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班级能否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通过国行公祭活动,使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得到了激发,报效祖国的信念进一步增强。
C.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仅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牵动着国人的心。
D.新中国在一代又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大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2、加粗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B.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C.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D.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3、下列句子说法中错误的一句是( )
A.狭义的新闻是消息,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新闻结构主要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正文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
B.藤野先生给鲁迅的信中“谨呈周君”,其中“周”是周树人,“君”是尊称的意思。
C.《与朱元思书》意思是给朱元思的信。其实在古代,书和信是分开使用的,现在的“信”古人叫作书,而当时所称的“信”,却是指传递“书”的人,又称使者。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每首八句四联,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对仗,全诗押一个平声韵。《渡荆门送别》是七言律诗,押“ou”韵。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 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 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对于一些好诗,我们常常以“诗中有画”誉之。这首诗确实就像画一样,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 ② ,家书抵万金。
③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④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 ⑥梁园虽好, 。
⑦感时花溅泪, 。⑧橘生淮南则为橘, 。
⑨ ,寡人反取病焉。⑩像山泉在呜咽, 。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小题
(1)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2)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8、小苏:小吴,我现在带你去苏州老城区逛逛吧,这里有留存了千年的河街布局,有江南的经典园林,还有贝聿铭大师设计的博物馆……
小吴:好啊,荣幸之至,我们出发吧!
第一站: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最直观呈现,是我们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开始。
苏州博物馆的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元素,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它用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苏博的玻璃屋顶与石屋面相互映衬,不仅在视觉造型上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在使用功能上也匠心独运,使得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成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和展区。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的调节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贝聿铭酷爱三角型与光线,“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名言。光线与空间的结合,透过简单的几何线条来营造光影变化,使空间变化多端,让景色随脚步变化,随视角变化,随心情变化,让人在移步换景之间,借助光线的忽明忽暗,产生不同的视野与感觉。苏博各个廊道里的光线变化,是除展品和建筑外最值得静心欣赏的景致。
苏博园艺造景设计从苏州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创意山水园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将博物馆、古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
第二站:忠王府
忠王府,很多人忽略,却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它属于苏州博物馆的一部分却已经不承担展陈作用,因为建筑风格和苏博迥异,常常被游客忽略,但其实它却内有乾坤,堪称“国宝” 的文衡山手植紫藤也在现在的忠王府中。
文征明手植紫藤,是苏州园林的古木名景,在原拙政园中园大门内庭一隅,现该区域已划归隔壁的忠王府内。这棵紫藤为拙政园建园之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征明亲手栽植。至今已逾 400 年。这棵紫藤主干陶径达 22 厘米,天矫蟠曲,鹤形龙势, 花时璎珞流苏,下垂如串紫玉,极有观赏价值,被誉为“苏州三绝”之一,2021 年 2 月登上央视《国家宝藏》。
此外,会馆是同乡人聚会之所,更是商贾贸易洽谈之地,往往建有戏台。古典戏台为忠王府东路建筑,是八旗奉直会馆利用南部四合院的庭院修建而成,经数次维修,仍基本保持原貌,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室内古典戏台之一。
第三站:拙政园
从忠王府出来,稍稍左拐,就回到了东北街,再往前数十步,就到了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苏州最有名的旅游景点——拙政园。
这座园林始建于明朝,经由四大才子文征明之手设计。拙政园的历史在这里就不做赘述, 只要听过导游讲解多半能了解个大概。至于它如何游玩,倒是可以提供一些建议,让大家无论是自己游玩或是跟团参观都有一些不一样的体验。
借景是很多苏州园林都会用到的造园技艺,而把它发挥到极致的就是拙政园中部花园的池塘,它借景的对象是远在两公里外的苏州古城第一高度——北寺塔。站在中部花园回廊的入口,眺望北寺塔,你一定会感叹古人造园手法之精湛。
拙政园四时不同,把苏州四季最美的颜色都浓缩在小小一个园林里。城市山林里的春天是嫩绿色;荷塘里的夏天是粉色的;秋天航拍镜头里的拙政园堪称“绝美”;而如果你有幸见过雪后的拙政园,那你几乎等于拥有一次穿越回古代的机会。
第四站:平江路
我们从拙政园出口出来,穿过东北街,沿着百家巷往南就是平江路。游平江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坐船,二是徒步,坐船可以亲水,体验真正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徒步则是悠闲,漫步城市水乡,别有一番情趣。
只要你听过有关苏州城市历史的介绍,就应该听过“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这两个词语。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典范就是平江路,不光主街边有平江河,每一条小街巷几乎都有小河伴随,这种纵横交错的“双棋盘”形制,在苏州古城延续了千年。
船游平江,是体验水上苏州最佳的方式。船行河中、人在岸上,白墙黑瓦是苏州的本色, 一般小船承载着苏州的情趣,无论是岸上还是船上,双方成为彼此的风景。坐手摇船穿行在平江河上,还能听到船娘或船夫唱一曲船歌,这是摇船人表达愉悦的方式。
(选自《学习强国》)
【1】小吴,我们刚才游览了苏州博物馆,你能概括一下它在建筑构造上的独特之处吗?
【2】小苏,我刚才听忠王府的导游说那里的戏台“仍基本保持原貌,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室内古典戏台之一。”她为什么要强调“目前”一词?请你告诉我。
【3】小吴在拙政园里拍了一张风景照(下图所示),请你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这张照片如何体现造园技艺的巧妙。
【4】苏州的平江路“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请你帮小苏小吴选择一种游览方式,并说说你的理由。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深邃的你,痴迷的我;严格的你,叛逆的我;狡黠的你,单纯的我;智慧的你,蜕变的我……我在“你”的陪伴中,在与“你”的亲近和交流中,渐渐成长。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提示:“你”可以是人,可以是物。)
题目: 的你, 的我
要求:⑴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描写细腻;(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