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3年初,国家组织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全国登记选民为3.2亿,占18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 %。按选举法规定,基层政权的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下图是当时基层选举的宣传画。其目的是为了配合下列哪一会议的召开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广大农民赞扬什么的歌谣。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股份制改革
C. 私有化改革
D. 包工包料包销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欠、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5、我国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是下列哪次会议以来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6、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主要内容是( )
A.真理标准问题 B.姓“资”姓“社”问题
C.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是否实行改革开放问题
7、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8、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
②国民大革命;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新中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 135 B. 145 C. 134 D. 235
9、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最先建立的经济特区中不包括( )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汕头
10、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是
①农业
②交通运输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手工业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1、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这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挥
B.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作战
D.反侵略战争的正义性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指中国实现了
A.独立自主
B.祖国统一
C.国富民强
D.社会主义
13、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邓小平提出这些观点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中共十二大上
C.中共十三大上
D.南方谈话中
15、“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雅典民主政治
A. 在梭伦当政时期发展到顶峰
B. 适用于生活在雅典城邦的所有人
C. 体现了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
D. 是在雅典农民反对地主的斗争中形成的
16、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A. 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B. 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C. 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17、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作出的共同贡献是( )
A. 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 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 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 弘扬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18、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航天员是( )
A.杨利伟
B.杨洋
C.翟志刚
D.钱学森
19、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进京赶考”意味着什么?( )
A.意味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
B.意味着新中国的建立
C.意味着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
D.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0、如图是1949—2008年外国与中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建国第一年出现建交高潮是由于全方位外交的推行
B.中美正式建交直接导致1972年建交高潮的出现
C.1992年出现建交新高潮的原因是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建交国家的不断增加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高
2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2、“___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一一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一一
(4)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一一
24、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26、(1)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________;1976年10月,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________”)。
(3)1977年,________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________的讨论。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填时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7、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到______ 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8、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29、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0、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伟大的领袖是________,代替行使临时宪法的文献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_,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3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面问题。
(1)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它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怎样的正确路线?
(2)为什么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路线与意见没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随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有过严重的失误,但是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4)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他们身上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地点在哪里?会议选举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谁?《共同纲领》的颁布实施有何意义?
33、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有什么意义?
(2)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请分别写出港、澳回归的具体时间?
(3)“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确立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新时期,结合新情况,江泽民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又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思想?请写出为祖国统一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个民间团体?
(4)现在还有少部分人实行“藏独”、“台独”,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34、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成功而努力。
材料三:1971年外交部长乔冠华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见下图)
材料四: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词
(1)材料一反映新中国建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是指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3)材料三中的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再举出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一例。
(4)材料四中的倡议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潮流?怎样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列举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