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斡旋(wò) 蓦然(mò) 狩猎(sòu) 天衣无缝(fènɡ)
B. 潮汐(xī) 归省(xǐng) 烧灼(zhuó) 毫无疑问(yí)
C. 瞭望(liáo) 恬静(tián) 劫难(jì) 偷偷摸摸(mō)
D. 连翘(qiáo) 翩然(piān) 褶皱(zhé) 大彻大悟(chè)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chì) 浩瀚(hào) 娴熟(xián) 殚精竭力(dàn)
B.篡改(cuàn) 镌刻(juān) 苔痕(tái) 惨绝人寰(huán)
C.翘首(qiáo) 踌躇(chú) 诘责(jié) 深恶痛疾(è)
D.喝彩(hē) 瞥见(piē) 黝黑(yǒu) 不辍劳作(chuò)
3、对下面灯笼上所写文字的书体及特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平盛世”四个字是楷书,字体方正,笔画横粗竖细。
B.“吉祥如意”四个字是草书,笔画牵连,运笔潇洒飘逸。
C.“太平盛世”四个字是隶书,字体扁平,笔画蚕头雁尾。
D.“吉祥如意”四个字是篆书,笔画流畅,笔势强健有力。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穹顶(qiòng) 跳蚤(zǎo) 敛声(liǎn) 恹恹欲睡(yàn)
B.洗涤(tiáo) 锃亮(zèng) 镌刻(juān) 深恶痛疾(è)
C.酒肆(sì) 蹒跚(pán) 倔强(jué) 殚精竭虑(dān)
D.窠巢(kē) 车辙(ché) 纤维(qiān) 坦荡如砥(dǐ)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以下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托物寓人,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
B.这首词上阕写的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下阕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
C.“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对自己前途命运的担忧。
D.这首词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和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2】词的开头两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寄居地的环境?营造出了什么氛围?
6、按原文填空。
(1)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
, 。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 。
(3)《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农村风光的诗句是:
“ , 。”
(4)我们可以用陆游的“ , 。”这两句诗句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5)《浣溪沙》中抒发作者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句子是:
“ ? 。 。”
7、《经典常谈》既是一本普及读物,又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请结合材料二,谈谈材料一中体现的普及性和学术性。
【材料一】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这仓颉据说有四只眼睛,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便造起文字来。文字的作用太伟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但仓颉造字的传说,战国末期才有。那时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我们知道,文字不断地在演变着;说是一人独创,是不可能的。《系辞》的话自然合理得多。
“仓颉造字说”也不是凭空起来的……文字统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识之中。这时候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好教人知道“一个”圣人造的字当然是该一致的。《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一”是“专一”的意思,这儿只说仓颉是个整理文字的专家,并不曾说他是造字的人,可见得那时“仓颉造字说”还没有凝成定型。但是,仓颉究竟是什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释,“仓颉”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许指的是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刀刻”的义;古代用刀笔刻字,文字有“书契”的名称。可能因为这点联系,商契便传为造字的圣人。事实上商契也许和造字全然无涉,但这个传说却暗示着文字起于夏、商之间。这个暗示也许是值得相信的。至于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始见于《说文·序》。“仓颉造字说”大概凝定于汉初,那时还没有定出他是哪一代的人;《说文·序》所称,显然是后来加添的枝叶了。
(节选自《说文解字》第一)
【材料二】
朱自清的介绍完全是用一种接近日常生活的语言,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使经典听上去有了一定的趣味性。他的散文式的语言使得《经典常谈》生动活泼,读之酣畅。
在写《经典常谈》的时候,朱自清虽着眼于普及性,但也没有放弃学术性。介于作者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融入普及读物的撰写中,我们可以称其中的篇章为“学者散文”或“学术散文”。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①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②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④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⑥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二)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选文第一段画线部分的顺序已被打乱,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④①③②⑤⑥
B.①④②⑥⑤③
C.④①③②⑥⑤
D.②⑤⑥①③④
【2】选文第一段运用的主要说明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引用
C.作诠释
D.分类别
【3】对选文说明内容概括最好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及树木的栽种与修剪。
B.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讲究技术,树木的栽种与修剪讲究画意。
C.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与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化审美观点。
D.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与树木的栽种与修剪都讲究自然之趣。
【4】下列楹联没有体现选文第二段“画意”一项是( )
A.满地绿阴飞燕子,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
B.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荷风四面亭)
C.卧石听涛满衫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耦园城曲草堂)
D.水流岁月千秋画,人品沙溪一部书(文治书局)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人生,总有一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