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了,和君主制一起消亡的还有君主本人。”这里的“君主”应该是( )
A. 路易十四 B. 路易十六 C. 查理一世 D. 查理二世
2、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你认为下列哪一地点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 )
A. 北平 B. 沟桥 C. 南京 D. 沈阳
3、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转折点”的理解合理的是( )
①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使党的工作重心从南方转移到北方
④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军事指挥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经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人类由此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化时代 D.计算机网络时代
5、1919年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对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以下不属其内容的是 ( )
A.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 遵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D.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6、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
A. 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 B. 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 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 D. 以内燃机为核心的革命
7、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这些杰作与传统神学宗教作品的最大区别在于
A. 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B. 倡导民主与反抗君主专制精神
C. 宣传平等精神和理性主义
D. 揭露教会的腐败与神学的荒谬
8、李明父亲出生那年正好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他父亲今年的年龄是
A.47岁
B.48岁
C.71岁
D.58岁
9、雅尔塔体系是二战结束后,美、苏、英等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原则而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标志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的建立
C.苏联解体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0、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采取什么措施实现“制其钱谷”?
A.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B.设置通判加以制衡
C.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将地方精兵收编到中央禁军
11、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苏俄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12、据史书记载:“(郑玄)门生相与撰元答弟子,依《论语》作《郑志》八篇”“郑弟子追论师说及应答,谓之《郑志》。”这不能说明
A. 郑玄为传播经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B. 郑玄的弟子为纪念恩师而作《郑志》
C. 《郑志》是郑玄对《论语》的注释
D. 郑玄的弟子受到了《论语》的启发
13、张浩在笔记本上整理了以下历史易错知识点,其中有一个错误的,是哪一个?( )
A.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B.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联
C.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主义枷锁的标志﹣﹣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
D.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14、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大跃进”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20世纪上半叶人类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反对战争热爱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战前在欧洲先后形成了两大敌对的侵略性的军事集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B. 二战中,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组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C. 二战中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标志着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二战中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6、“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在这些年代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拉美地区物产丰饶
B.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经营有方
C.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D.殖民官吏贪污受贿
17、通过下列1937-1940年间相关柱状图提供的信息,能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敌后战场抗战力量壮大 B.正面战场地位遭到削弱
C.全民抗战取得重大成果 D.反法西斯联盟力量强大
18、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现。1971年10月,我国的外交取得的成就是
A.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华 D.中美正式建交
19、如图为毛泽东参加某次大会的代表证,这次会议( )
A.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D.讨论了和平建国的方案
20、麦迪逊被誉为合众国的“宪法之父”,他的人权主张和三权分立的思想成为合众国宪法的指导原则。这部宪法指的是
A.《人权宣言》 B.《拿破仑法典》
C.《独立宣言》 D.美国1787年宪法
21、《________》签订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________制逐渐形成。
22、司马迁编著的《______》和司马光编著的《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
23、宋代粮食作物:由越南传入的______,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宋朝时,______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流域和______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2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_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________年。
25、公元前l046年,__________之战周武王打败商朝军队;公元前260年,__________之战秦国打败赵国军队。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列举相对应的内容,
(1)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差异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2)汉代开通沟通东西方的最早陆上要道——
(3)隋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交通而开凿的工程——
(4)唐朝见证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文化交流的壮举——
27、________是埃及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________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被消灭的阶级——
(2)1988年建立的经济特区——
(3)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地区——
29、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的成立: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工业化:
开始:1924年1月,________逝世。1925年,________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殴设想。从________年起,苏联开始进行________建设。
1928一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影响:由落后的________国变成了强大________国。
30、唐朝实行______民族政策,实行______对外政策。
31、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 发明的 。
(2)“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何重大影响?
3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妄图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维护人民政权的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文件?它标志哪项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开始?这项措施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2)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越过“三八线”轰炸中国东北,严重威胁新中国安全,中国应朝鲜请求,作出什么战略决策?这项战略决策的开始标志是什么?列举在这次战争中牺牲的一位英雄人物。这个战争的胜利有什么伟大意义?
33、联系“一战”后的国际关系,分析德国在发动“二战”时实施“先西后东”方针的原因。德国又是怎样实施这一方针的?
34、阅读材料,辨析作答下列是小历和小史分别搜集的关于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的资料。
小历的表格:
| 增长 | 年均增长速度 |
重工业 | 18.4倍 | 21.2% |
轻工业 | 6.2倍 | 14.1% |
农业 | 2.6倍 | 1.5% |
小史的表格:
| 增长 | 年均增长速度 |
重工业 | 15.3倍 | 17% |
轻工业 | 14.3倍 | 15% |
农业 | 16倍 | 18.2%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开始时的领导人。
(2)小历和小史搜集的材料哪个符合实际?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