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哈尔滨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据史料记载“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这种工具是在哪个朝代发明的?(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 2、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场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有

    ①有线电话 

    ②电报 

    ③电子邮件 

    ④无线电话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 3、1929一1933年,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解决方式和应对手段。下列史实与解决和应对经济大危机没有关联的是:

    A.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B.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C.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D.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 4、历史上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清朝 D.新中国成立后

     

  • 5、朝鲜决定于2013年3月11日起不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的效力。朝鲜声称将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可在任何时间向任何对象实施精确打击。这里"《朝鲜停战协定》"是哪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解放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6、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 )

    A. 美、日   B. 英、日   C. 英、德   D. 美、英

  • 7、历史学者茅海建研究发现:“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据此成果,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公车上书没有发生 B.都察院反对公车上书

    C.公车上书影响很小 D.清廷并未收到联名上书

  • 8、“……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下列哪一事件能够证明这一论断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9、1944年,斯大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柏林战役

     

  • 10、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世界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独立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 1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B.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C.林肯当选为总统

    D.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 12、(唐)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女性多穿“羃”(古代遮蔽脸部的巾)。武则天执政后,“帷帽大行,羃渐息”。开元初期,女性“皆着胡帽,靓装露面,无复障蔽”。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唐朝

    A.女性社会地位每况愈下

    B.女性服饰丰富多彩

    C.少数民族服饰大受欢迎

    D.社会风气日趋开放

  • 13、根据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你认为会议上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分别是

    A. 法国和日本 B. 美国和日本 C. 美国和中国 D. 日本和中国

  • 14、某中学初一学生小星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史后,整理了以下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A.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B.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音色优美

    C.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的杰作 D.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我国内地

  • 15、标志着英法对法西斯德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

    A. 德国吞并奥地利   B. 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

    C.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 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 16、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句口号

    A. 废藩置县

    B. 文明开化

    C. 求知识于世界

    D. 置产兴业

  • 17、1979年1月,邓小平访美。美国总统卡特在致欢迎辞时提出:这是中美两国久已关闭的窗户重新打开的时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重返联合国得到美国的支持 B. 中美关系出现了危机

    C.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8、某校九年级小张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直接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9、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描写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著名的战争(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 20、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条件,随着经济发展,经济组织也不断更新。以下人类社会的经济组织最迟出现的是

    A.租地农场

    B.庄园

    C.工厂

    D.手工工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历史上重大战役(战争)常常是国家命运的转折。

    (1)__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______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______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2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__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23、唐朝时去天竺西游的是________________东渡日本,传去了中国文化。

     

  • 2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指__________。

     

  • 25、1947年,村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正式展开。1991年,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错误:   ;改正:

     

  • 26、今天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300万年前的________,而中国境内发现的北京人生活在距今__________年。

     

  • 27、人类历史上,一些人遗臭万年,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他提出的著一些人流芳百世。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_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英雄:____________

    (4)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者:_____________

  • 28、春秋的首位霸主是________,战国时秦国实行的一次重要改革是________

     

  • 29、联合国总部设在________,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________、联合国秘书处等。

     

  • 3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_______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________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2)1917年,美国参加__________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__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___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________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________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4)洗雪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国耻

     

  • 32、阅读下面史实,回答相关问题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不断在以往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历史。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19世纪末期以来,使美国成为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3)日本的国土面积很小,但经济实力不容小觑,从19世纪中期以来,使日本小国成为经济大国的因素有哪些?

    (4)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有这个国家的因素,尤其一战后,处理这个国家的哪个条约,引起了此国民众不满,为二战埋下祸根?这个国家的人,有一项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此动力机是什么?

    (5)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法国有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1804年做了哪些大事?

    (6)苏联解体产生的国际影响是什么?

    (7)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你认为从这些国家的历史中给我们哪些启迪?

  • 33、读史有感

    历史的发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它常常伴随着各种危机。面对殖民危机,被压迫的民 族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斗争;面对社会危机,落后的国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面对经济危机,各国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如今,面对在全球肆虐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病毒)许多国家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

    (1)18~19 世纪美国和印度为争取独立、反抗英国殖民侵略的领导者分别是谁?

    (2)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历史上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其中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措施是什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3)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美国政府为缓和矛盾,救治危机所采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德国和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

    (4)面对新冠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二 

    ——王子涵《“历史解释”素养下对新政的再认识》

    材料三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支持海南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即打造联通国际国内的全球性商贸物流节点,促进港口、机场、铁路车站、物流园区等物流信息互通。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1)材料一中“新经济政策是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中“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概括的是哪改革的措施?据材料内容,总结这场改革的主要特征。

    (3)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得益于什么历史性决策的实施?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

    (4)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