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黄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奋/银 礴/ 裂/

    B.时/大 石/ 级/收

    C.杂/星 野/粗 拨/

    D.水/ 怀/沉 流/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遒(jìng)       (chèn)       (chāi)使       坦荡如(dǐ)

    B.喧(xiāo)       (xiè)       (jí)       惟妙惟(xiāo)

    C.(xiān)维       首(qiào)       (qí)       (yì)不绝

    D.(xià)隙       (bīn)临       (kán)       摩肩接(zhǒng)

  •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乙】诗内容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享受友情的乐趣:欣赏自然风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与朋友把酒谈论农事的乐趣。

    C.【甲】诗“欲辨己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困顿、表达不清的状态。

    D.两诗的相同点:都是表达热爱农村自然景色,喜爱乡居田园生活的感情。两诗的不同点:陶诗表现了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逃避现实、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孟诗没有这种思想感情,主要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 4、下列有关《昆虫记》和《红星照耀中国》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一部引人人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B.《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阅读这样美妙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C.阅读《昆虫记》这一类的科普作品,没必要看书的前言、后记或者附录中关于作家作品的介绍,直接阅读书中一些有趣的部分会更好。

    D.《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该书的首要意义在于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崔颢的名作,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思乡之情。

    B.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

    C.颔联是首联的延伸,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富于音乐美。

    D.全诗景象前后三变,先是朦胧凄迷,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神异渺茫,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名句默写

    (1)   ,草色入帘青。  

    (2)食之不能尽其材,    

    (3)   ,欲上青天揽明月。  

    (4)浊酒一杯家万里,

    (5)淮南秋雨夜,

    (6)   ,小桥流水人家。

    (7)转觉鸬鹚毛色下,

    (8)   ,泥香带落花。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记录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言谈举止,有的还追溯了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请你仿照示例,从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朱德、徐海东等人物中,任选两位,说说作者对他们有怎样的评价。

    例:彭德怀:(1)他的言谈举止中那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风格我很喜欢;(2)他的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是个很活泼的人;(3)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岭上无战事

    王筠

    ①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洪水冲毁了道路,冲坏了阵地上的工事。远山近岗飞瀑流挂,一派云遮雾罩。山下的敌人没动静,除侦察机偶尔从云缝匆匆一过,炮不鸣,枪不响,“黑老鹄”和“油挑子”也没来捣蛋。稍一放晴,下边的给养送上来了。因大雨阻隔,阵地上快要断粮。山上修了储水池,还弄了不少汽油桶,几场大雨后,蓄水设备装得满满当当。

    ②李八里没想到王翠兰跟着上来。“你咋么来了?也不打个招呼!”这是李八里见到王翠兰的第一句话。王翠兰却笑了:“给你说你能让俺来?”黑云岭经常遭敌人炮击轰炸,流血死亡是家常便饭。山下的营地虽说有“油挑子”光顾,但与黑云岭比,安全系数大得多。上来了不能马上把她撵回去,李八里不高兴也高兴,自从告别山下营地,告别马先生、喇叭小刘他们,又是好几天了。王翠兰说:“俺前些日子做梦,又梦到你挂彩。你说我咋么光做这样的梦呢?”李八里说:“啥么好梦不做,就做瞎梦,瞎做梦!”“唉,”王翠兰轻轻叹了一口气,“整天为你提心吊胆的……你说这个仗,啥么时候能打完呢?”“打完?早着呢!”李八里说,“不把美国鬼子全部赶到大海里去,战斗结束不了。”王翠兰说:“你说这些美国佬,好好的不搁美国家里待着,偏偏大老远跑朝鲜来,不来朝鲜,俺们也不会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李八里嗔道:“都搁家里抱小鸡怪好,天下太平,还用打仗?还要部队干啥么?”王翠兰拿胳膊拐儿捣他一下,笑着说道:“说着玩的,你又认真……只要你没事情,俺咋么都好说。”“我能有啥么事情?啥么事都没有!”

