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这表明我国当时的发展目标是( )
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1820~1870年英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选自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一书。猜测这些数据信息,它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C. 英国丧失了贸易中心地位 D. 英国主导了两次工业革命
3、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A. 多极化 B. 全球化 C. 两极格局 D. 多元化
4、如果从西安出发,做一次丝路之旅,沿途可顺便探访下列哪一个名胜古迹
A. 洛阳龙门石窟 B. 敦煌莫高窟
C. 大同云冈石窟 D. 八达岭长城
5、“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83.9亿元,与 1952年相比,增长了128.5%,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以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材料说明我国( )
A.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C.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初步完成了生产资料的改造
6、二战后初期,针对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有人这样评价:“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为美国武器库中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 马歇尔计划 B.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建立联合国 D. 实行“新政”
7、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 “自由是天赐的”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D.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8、“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诸方,指意不同”(董仲舒语),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点是( )
①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带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③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④主力军都是大陆军
⑤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⑤
10、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下列民族精神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五四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⑤红船精神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⑤③④②
C. ⑤①④③②
D. ①⑤③②④
11、周振鹤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中说:商周之际,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周王朝在推翻殷商统治之后不可能建立领土国家,以直接统治所有被征服地区,只能采取据点式的城邦国家,以间接统治的方式。依据材料指出这种“间接统治的方式”是指
A. 实行禅让制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 D. 实行中央集权制
12、欧洲“从迷信的、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变出自由开放的心态”。这段文字最适合用于评价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A. 文艺复兴运动
B. 新航路开辟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启蒙运动
13、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材料反映一战的主要性质是
A.民族解放战争
B.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14、2016年3月31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签署交接书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礼兵护送36位烈士遗骸登上空军专机,烈士英灵将回到祖国和人民的怀抱。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将领是
A、叶挺 B、朱德
C、彭德怀 D、刘伯承
15、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
A. 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B. 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6、下列不属于秦始皇历史功绩的是
A.统一六国 B.统一文字和货币 C.焚书坑儒 D.开凿灵渠
17、他说:“我对于这个一错再错,以袒护它的罪恶的政府,断不能再有什么尊敬和爱护。政府一定要有悔过的日子。……这运动是那一般要与政府断绝关系的人要实行的。而倘若没有暴动发生,则它将使政府收回它的成命并痛悔它的错误。”这里的“他”是( )
A.卡德纳斯 B.玻利瓦尔
C.扎格鲁尔 D.甘地
18、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事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拉开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德国闪击波兰
D.签署《慕尼黑协定》
19、德国《图片报》称:“(这)对德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至少从财政上来说是这样。”2010年10月3日,是德国完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赔款的日子,赔完了这笔背负了90多年的债务。这一债务源自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华沙条约》
20、紧紧依靠人民是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代表人民服务人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因。下列属于党重视和发展民生举措的是( )
A.确立“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原则 B.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C.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筹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1、由李宗仁指挥的 战役是国民党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22、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________制度、________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________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________国和________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________》,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随着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________、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资产阶级也认为实行这种制度,可以________,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________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________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3、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谁)改进造纸术。
24、观察图一,把下列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一战导火线事件的发生地 B.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战役 C.三国同盟的核心成员国
25、文学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
(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通过文学作品揭露俄国社会黑暗的作家是 。
(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活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 》。
26、世界古代思想文化成就灿烂辉煌。
(1)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加工整理而成,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把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
(3)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 。
(4)创作《英雄交响曲》的作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从分散隔绝到联系紧密,今天的我们都生活在“地球村”。
⑴促成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_____________的发明使人类真正进入了航空时代.
⑶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分治后的印度
B.分治后的巴基斯坦
3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研前行的力量源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救国雪耻)
(1)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什么?此次运动对中国的革命进程有何影响?
(战略转移)
(2)1934—1936年红军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共御外侮)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什么?
(保家卫国)
(4)1950—1953年为保家卫国进行的战争是什么?在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嘆的英雄人物是谁?
(5)综合上述内容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民族精神?
32、古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时间?统治者?把他怎么称呼?
3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有何进步?分别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新成果。
(2)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从开发到应用只用了6年。这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34、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有很多路要走,路上难免会有挫折,会走弯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终于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1)这三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的哪一次社会主义变革?这一变革在什么时候基本完成?变革完成后,我国初步建立起什么制度?
【挫折之路】
材料二:1978年,邓小平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题词为: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2)材料二中的“极端主义之苦”是指发生在1966年到1976年间的哪一事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也曾发生什么类似的严重错误?
【转折之路】
材料三: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材料三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事件??“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上做出的什么伟大决策?
【光明之路】
材料四: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0课
(4)材料四中“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党最终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什么理论?
【圆梦之路】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力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5)据材料五,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了中华民族的“中国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