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2、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
A. “一国两制”的构想 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3、中国地图上除了各个省份外,还有“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以下对“自治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等同于特别行政区
C.有利于民族平等
D.维护了民族团结
4、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最先建立的经济特区中不包括( )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汕头
5、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6、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这一科学称谓是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7、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下面漫画反映的失误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 B.文化大革命
C.三大改造 D.第一个五年计划
8、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梦的是
A.民族振兴
B.国家富强
C.人民幸福
D.共同富裕
9、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了
A.中心转移 B.解放思想 C.平反冤假错案 D.拨乱反正
10、下列时间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 1969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 D.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1、“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12、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美国人大卫•哈伯斯坦姆在《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写道:“如果说中国当时还缺少把美国人赶出台湾的武器,那么他们利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战士的勇敢,在朝鲜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每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显示了当时中国强大的国防力量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外交环境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15、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①西藏地区的民主改革
②实施第一个5年计划
③建立经济特区
④修建青藏铁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6、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文革”中的错乱问题 D.“一五”计划中的过急过粗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政治协商会议
18、毛泽东是一位划时代的伟人,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出类拔萃的一位。下列事件与毛泽东有关的是( )
①建立新中国 ②一五计划实施 ③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抗美援朝 ⑤十一届三中全会 ⑥中共八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19、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下表内容表述的是
A.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B.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D.思想上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21、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2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__为指导,为全面建成___而奋斗。
23、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_。
24、请将代表以下地区的字母填在如图的相应位置。
A、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B、中国扩大开放的窗口
C、1992年开放的沿江城市重庆
D、中国最南面的民族自治区
25、新中国成立之初,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28、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30、 _______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是实现国家高强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与基础。1949年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你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立起来”的准确含义?
(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引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根据中共八大的工作布署,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制胜法宝和关键一招。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中共会议是什么?会议还做出了哪一重大决策?
32、
香港回归,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2019年以来,反中乱港势力公然鼓吹“港独”“公投”,从事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活动。一些外国和境外势力公然利用香港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活动。为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香港国安法”。
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是哪一制度构想的成功实践?回归前,香港被哪个国家管控?
(2)1999年12月,我国收回了被葡萄牙控制的我国领土,是哪里?
(3)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导致台湾问题的出现。但是,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定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被称作什么?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与哪位台湾领导人会面?
(4)面对香港出现的分裂国家活动及台湾蔡当局的“台独”主张与活动,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应该怎么办?
33、1978年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浪潮由农村涌向城市。
(1)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在近代成为促进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
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和封臣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君,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二
材料三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1)材料一中的“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种什么传统观念?
(2)材料二中的情景很容易使人想起800年圣诞节的那一幕,图中接受加冕的皇帝是谁?产生什么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城市居民的社会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4)材料一、三分别反映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制度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