    ③照明的油是柴油,烟气大油烟味重。昏黄的灯光飘忽不定,山洞里忽明忽暗。远处的火把将近处的景物照亮一片,不大的洞口接纳着微弱的天光。战士们知道营长的老婆上来了,都离得远远的,尽量留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坐了一会儿,王翠兰扒着李八里的衣服领子朝里边看。李八里侧着头说:“看啥么呢?又没生蛆。”王翠兰说:“蛆没有,虱子还能没有?”确实有虱子,大虱子小虮子都有,衣缝间,毛发里,随便一翻就一串串的。天气好没有敌情的时候,战士们就坐在太阳底下脱光衣服,把缝隙翻出来,大拇指对着大拇指,挤得虱子啪啪响。大家还开玩笑说是“革命虫”。王翠兰说消灭虱子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将脏衣服放在开水里煮。李八里说:“哪有条件煮虱子?缺锅少灶的,就一个锅还得做饭烧水……”王翠兰很严肃地说:“你不要不当回事,灭虱子是治疗队工作,你当营长的不支持?”李八里说:“不是不支持,没有条件!你看看,要啥没啥,咋么烧开水?”王翠兰说:“你这不是有汽油桶吗?刚才我见那边摆着十几个。”李八里说:“就那点水,还得留着打仗用……煮虱子,亏你想得出来!”“你这个人……我让你窝囊!”王翠兰动手来解李八里的衣服扣子。李八里躲避着说:“唉,唉,动手动脚的,叫战士笑话。”

    ④这时孟正平走了过来。王翠兰对他说:“教导员你来了正好,李营长不配合治疗队工作,你看咋么弄吧。”孟正平询问王翠兰一个问题:为什么送给养还带来一袋松针?王翠兰说:“治疗夜盲眼啊!用松树叶子烧水喝,能缓解症状。咋么?你这里没有夜盲眼?”“有,不少呢。”孟正平说,“支持,肯定支持!为了部队战斗力嘛,哪个不支持?”孟正平也不管李八里同意不同意,就安排战士们照着王医生吩咐去落实。几只汽油桶架上了松枝树干,炉火熊熊,热气蒸腾,一件件土黄色的军服在铁皮大桶内翻卷。炊事班的锅也烧上了松针水,绿色的汁液散发着特别的味道。王翠兰捏着李八里鼻子给灌下一碗绿汤水。李八里尝过美国咖啡,觉得这个松针绿汤水比美国人的咖啡还难喝。

    ⑤天气不阴不晴,云层很低,不是敌机活动的时候。五六只大铁桶架在洞口附近燃烧,蒸腾的热气让潮湿的山洞变得温暖。王翠兰说:“不打仗多好,喇叭刘吹他的喇叭,马先生教他的书……打仗,啥么都给打毁了啊!”李八里说:“光想过太平日子!美国鬼子眼瞅着打到家门口了,不跟他干上这一仗咋么能行?把他揍得满地找牙,以后再见你就客气了。太平,得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啊……不过打仗也有打仗的好处,要是不来朝鲜我能碰到你啊?”王翠兰轻轻捣了李八里一胳膊拐,两个人偷偷地笑了。这欢笑驱散了他俩思念逝去战友的不快。故人已去,活着的还要战斗。王翠兰说:“这仗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总不能搁朝鲜打上一辈子的仗吧?”李八里说:“当然不会。打不动了和平就会到来。”

    ⑥王翠兰一直觉得喇叭刘没有死。他咋么能死呢?在老家皖北灵璧,但凡碰上吹吹打打的喇叭班子,就会有喇叭小刘活灵活现的模样,李八里也是如此。八个月以后,王翠兰在朝鲜元山五老里生下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龙凤呈祥。五老里是她跟李八里结婚的地方,她还记得洞房花烛夜敌机“油挑子”来捣乱。王翠兰给两孩子起名:李援朝、李抗美。

    (选自2020年9月9日《解放军报》,有删改)

    【1】通读全文可知,小说主要表现的是志愿军战士_________精神。

    【2】小说题目是“岭上无战事”,但文章内容却有多处能表现出战事的残酷,请找出三处简要加以分析。

    【3】请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4】小说主要采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请仿照示例,简要分析。至少说出三点。

    示例:小情节表现大主题,用夫妻两人的谈话来表现战争与和平的大主题。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我做到了

    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