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 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D. 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北京峰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2、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招徕(lái) 嘶哑(sī) 分泌(bì)
B. 矜持(jīn) 忿然(fèn) 哆嗦(luō)
C. 濒临(pín) 忌讳(huì) 伶仃(líng)
D. 贿赂(huì) 隘口(ài) 蹲踞(dūn)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B.这块招牌早已摇摇欲坠,台风一来便如摧枯拉朽般地将它卷落地,摔得粉身碎骨。
C.如梦初醒的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大多数家庭企业是由核心人物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奋斗成就一番事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吃饭的时候切忌不要大声说笑,把汤匙放在碟子上时不要弄出声响。
B.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从根本上处置了我国粮食自给的难题。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止咳祛痰片是热销药品,它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
5、诗歌赏析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谈谈你对词中“泪空流”中“空”字的理解。
6、根据提示默写课文原句。
(1)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厌倦和无奈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5)青少年要敢于像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6)《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 。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回答问题。
红军里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少年。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他们的来历往往弄不清楚:许多人记不清自己的父母是谁,许多人是逃出来的学徒……。
他们英勇的故事流传很多。他们并没有得到或者要求作为小孩照顾,许多人实际参加了作战。据说在江西,红军主力撤离以后,许许多多少年先锋队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同成年游击队员并肩作战,并且甚至跟敌人拼刺刀。
(1)中的“他们”被作者亲切地称作____,他们大多出身于_____。
(2)他们有怎样的共同性格特征?
8、苏维埃掌权人物
埃德加 斯诺
①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②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③关于毛泽东,我可以单独写一本书。我跟他谈了许多夜晚,谈到各种广泛的问题,我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那里听到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我同他谈话后写的访问记录就有大约两万字。他幼年和青年时代的情形,他怎样成为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一个领袖,为什么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红军怎样成长壮大起来,他统统告诉了我。他向我介绍了长征到西北的情形,并且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旧诗给我。他又告诉我许多其他着名的红军战士的故事,从朱德一直到那个把藏有苏维埃政府档案的两只铁质文件箱背在肩上走了长征全程的青年。
④从这样丰富的未经利用、不为人知的材料中,我怎么能够用寥寥数百字把这个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家的故事告诉你们呢?我不想做这样压缩的尝试。毛泽东生平的历史是整整一代人的一个丰富的横断面,是要了解中国国内动向的原委的一个重要指南,我以后还要根据他所告诉我的情况,把他个人历史的那个丰富的激动人心的纪录写进本书。但是我在这里想要谈一些主观的印象,还有关于他的令人感到兴趣的少数事实。
⑤毛泽东在中国的共产党势力范围内的影响,今天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在几乎所有组织里,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财政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以及其他等等。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不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我没有听到过有人把毛泽东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个个人都这样叫他——或不敬仰他的人。他个人在运动中的作用,显然是很大的。
⑥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平易,生活俭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
⑦我想我第一次的印象——主要是天生精明这一点——大概是不错的。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到兴趣的事。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作者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二段中的画线句。
【3】第五段中加点词语“从来没有”反复出现,有何表达作用?
【4】斯诺看来,毛泽东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主要表现在哪里?
【5】结合全书内容,请你说说作者以“红星照耀中国”为题有何作用?
9、题目:窗外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