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齐齐哈尔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这里的‘火药桶’指的是

    A. 法德边界   B. 北非突尼斯   C. 巴尔干半岛   D. 中东地区

  • 2、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的话说明

    A. 中国抗战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国共联合抗战

    B. 中国抗战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 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D.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 3、2019年3月2日,江苏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天藏宣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遭到严重污染。这说明(  )

    A.不能发展化学工业

    B.工业化使贫富差距加剧

    C.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D.西方国家发展工业化进程中没有问题

  • 4、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针对失业严重的状况,当时德国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A.实行新政

    B.建立法西斯统治

    C.寻求美国帮助

    D.走社会主义道路

  • 5、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力量巨大的灾难。下面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 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凡尔登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D. 雅尔塔会议——提出分区占领德国以及战后成立联合国

  • 6、地理大发现把人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人间,追求财富、建功立业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一切为了来世和禁欲的观念。这说明新航开辟(  )

    A. 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B. 与文艺复兴运动互为因果

    C. 升华了人文主义思想上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7、学习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后,某班的同学们对如何评价拿破仑展开激烈争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拿破仑是独裁者

    B.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

    C. 拿破仑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来没打过败仗

    D. 《拿破仑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8、由昆曲、秦腔和汉调等发展演变而来,有“国剧”之称的剧种是

    A. 黄梅戏

    B. 豫剧

    C. 川剧

    D. 京剧

  • 9、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40周年,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五大

  • 10、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他的代表作是

    A.《论语》 B.《诗经》 C.《离骚》 D.《道经》

  • 11、根据下表,对美国1950-1999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比较准确的是美国1950-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表

     

    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年份

    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

    3.3

    3.9

    4.0

     

     

    A.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经济实力一直膨胀

    B. 20世纪70年代,美国陷入朝鲜战争泥潭

    C. 20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生产持续下降

    D.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获得持续发展

  • 12、电影《乱世佳人》以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美国南方种植园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斯嘉丽及其家人、朋友在战争乱世中生活的变故.这时美国出现的“乱世”是指(  )

    A.独立战争

    B.工业革命

    C.南北战争

    D.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 1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发生的地点是(  )

    A. 凡尔登   B. 萨拉托加   C. 诺曼底   D. 萨拉热窝

  • 14、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新中国重大发展成就的照片,最恰当的主题是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科技强军,护我长城

    C.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D. 改革开放,凝聚力量

  • 15、“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下列与罗曼。罗兰这一记载相符的是

    A.“一战” B.“二战” C.朝鲜战争 D.“冷战”

  • 16、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内容所代表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②“泛舟南湖,开天辟地”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 17、苏联元帅崔可夫曾说:“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从这段话可得到的主要历史信息有

    A.日本获得了战争最终胜利

    B.日本和苏联结成联盟

    C.中国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

    D.苏联实力弱于日本

  • 18、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洲联盟

  • 19、有这样一种观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D.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 20、“正是华盛顿这种‘功成不居,崇尚民主’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体现他这一美德的是(  )

    A.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   B. 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C. 参与创立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D. 推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苏联解体的标志是《______》的签署;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是法国贝克特的______

  • 22、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 23、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________。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________。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 24、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________,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 25、“逢十纪念”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传统。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简表。(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内容,4分)

    时间

    史实

    意义(影响)

    1905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4

     

    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1954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6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26、________是埃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________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 27、罗斯福新政:内容

    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颁布《________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②对工业的________(中心措施):颁布《________》,规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________》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解,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④推行“________”:兴建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 28、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经常单枪匹马,身先士卒,砍杀敌人,直到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章西女王牺牲时年仅23岁)。

  • 29、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人们称他为诗圣,他是______。科举制强调以______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

  • 30、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伴随着蒸汽机的一声鸣响,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美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

    1)据材料一,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好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2)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三 人类文明演进坐标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进程》

    3)据材料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第二次现代化使人类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以美国新经济时代为参照,归纳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 32、主题探究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未来。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对2019年央视春晚的四个会场——北京、井冈山、长春、深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借助这四个城市,以“道路”为主题展开了历史探究活动。

    【独立之路】

    (1)在1927年的井冈山和1949年的北京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从1927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功践行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富强之路】

    (3)长春被称为“共和国长子”,1956年在长春建成了什么重工业项目?

    (4)深圳的崛起得益于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以此次会议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什么?

    【筑梦之路】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摘自习近平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6)为了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 33、阅读下列材料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请回答:

    (1)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其中市民为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例子发生在哪座城市?

    (3)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有何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

    交往史实

    西汉

    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

    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宋朝

    设立市舶司;指南针外传;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

    马可·波罗来华;海路贸易兴盛

    明朝

    郑和下西洋;荷兰侵占台湾

    清朝

    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唐时期对外交往密切的原因。

    材料二: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外开放”给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