四面八方能够看到百里以外,能够上天飞行,精通道教法术,诸如在敌人面前呼风唤雨。迷信的人相信他刀枪不入,不是无数的枪炮弹药都没有能打死他吗?也有人说他有有死而复活的能力,国民党不是一再宣布他已死亡,还详详细细地描述了他死去的情况吗?在中国,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的大名,有的把他看成是危险的威胁,有的把他看成是希望的明星,这就看每个人的生活地位了,但是不论对谁来说,这是这十年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名字。
③但是大家都告诉我,朱德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一但是李长林笑着告诉我,就他所记得而言,他每次总说五十六了。这好像是他爱说的一个小小的笑话。
④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⑤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⑥“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十一、二点钟才睡,早晨五、六点钟就起床。”
⑦“他喜欢运动,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他喜欢跟朋友们谈天,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受过伤。”
⑧我没有会见朱德的好运气,因为当他到达陕北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幸运的是朱德马上就被全世界作家所注意,我现在竟有机缘得到一些最近的材料。“西安事变”以后,就有人到苏区去访问,韦尔斯女士是第二个会见中国红军领袖的外国人,康克清上面这番话就是对她说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记”的文体特征。材料二中提及民间流传对朱德的诸多说法,也大篇幅引用了朱德妻子对他的评价,是否会影响纪实文学的真实性?请结合材料分析。
【2】结合【材料二】的具体内容,分析朱德的人物形象。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及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大。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千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看手机。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个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
“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专家观点】
胡向明(视疲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袁俊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魏瑞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千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膜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
【1】阅读材料简要回答,什么是电脑视疲劳综合征?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征。
B.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伤害非常大,需引起我们注意。
C.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
D.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3】阅读材料,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4】暑假里,一些同学可能会迷上电脑、手机。应当如何预防电脑视疲劳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9、请以“餐桌上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2、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