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
A.敬重和爱戴父母
B.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
C.多帮助父母做家务
D.在经济上多支援父母
2、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表现出最基本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正确认识性别角色( )
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点②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
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④可以帮助我们看透人的本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青春期的少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成长,在思想和精神方面中学生应特别注重( )
①发展独立思维②培养批判精神③追求与众不同④开发创造潜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我们的情感体验愈加丰富。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以下属于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行为是
A.喜欢读经典名著
B.热衷于网上交友
C.喜欢穿奇装异服
D.痴迷追娱乐明星
5、一个学生,他肩负着学习的使命;作为父母的儿子,他承担着孝敬长辈的义务;作为哥哥,他承担着爱护妹妹或弟弟的责任。这样不可避免地就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了矛盾。面对角色冲突,我们要( )
①分清主次轻重
②服从整体利益
③突出个人的需要
④调整自己的节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妈妈是我的好朋友,有时候,我在外面受了气,她就安慰我,逗我开心,我有不会做的作业,她总是耐心给我讲解,直到我昕懂了她才放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球、做游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段初中生的话说明了 ( )
A.现代家庭的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B.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C.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是现代家庭的重要内容
D.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7、下列对青春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青春只有欢乐,没有烦恼
B.青春只有烦恼,没有欢乐
C.青春是短暂的,要珍惜青春年华
D.青春是美好的,要尽情挥霍时光
8、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节奏,当自己的节秦与集体节奏不一致时,应该( )
A.坚持自己的节奏
B.置集体节奏于不顾
C.调整自己的节奏
D.打乱集体的节奏
9、无论我们对所在的集体是否满意,心中都充满对美好集体的向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这是我们的( )
A.集体愿景
B.精神支柱
C.伟大理想
D.个人追求
10、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的认识是
A.表扬是鼓励,批评是鞭策
B.表扬是肯定,批评是歧视
C.表扬是爱护,批评是放弃
D.表扬是喜爱,批评是讨厌
11、进入初中后,小红同学遇到了以下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有时候却渴望他们在我身边。”说明小红出现了青春期闭锁心理
B.小红和同桌小峰互相帮助,关系很好,经常一起进出教室,于是有同学议论他俩早恋。早恋有坏处也有好处,不应提倡也不必反对
C.小红最近打扮爱追求个性,她的穿着总和妈妈有分歧。小红想,她这是有独立思维的表现,思维独立就是要追求独特,追求个性
D.小红要帮妈妈洗碗,妈妈笑着说:“你先去做作业吧,碗我来洗。”妈妈乐于我来帮忙,但更看重我未来的发展
12、荣荣进入青春期后,一听到妈妈“唠叨”,她总爱“顶牛”,事后又觉得后悔。针对荣荣的情况,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
①及时调适,否则会影响亲子关系
②换位思考,与父母良好沟通
③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顺其自然
④尊重父母意愿,什么都不与父母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一位哲人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是指( )
A.一味追求独特,不人云亦云
B.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接纳他人的意见
C.以自我为中心,坚持自己的观点
D.对问题见解独到,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
14、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表明( )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拥有一切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就是永远在学校进行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钱,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我们对成长充满着渴望。成长的渴望体现在( )
①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②渴望拥有充实的大脑
③渴望自由④渴望飞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类似于飞行员这类在传统观念中由男性从事的职业,现在有了越来越多的女性从业者。这种变化不断挑战着人们的认知经验。这告诉我们( )
A.男生女生拥有各自的性别优势
B.男女生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C.应平和地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D.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17、“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们中学生来说,自强( )
①能让青春的步伐永不停息 ②可以让我们更加自信
③能保证事业一定成功 ④需要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青春让每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要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充实自己
B.走过青春期,我们都会成为有才华的人
C.要尽情享受青春,因为青春短暂
D.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青春
19、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好;而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占上风。这启示我们( )
①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②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
③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④认识性别的特征,不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而且要养护精神。下面属于养护精神的正确做法有( )
①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②参观黄金实景博览苑
③感受“京剧”、“评书”等艺术
④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________。
22、________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23、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________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2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投入到抗疫行动之中。同学们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居家学习。七年级学生小王遇到了下列情境:
情境一:网课期间,月月同学表现积极,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小王心中萌发了一些对月月同学朦胧的情感。
(1)这是小王成长中_______(正常或不正常)的现象。
小王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长期的居家学习,小王渴望早日回到学校,见到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2)这说明在社会生活中,______________是人最基本的的精神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______________、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情境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全体居民居家隔离。小王想依仗“熟人”,自由出入。
(3)小王的这种认识是______________(正确或错误)的。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5、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_________周岁的公民。
26、
27、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______)
28、辨别与分析题
29、 2018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一大巴车上,一名乘客与司机发生争执,因情绪失控抢夺方向盘,导致大巴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坠入江中。
请辨析:
30、请你对下面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3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姚明曾是NBA某球队的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姚明发挥不好,球队赢不了;姚明发挥正常,球队赢球的机会就高。但如果姚明发挥过于突出,球队的胜平反而下降,因为是得分太多,就意味着其他球员的作用下降。
林料二 小明同学进入七年级后,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经常独来独往,不愿与人相处,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也不问同学,学习成绩落后。但他所在的班是一个优秀的级,老师和学们都来帮助他,在这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下,小明改变了自己,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学习中一有不会的问题就向同学请教,与同学相处得很融洽,学期结束后,小明学习成绩高了许多。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中的小明进步的原因有哪些?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集体力量的认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该怎样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32、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2016年9月21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播出《路怒的代价》,事件披露,杨姓司机带着妻儿周末探亲,不料在高速公路上遭遇前车司机连续8次恶意并线阻挡,有几次险些酿成大祸。后来,杨姓司机报警,警方根据行车记录仪记录的事实,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司机周某因恶劣的危险驾驶行为面临最高6个月的拘役。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这一案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33、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赶往武汉!为了研究病毒的来源和治疗方法,84岁的钟南山院士劝告武汉市民尽量不要离开武汉,外地市民没有特殊情况也暂时不要去武汉,他自己却不顾年事已高和个人安危,毅然坐上了去武汉的高铁列车。钟南山是这个冬季里,年事最高的最美递行者,他的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请用七年级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上述新闻进行点评。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说:“行己有耻。”,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行己有耻”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35、 材料一: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与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 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材料二:2019年3月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在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举行了“应急救援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
(1)材料一中的法律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那些方面的特殊保护?
(2)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要建立青少年研学基地和开展“应急救援进校园”活动?
(3)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