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A.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B.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建立新式海陆军
2、“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最适合的人选是
A.杨利伟 B.屠呦呦
C.莫言 D.蒋道平
3、某同学在期末复习时在笔记本上整理出了如下内容,他复习的主题是
1990年,“海基会”成立,次年,“海协会”成立;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15年11月,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D.海峡两岸的交往
4、下表这些措施
A.推动了台湾经济发展 B.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C.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国家维护主权的决心
5、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哪一次会议的召开为她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是在
A.“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
B.中共“七大”之后
C.中共“八大”之后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7、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事件?
A. 三大改造完成
B.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确立
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 “一带一路”建设
8、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政府注重民生 B.脱贫任务完成
C.休闲需求增加 D.人民生活提高
9、《狂人日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该文章的作者是:
A. 李大钊
B. 鲁迅
C. 胡适
D. 陈独秀
10、2018年3月28日,离开祖国60多年的20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终于魂归故里。追根溯源,与此消息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北伐战争
C. “九一八”事变 D. 抗美援朝
11、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1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将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
④需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次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B.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C.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14、建国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有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建国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陈有汉家生活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文化大革命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分别( )
A.1946年;1950年
B.1949年;1951年
C.1949年;1954年
D.1954年;1956年
16、下表是2000年以来澳门人均生产总值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A.澳门人均生产总值逐年递增
B.澳门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九二共识”有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
D.“一国两制”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
17、阅读下面“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导致1958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D. 中共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8、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出现了小长假。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我国法制体系健全
B.我国脱贫任务完成
C.我国迈入了小康社会
D.我国政府注重民生,人民休闲需求增加
19、下表是芜湖一位退休教师洪旭荣衣食住行的变化,决定这些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衣 | 从“代购”到“网购” |
食 | 从“清汤寡水”到“吃喝不愁” |
住 | 从单间平房到多层小洋房 |
行 | 从“两个轮子”到“多种选择” |
A.生活习惯
B.经济发展
C.网络普及
D.交通便利
20、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在这次航天过程中成功完成出舱任务的航天员是( )
A.景海鹏 B.杨利伟 C.翟志刚 D.刘洋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2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年,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___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5、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伟大的领袖是________,代替行使临时宪法的文献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27、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了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28、被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
29、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____。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3)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的是________。
(4)________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5)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0、________既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对外开放最早的经济特区。1990年,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建立了________开发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31、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关内容:
A.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
D.标志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E.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人物:
32、在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各项制度;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____年____月_____日。
(2)新中国的成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哪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历史性决策,请完成下面填空。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上来,实行_____的历史性央策。
(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请你谈谈对祖国发展的感受、祝愿或建议。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又是什么?
(4)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空间”。请列举这一时期3件外交上的大事。
34、“两会”对国家的运作影响很大,因此每年都会受到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会由来)
材料一:“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从1959年开始,两会同步举行,从此,“两会”概念应运而生,1966-1975年,“两会”被迫停止,自1978年起,两会再次完全同步。
(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各一例即可)
(2)材料一中“两会”被迫停止受哪一事件的影响?
“两会再次完全同步”与哪一转折性的会议有关?
(3)这个转折性的会议确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分别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请写出具体内容。
(5)十九大上,科学的分析了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请回答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