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冬奥会2022北京新闻登记中心,领取媒体证件和参会资料的中外媒体记者络绎不绝。
B.近年来,我县积极打造“绿色灌云·生态灌云”,特别突出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C.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D.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了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令我们深受感动,我们决心要向他们好好学习。
B.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长期任劳任怨地工作,神舟号宇宙飞船终于翱翔天际。
C.爷爷勤劳—生,七十多岁了仍是不辍劳作,干起活来效率不亚于年轻人。
D.电影《长津湖》预告片,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表现。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鹤立鸡群(hè) 深恶痛疾(è) 畸形(qí) 窒息(zhì)
B.油光可见(jiàn) 粗制烂造(làn) 教诲(huǐ) 炽热(chì)
C.锐不可挡(dāng) 藏污纳垢(gòu) 瞥见(piě) 广袤无垠(yíng)
D.杳无消息(yǎo) 抑扬顿挫(cuò) 滞留(zhì) 要塞(sài)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代表作《背影》等属于叙事性散文,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荷塘月色》等属于抒情散文,借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写情感。
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情感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5、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第一句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
【2】词的下阕主要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
6、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此中有真意,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_______》)
(3)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东皋薄暮望,______。(王绩《野望》)
(5)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浣溪沙》)
(7)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借“燕昭王筑台”的典故,表达诗人为国效力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的结尾预言中国社会革命运动最终会获得胜利,请阅读以下三个选段,分析他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
【选段一】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注:指泸定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选段二】一个眼光明亮的少年,嘴上还没有长毛,他站起来宣布:“我只有一句话要说。白军到甘肃的一个村子中来时,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给他吃的,没有人要参加。但是红军来时,农民们组织起来,成立委员会来帮助我们,青年人都志愿参军。我们红军就是人民,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点!”
【选段三】总的说来,红色中国中有一件事情,是很难找出有什么不对的,那就是“小鬼”。他们精神极好。我觉得,大人看到了他们,就往往会忘掉自己的悲观情绪,想到自己正是为这些少年的将来而战斗,就会感到鼓舞。他们总是愉快而乐观,不管整天行军的疲乏,一碰到人问他们好不好就回答“好”,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因此看到他们,就会使你感到中国不是没有希望的,就会感到任何国家有了青少年就不会没有希望。在少年先锋队员身上寄托着中国的将来,只要这些少年能够得到解放,得到发展,得到启发,在建设新世界中得到起应有的作用的机会。
8、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霸王龙的呆萌小手有何用?
①1900年,美国怀俄明州首次发现霸王龙化石。成年霸王龙身长11到15米,身高6米多,比两层楼还要略高一些。这样的“巨无霸”身体,上肢却只有1米长,远远看着就像是挂着两根干瘪的油条,看起来极不协调。这样的小手不但不能捧起食物送到嘴边进食,后背痒了也够不到,而且只有两根手指,无法进行抓握,那它们究竟能用来干点儿什么呢?
②针对这一双小手的用途,科学家们说法不一,陷入了深深的困惑,纠结了一个多世纪。最早的观点认为,体重十几吨的霸王龙,睡醒起床时需要两个小前肢支撑身体,让自己站起来。但这个解释显然有点牵强,靠这两根“小油条”,也太难为霸王龙了。还有生物学家认为,从化石的肌肉附着点角度分析,霸王龙的小手应该是有些力量、有点作用的。比如,小手虽然只有两根指头,但少而精,可以多发挥50%的力量,配合10厘米长的尖爪,足以对猎物造成杀伤性。对此,美国马里兰大学古生物学家霍尔茨不以为然。他说,从经常骨折这点可以看出,霸王龙的小手其实很脆弱,不但没什么用,而且还是它的一个重要弱点,一不留神胳膊可能就断了。无数假说中最奇葩的要数“恐龙手语”说,即霸王龙的小手是用来打手语的,以便于霸王龙之间沟通交流。如果真是这样,那霸王龙眼神不错,这样的“小动作”都能看得清楚。
③这些假说后来都被一一否定了。那么,霸王龙的小手到底有什么用?难道长在身上真的是多此一举吗?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最近,科学家给出了最为合理的解释。
④经最新研究发现,霸王龙的祖先手臂并不小,而且还有一点点修长。这和很多靠双腿支撑身体行走的兽脚类恐龙一样,从比例上着,上肢都不是特别小,如侏罗纪系列影片中经常出现的迅猛龙。那么,为什么霸王龙进化得这么奇葩呢?这就要从它捕食的两种主要猎物说起。
⑤第一种是三角龙。成年三角龙身长7.9到9米,身高7米,体重6到12吨,头部有坚硬的头盾和锋利的角。第二种是甲龙。成年甲龙身长7到10米,身高1米,体重了到4吨,背部长有坚硬的厚甲,尾部还有一个“流星锤”,可以用来攻击天敌的腿部。三角龙身体高大,皮糙肉厚,头部还有武器,简直就是一辆小型装甲车;甲龙更是身披“铠甲”,一般的掠食动物根本无法咬穿它的硬甲。
⑥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霸王龙想要吃到嘴可真不容易啊,它必须拥有一张巨嘴,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咬合力。因此,霸王龙除了身体进化得越来越大之外,嘴和头部占身体的比例也进化得越来越大。科学家据此得出结论:为了平衡不断增大的头部重量,霸王龙的上肢必须越来越小。
⑦这和跷跷板的原理是一样的。霸王龙的双腿相当于跷跷板的支点,尾部相当于跷跷板的一侧,上半身相当于另一侧。当它头嘴部进化得越来越大时,一侧的重量也会随之增加,这样就会失去平衡,所以为了减轻这一侧的重量,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上肢就只得渐渐进化得越来越小。
⑧也许有朋友会问:“霸王龙为什么不进化出一条更大的尾巴来解决问题呢?为什么一定要牺牲自己的上肢?”这是因为霸王龙的进化有两个目标:一个是长出更大的嘴和身体,以便猎杀;另一个目标是必须确保自己奔跑时的速度能追上猎物。然而,速度和体重是一对矛盾的存在,受重力影响,动物体型越大,体重越大,骨骼和心脏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奔跑速度也就越慢。霸王龙要吃饭,首先要有一定的奔跑速度,如果它进化出一条更大的尾巴,势必会增加后半部分身体的重量,影响捕猎时的奔跑速度。相对于奔跑速度和大嘴,一双好看的上肢实在不那么重要。
⑨为了生存,霸王龙不得不“牺牲色相”。事物总是有舍有得,想要进化出一种跑得又快、力量又大、长得还帅的动物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人们再也不觉得这双小手是奇葩,反而觉得很可爱。文艺创作者们也因此得到很多灵感,把霸王龙搬上银幕。它笨笨的样子总让人忍俊不禁,特别是前面的那双小手,呆萌极了。
(原文有删改)
【1】关于霸王龙“小手”的用途,选文共给出了哪些说法?请概括回答。
【2】选文第①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上肢却只有1米长,远远看着就像是挂着两根干瘪的油条。
【3】阅读选文第②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不留神胳膊可能就断了。
【4】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
A.科学证明霸王龙的小手不仅仅是生存进化的结果,而且与其祖先的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B.选文的语言不仅科学准确,而且生动活泼、轻松幽默,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作者依次列举了科学家们提出的假说并推翻,主要是为了批判他们研究上的不严谨。
D.霸王龙只以三角龙和甲龙为食,但它们皮糙肉厚、攻击力强,这样就增加了捕食的难度。
9、以“又到一年 时”为题写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