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
A. 玄奘 B. 鉴真 C. 阿倍仲麻吕 D. 马可˙波罗
2、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A. 铁器的推广和牛耕的使用 B. 水稻的大量种植
C. 梯田的大量修建 D. 钓鱼城的修筑
3、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
A. 幕府统治的建立 B. 天皇制度的建立
C. 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4、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文成公主入藏 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
A. 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 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 英苏面临着共同的敌人
D. 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6、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是20世纪50年代的产物,1980年以后,国家不再对一拖下达指令性计划,1992年10月中国一拖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1997年依法成立了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第一拖拉机厂的发展历程说明
A. 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
B. 工业发展要加大科技创新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
7、孙中山晚年致力于谋求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卢沟桥事变
C.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 黄埔军校的创建
8、全国抗战初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等一系列大仗。其中武汉会战
A. 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国民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 是自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C. 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灭,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D. 对盟国的抗日斗争是很大的鼓舞
9、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有关的是( )
①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北伐战争基本消灭北洋军阀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为了防止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在伦敦重演,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表示,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伦敦马拉松赛安全举行。马拉松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最早源自于
A. 伯罗奔尼撒战争
B. 布匿战争
C. 亚历山大东征
D. 希波战争
11、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与美国展开的军备竞赛
C.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D. 西方的经济封锁
12、在我国古代,人们会以“牛”“耕”作为名,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3、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 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 改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
14、某城市的一个小区里住着一位拥有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的老人,估计他有可能参加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大炼钢铁运动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运动
15、“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洛阳
B.建康
C.长安
D.北京
16、目前,泰州正在加速打造新型的智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在体会一部智能手机下载APP(微信或支付宝)走遍泰州,一部手机“手一划”,衣、食、住、行全搞定的便捷生活。产生上述变化的关键性技术是
A. 原子能技术
B. 空间技术
C. 计算机网络技术
D. 生物技术
17、虎门之战中,英军舰载长身加农炮经常在1—2千米外发射,准确的命中并摧毁炮台。而清军的炮台炮却因射程近而对其望尘莫及,一个个炮台在没有还手之力的情况下丢失。由此可见,清军战败的原因是
A.政治腐败 B.军队战斗力弱 C.战术指挥失误 D.武器装备落后
1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 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 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 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
D. 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
19、“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 D.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20、请根据下图所示并结合所学,选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
21、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科技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下表是某位同学学习这一主题时做的笔记,请你帮他将内容填写完整。
创新类别 | 事件 | 内容 | 影响 |
政体变革 | 法国大革命 |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 ______①______,法国大革命开始。 |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
发明创造 | 汽车的发明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 _________②______发明汽车。 | 使人类进入“汽车时代”。 |
思想解放 | 启蒙运动 | 启蒙运动以________③_____为思想核心,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 为_____④_________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
22、周恩来曾这样解读中日关系——“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中日关系 | 时间 | 历史史实 | 影响 |
两千年友好 | 唐朝初年 | 遣唐使 | 引发了一场改变日本社会性质 的变革——(1) |
唐玄宗在位时期 | (2) | 传播了唐朝文化,加强了中日友好交流 | |
五十年对立 | 1894——1895年 | (3)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4) | 全面侵华战争 | 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从而引发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
23、明治维新
(1)时间、榜样:从________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________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内容:
政治上,_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________,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推行________改革的口号下,在“________”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________”,向西力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影响:
积极:
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史的重大转折点。
②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________”,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4、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________,导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的条约是________。
25、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是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______。
27、俄罗斯的由来: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 )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 )罗斯。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 )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纪纪晚期终于统一了俄国。到莫斯科大公( )即位后,正式采用“( )”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8、《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最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主要内容包括
(1)领土:重划德国疆界,________和________归还法国,________煤矿归法国开采;
(2)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________占领15年.茉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________制,不许德国拥有________,规定陆军人数小得超过10万;
(3)政治:德国承认________、波兰等国独立;
(4)赔款:由协约国设立“________”决定德国战争陪款的总额;
(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________等国瓜分。
(6)国际组织:还决定建立________,但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
29、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0、________描绘俄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歌颂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抗击拿破仑侵略者斗争精神。
31、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各自的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32、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维护国家统一,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是任何一个国家统治者的重大治国策略。
请回答:
(1)秦始皇为避免天下战斗不休,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汉武帝为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2)元朝时,在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西藏、台湾的管理?
(3)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有许多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请列出一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
(4)当前,我国边疆地区面临外来势力和“台独”等分裂势力的威胁,对此你有何看法?
33、对外政策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宋元时期中外交往频繁,海外贸易发达。请写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名称请列出一个这一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或大都市的名称。
(2)明朝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行进的航海壮举是什么?此次远航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谈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如下图所示通商口岸是在哪次战争后被迫开放的?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00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体现了我国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4、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1)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2)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制度?
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经济发展。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如下图: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和宋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