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包头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资料一个说,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 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C. 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 科技文化事业损失惨重

  • 2、1949年10月,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对外宣言: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外债;外国军队退出中国领土领空领水。这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

    A. 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地位

    B.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C.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D. 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3、1980年,经济特区的成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8年,我国通过设立最大经济特区的举措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该举措是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将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发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D.成立海南经济特区

  • 4、联系与比较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小张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①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②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都确立了正确的路线和领导核心

    ④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

    A. 贺龙被迫害含冤去世 B. 陈毅被迫害含冤去世

    C. 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D. 刘少奇被诬陷开除出党、含冤去世

  • 6、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等多兵种组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根据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陆海空军的飞速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②陆海空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很有限

    ③陆海空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不断更新

    ④陆海空军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7、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属于这次“新”变化的是(     

    ①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②城市人口大量涌入农村享受恬静生活

    ③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④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日趋激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8、“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材料反映了土地改革的( )

    A.原因

    B.内容

    C.结果

    D.影响

  • 9、1978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A.实行大包干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 10、“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指的是

    A. 京张铁路

    B. 青藏公路

    C. 青藏铁路

    D. 陇海铁路

  • 11、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

    A.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 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 一个国家的综合因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 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 12、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D.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

  • 13、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凝聚着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的热望。1950年,开始了触及“农之根本”,乃至“国之根本”的大动作。这里的“动作”是指

    A.土地改革开始

    B.“大跃进”开始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D.人民公社化开始

  • 14、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将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 实行改革开放

  • 15、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私有制性质

  • 16、《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指

    A.实现全国统一

    B.召开国民党一

    C.北伐胜利进军

    D.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 17、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举行了1949年以来首次会面,这次会面是( )

    A.胡锦涛会见连战 B.习近平会见连战

    C.胡锦涛会见马英九 D.习近平会见马英九

  • 18、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事实发生于(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

  • 19、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江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为经济特区;1990年,决定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以上史实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增高

    C.对外开放逐渐扩大

    D.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 20、1949年我国护照为单页版,1950版、1953版、19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1971版、19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护照语种的变迁体现了

    A.法英语言的普及 B.国际关系的变化

    C.改革开放的政策 D.旅游人数的多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_____________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 22、成果: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_____》;电影《英雄儿女》等。

  • 23、(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2)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4)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5)中共十八大上,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6)中共十九大被确立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2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7、为了抗美援朝、_____________,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 2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 29、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_______

  • 3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①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_________”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1977年2月7 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方针。这一方针后来被称为“_________”,它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②时间和性质: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_______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③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时间、地点:____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③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_____,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回答:

    (1)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   。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转变为社会主义   的任务。

    (2)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四项成就。

    (3)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两例即可.)

  • 3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一部争取人民主人翁地位,不断为人民谋福祉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宣告,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你是如何理解“站起来”的?此后,西藏人民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历史机遇,西藏问题解决的方式是什么?

    (2)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我国的政治民主建设也在稳步推进。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产生新中国第一部代表人民利益的宪法,它的名称是什么?我国人民从此有了形式权力的最高机关,它是什么?

    (3)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走向强起来。中国人民强起来之时,也就是人民的中国梦梦圆之时。请问,当前“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什么?

  • 33、学习了《中国历史》第四册,你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有那些?你敬佩的理由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仍维持封建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着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1)材料一中这种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阶级掌握的情况对新中国的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在何时发生改变的?它的改变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2)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对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材料三:中国农村的改革首先在1978年末,由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开始的,“大包干”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首先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最后剩下的是自己的,“大包干”的责任落实到个人。

    (3)材料三反映的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是什么新政策?这种体制与以往体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