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巨著,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三十年的结晶,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该书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趣味盎然。
B.《记承天寺夜游》是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写的,该文熔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抒发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情感。
C.消息是迅速、详细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它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D.教师节来临,林涛同学给老师的贺卡上写道:“敬爱的老师,三尺讲台播智慧,一支粉笔写春秋。您辛苦了,高足林涛祝您节日快乐!”这句话符合语境,表达得体。
2、下面各项加点字读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翩然(piān) 棹船(zhào) 潮汐(xī) 悄怆(cuàng)
B. 追溯(shù) 登时(dēng) 龟裂(guī) 俨然(yăn)
C. 凋零(diāo) 锵然(qiāng) 燎原(liáo) 陨石(yŭn)
D. 晦暗(huì) 两栖(xī) 孕育(yùn) 颤栗(zhàn)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在同学间,我能较好地协调中间关系、恰当地处理人情世故,跟很多人都成了能够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B.有的父母习惯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一边吃饭,一边正襟危坐地说几句,效果恐怕不大好。
C.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在这领域,他连半个专家都够不上,竟那样目空一切,真是叫人不可思议。
4、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取缔黄色网站,净化网络环境,眼前当务之急的任务是加大执法力度。
B.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D.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2】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做简要赏析。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古诗十九首》)
(2)《答谢中书书》中从视觉角度,由静入动,表现傍晚景色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春望》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的悲愁。
7、名著阅读
《昆虫记》:
(1)法布尔被誉为(_____)
A昆虫届的圣人 B昆虫届的荷马 C昆虫至圣 D昆虫届的托尔斯泰
(2)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_____)
A历史 B社会机制 C动物世界 D社会人生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岁那年丢失的帽子
①十五岁那年,我丢失过一顶帽子。
②那时候经济匮乏,人们都过着穷日子。巷子空空,人们都在劳作,包括上了年岁的人,也从不虚度。他们总是会找到一点儿赚钱的门道,贴补家用。祖父是个脑子活络的人,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揽了一些简易的手工活。有一天扛回来一个大麻袋,打开来,全都是一次性筷子。这样一大包筷子包装好了大概可以赚到五块钱,那个时候,父亲一个月工资是98元,按照这个比例,算是很不错的一笔收入了。我们去帮祖父,祖父不让,“别耽误你们学习,这点儿活我自己能搞定。到时候给你们买糖吃。”祖父没骗我们,他经常买一点儿散装的桔子瓣糖给我们,那是我们贫瘠的时光里为数不多的甜蜜。
③在昏暗的灯光下,祖父就整夜整夜地劳作着。每次把包装好的筷子送回饭店之后,他都喜欢带上我们去逛集市。那时候集市很大,从这边走到那边要走上一个多小时,吸引我们的除了热闹的人群,还有各种杂耍和小吃。我和哥哥姐姐像土包子一样跟在祖父后面,东张西望,看啥都新鲜。路过小吃摊的时候,祖父给我们每人叫上一碗炸酱面,上面淋着一点儿香油,撒上一把葱花,真叫一个香啊!祖父慈爱地看着我们小狼一般的吃相,自己的肚子却饿得咕咕叫。
④就在此刻,我见到了那顶令我迷醉的小礼帽。那时候《上海滩》正在热播,年轻人对周润发崇拜得很,对他的礼帽和白围巾更是爱得深切,我自然也不例外。我的目光就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盯着这顶帽子,生怕它消失。这些,祖父都看在了眼里。我是他最小的孙子,对我格外宠爱了一些。果然,第二天他就把这顶帽子买了回来,他对家人们说:“我给自己买了顶帽子,戴着小,给三儿戴吧,他脑袋小。”说完冲我挤了一下眼睛,我自然心领神会,开心极了。这顶帽子标价五元,这可是需要祖父熬上好几个通宵,包装整整一麻袋筷子才能赚来的钱啊!可是仅仅三天之后,我就把它弄丢了,具体丢在了哪里,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总怀疑是被同学偷走了。
⑤我茶饭不思,不仅仅是心疼我的帽子,对祖父更是深深地愧疚。祖父却没有责备我的粗心,反而摸着我的头说:“没有真凭实据,咱可不能怀疑自己的同学,这样会把心拉远,帽子丢了就丢了,但是不能丢掉同学之间的信任。”
⑥祖父的宽慰,让我愈发愧疚。以至于在这之后好多年的时光里,我都会梦见自己寻找帽子的情节,遗憾的是,每一次寻找都无功而返。
⑦临近年关,祖父检查出胃里长了不好的东西,医生告诫说至少三个月不能沾荤腥,不许喝酒,也不能吃肉。马上就过年了,母亲犯了难。祖父不能吃荤,年夜饭如何做呢?她把困惑说给了父亲,父亲也犹豫不决,有荤腥吧,祖父又不能吃,看着馋,没有荤腥吧,这孩子们都望眼欲穿盼着呢!最后,父母的困惑让祖父得知了,祖父说:“你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别管我。孩子们一年到头就盼着这顿年夜饭吃点肉解解馋呢,快做给他们吃吧。不要因为我一个人,扫了全家人的兴致。”那一年,祖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病而悲伤,照例给我们买了很多爆竹,甚至比往年还要多一些。
⑧趁祖父不在的时候,父母对我们兄妹几个说了祖父得病的实情,我们忽然感受到一种难以自抑的悲伤。母亲问:“如果年夜饭一个肉菜也没有,你们会不会怪我?”我们当然知道母亲的心思,尽管小孩子嘴馋,但总还忍得住。何况母亲的厨艺精道,即便是素菜也能做得很好吃。所以,我们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动作一致地点着头。
⑨不仅如此,我们还帮着母亲在厨房忙碌起来,父亲帮忙布置桌椅,我帮着切西红柿,姐姐帮着泡木耳,大哥帮着添柴火,二哥帮着炸春卷,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⑩无鱼无肉,那一桌的年夜饭很是清淡,虽有遗憾,但我们照例吃得津津有味。为了不勾起祖父的酒瘾,父亲也滴酒未沾。祖父看着满桌子的素食,当然知道这一切的深意,他的眼中有泪水闪现,他看着父亲和母亲,看着我们一家人,或许是想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吧,他的那种注视里,含着无比浓烈的不舍之情。我们一家人陪着祖父一起吃素,那是一家人的相濡以沫。那一餐年夜饭,餐桌上没有荤腥,只有人间烟火。
⑪祖父过完年不久就去世了,还好,没有遭太多的罪。临终的时候,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把仅有的体温全部流向了我,就好像武侠小说里那些绝世高手一样,固执地要把毕生功力传给后人。他无比虚弱地对我说:“三儿,怪爷爷穷,没能给你再买一顶帽子,你那么喜欢……”
⑫许多年以来,我一直都在做那个关于寻找帽子的梦。我苦苦寻找的,并不仅仅是一顶帽子,还有一直忘不掉的,我父亲的父亲。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有何目的?
【2】文中第⑤段写“我茶饭不思”,其原因有哪些?
【3】第⑩段写到“那是一家人的相濡以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加点词的含义。
【4】祖父对孩子们无私的爱令人动容,请将其表现概括出来。(答出两点即可)
【5】文中结尾虽寥寥数语,却意蕴丰富。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结尾段的作用。
9、“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便可以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
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己立意;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④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⑤文中如出现校名、人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