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以下对两宋时期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苏州、明州是主要的稻米产区

    B.景德镇是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C.大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

    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是

    A. 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B. 1999年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C. 苏联解体

    D. 新中国的成立

  • 3、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D.实施了“一五”计划

  • 4、历史上一些著名的革命都有一些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经常表露了革命者所要追求的目标。下列哪个口号可能是1917年一场著名革命中出现的(  )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限制王权,议会至上

    C. 和平、土地、面包   D. 内惩国贼,外争主权

     

  • 5、“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度演变

    B.所有人才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制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 6、由下面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当时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A.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 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7、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全球性的粮食短缺,让中国打造海外农场的热情日益高涨。农业部相关人士表示国内企业赴海外开发战略性、短缺性农业资源,将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的供需矛盾。这体现了(  )

    A. 劳务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C. 资本的全球化   D. 生产的全球化

     

  • 9、2 0 0 9 年 3 月 2 3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帮助银行业剥离不良资产的详细计划,极大地鼓舞了投资者, 2 3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幅均超过 6 . 5 % 。该内容反映出 7 0多年前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

    A. 刺激工业生产   B. 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

    C.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A.昆明号

    B.郑和号

    C.济南舰

    D.辽宁舰

  • 11、全国抗战初期,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等一系列大仗。其中武汉会战

    A. 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国民党军队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B. 是自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C. 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灭,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D. 对盟国的抗日斗争是很大的鼓舞

  • 12、某同学的历史笔记中出现了“日耳曼人”“克洛维“封君”封臣”等关键词。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波斯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13、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这说明了(   

    A.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殖民扩张

    B.农奴制改革是为了让农奴得到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作贡献

    C.农奴制改革是为了维护沙皇封建统治的稳定

    D.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是为了国家富强

  • 14、南京大屠杀中,被日军杀害的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A. 10万人以上   B. 20万人以上   C. 30万人以上   D. 40万人以上

  • 15、“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军歌应出自

    A. 八路军

    B. 中国工农红军

    C. 新四军

    D. 中国人民解放军

  • 16、下面的年代尺所反映的主题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变化 B.霸权主义在世界的主要表现

    C.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 D.经济大危机对世界的影响

  • 17、1925年苏联“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势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这一系列增长的政策因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农业集体化

  • 18、朱德在《遵义会议》一诗中写道:“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下列对遵义会议的阐述正确的是(  )

    A. 是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B. 遵义会议后红军成功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并在会宁会师

    C. 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 19、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为郑和船队下西洋与哥伦布船队横渡大西洋提供重要条件和直接帮助的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 20、当地时间2018年3月5日,俄罗斯莫斯科,民众聚集在莫斯科红场,向斯大林墓献花,纪念斯大林逝世65周年。以下史实与斯大林无关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C.实现农业集体化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60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进皇家园林   ,进行抢劫,为掩人耳目,又放火将其焚烧。

     

  • 2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___,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____方向发展。

    (2)欧盟成立后,欧洲的____进一步增强,____进一步提高,在____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____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____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____,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____,力求在____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____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 23、________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力发电站和输电。1867年,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后来研制成无烟炸药。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秦朝时负责统一文字的承相——

    (2)唐朝时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

    (3)唐朝“安史之乱”的发动者两位——

  • 25、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 26、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 27、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______________,政治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

     

  • 28、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题。

  • 29、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_____乘机组织法西斯党。

  • 30、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这次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____________苏维埃同时存在。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以上革命有什么相同的积极作用?

  •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的首都是哪一次会议确定的?这次会议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什么建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什么制度的正式确立?

    (2)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 33、德国和日本都曾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今天两国对这段历史的反思却不同。请比较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国和日本处置的异同,面对今天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逆流,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

      材料二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材料五 推翻幕府以后,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反映的历史事件,请分领域归纳中国近代化历程进行相关探索史实?并指出前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属于哪个阶层领导的?

    (2)根据材料五,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五中,中日两国的变革在目的上有何异同?

    (4)日本和中国的近代化探索一成一败,对此你有何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