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B. 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
C. 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江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 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仲裁(zhònɡ) 着陆(zháo) 屏息敛声(liǎn) 锐不可当(dānɡ)
B.佃(diàn)农 锃(zѐnɡ)亮 杳无消息(yǎo) 叱咤(chà)风云
C.悄然(qiǎo) 气氛(fèn) 蓦(mò)然回首 曲高和(hѐ)寡
D.炽(chì)热 黝(yǒu)黑 颔(hàn)首低眉 深恶痛疾(w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孩子之所以强词夺理,是因为他可以把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卸掉,并从中获取利益。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不明事理,活在自己的虚假世界里。
C.去年冬天,这个地方风云变幻,有时晴空万里,有时雨雪交加,恶劣的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D.杜甫登上泰山顶峰,目空一切,俯瞰渺小的群山,写下千古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里的词代替的一项是( )
A.学好语文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B.洪灾面前,有些商人哄抬食物价格发了财,这种为富不仁(唯利是图)的行为应该制止。
C.母亲教育他无论官居何位,都不能做一些藏污纳垢(蓬头垢面)的事情。
D.疫情一起,绿色的迷彩再次撑起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流砥柱(中坚力量)。
5、阅读杜甫的《春望》和《月夜》,完成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①
今夜鄜州月,闺中②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③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年春天,杜甫从鄜(fū)州只身奔向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②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③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④虚幌(huǎng):透明的窗帷。
【1】《月夜》中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两首诗都是杜甫困于长安期间所作,请比较这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相同点和表达情感方法的不同点。
6、默写古诗文原句。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渔家傲》一词中表达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和对现实不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名著内容摘要补全表格横线处的内容。
谁的眼泪在飞? | ||||
出处 | 人物 | 内容摘要 | 流泪原因 | 人物特点 |
《傅雷家书》 | 朱梅馥(傅雷的夫人) |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 | ________ | 爱子心切 |
《红星照耀中国》 | 毛泽东 | “我看见他的眼睛是润湿的。所谓不幸事件,就是湖南的饥荒和谷米暴动……有一个士兵告诉我,他曾亲眼看见他把自己的短衫脱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战士。” | 谈论同志伤亡,回忆少年时代的不幸 | 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父爱就像那场雪
①父亲发来短信说,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下雪了,及时加件衣服。不行给你寄些钱过去,再买几件羽绒服。
②对于名落孙山、只好回家务农的父亲来说,我是他最后的希望。我一出生,他就表现出对我十二分的关怀和疼爱。“阴天下雨打孩子”是我们那儿的一句老话。别的父亲打孩子像家常便饭,而我的父亲,纵使我再调皮,他也从来不肯打我。我小时候十分怕冷,天稍微冷一点就不肯起床上学。父亲会好言劝我,还把我的棉裤棉袄放在煤火上烤热才让我穿。有几次煤火灭了,生不着,父亲便把冰冷的棉裤棉袄放在他身上暖热。母亲看不惯父亲这般爱我,屡屡劝他不要惯坏我。父亲摇摇头,说他要让我快乐地成长。
③上小学的时候,我都是跟着别的大孩子一起去。可一到下雪天,对冷的恐惧让我不觉放慢了出门的脚步。父亲害怕我受罪,就送我上学。放学时,父亲绝对是要守在学校门口的。天寒地冻,银装素裹一片,父亲不住地跺脚走动,以驱散严寒。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用买来的军大衣紧紧把我裹在怀里,给我讲故事。父亲看过很多书,他讲《三国演义》,讲《水浒传》,讲岳飞,比书上写得还精彩。外面是飘飞的雪,我在父亲的怀里,暖暖和和地听父亲讲述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故事,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上高中时,老师屡屡对我作文中奇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语言表示赞赏。她不知道,这全是父亲的功劳。正是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完成了古典文学的启蒙。
④高二那年冬天,天空中飘落起鹅毛般的大雪。我正在课堂上百无聊赖之时,教务处通知我,校门外有人找。我去看时,原来是父亲。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不让闲人进去,父亲只能在门外等。茫茫大雪不住地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成了一个“雪人”。我的眼圈一红,随即就和门卫吵起来,说他们不近人情,这么冷的天,让一个人站在冰天雪地里,那是什么滋味?!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⑤父亲把我带到县城里,给我买了几件棉衣。说上高中了,不能让同学笑话,要穿些像样的衣服。转眼之间到中午,他领我去街边的饭馆吃饭,点的全是肉菜。他说上学辛苦,不住地往我碗里夹菜。父亲告诉我,他要去外面打工了,由于离年底太近,过年可能就不回来了。学费年前会邮回来,不会耽误我上学。我哽咽了,要不是因为我,父亲也不会这般操劳。父亲笑了,说傻孩子,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⑥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我点点头,忙不迭地往回赶。路过车站的窗户边,我往里看了一眼,却发现父亲正趴在窗户边望我。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有父亲的激励,我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只不过,毕业后,一个人在城市过得艰难,还要父亲操心,这成了我心中的隐痛。
⑦不论我长多么大,有多么老,父亲给我的关怀,永远像雪覆盖麦苗一样使我免受饥寒。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照顾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泪流下来了。
(选文有删改)
材料二: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节选自《背影》)
【1】阅读材料一,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 “我”的表现 | 父亲的行为 |
小时候 | ① | 父亲好言相劝,并想方设法帮“我”暖棉袄棉裤 |
上小学下雪天 | 怕冷害怕出门 | ② |
高二那年冬天 | 百无聊赖地上课 | 父亲带“我”去买棉衣、吃肉菜 |
车站送别 | 忙不迭地往回赶 | ③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3】从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1)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4】两则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写到了“流泪”,说说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
9、按要求作文
昙花一瞬间的开放,留下了满园的馨香;流星一瞬间的划过,赢得了全世界的目光。生活中瞬间的事物很多,瞬间的美也很多。当你面对忧愁的朋友会心一笑,你展现了瞬间的美;当你把路旁的纸屑投入垃圾箱,你拥有了瞬间的美;当你站在领奖台上激动的热泪盈眶,你展现了瞬间的美……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2)叙述有条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要完整,有真情实感。(3)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