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宋时期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
B.人才辈出局面的出现
C.武将跋扈现象不得人心
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2、历史学家张岂之曾说:“南宋凭半壁江山,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庞大的国家机器需要支援,竟然也能维持一个半世纪之久,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有如此巨额的外贸收入在支撑着它。”南宋政府外贸收入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
①社会相对安定,生产技术先进
②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发展
③国家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④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太宗曰:“人言魏征举止疏慢,我但觉其妩媚耳.”唐太宗“觉其妩媚”,是因为魏征
A. 擅长征战,维护唐朝边境安全
B. 设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
C. 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 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4、明初大学士宋濂一次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说:“你没有欺骗我。”对此现象的解释,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宋濂忠心,唯皇帝是从 B.朱元璋关心臣下生活
C.明朝君臣关系自然和睦 D.明朝君主权力无处不在
5、“该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与该材料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6、17至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
7、与下图有关的少数民族是( )
A.东突厥 B.西突厥
C.吐蕃 D.南诏
8、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说明他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9、下图所示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明朝的是
A.
B.
C.
D.
10、宋朝海外贸易空前繁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A. 宣政院
B. 转运使
C. 蕃坊
D. 市舶司
11、史论结合是历史思维的基本要求。如图应填入的正确陈述有
①京剧日臻完善 ②郑板桥等八位画家活跃扬州
③昆曲逐渐没落 ④《四库全书》编纂成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因地制宜,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在东南的台湾和西南的西藏分别设立了( )
A.西域都护 宣政院
B.宣政院 西域都护
C.澎湖巡检司 西域都护
D.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13、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筒车灌溉农业
B.人们可以用青瓷碗白瓷壶
C.欣赏《送子天王图》
D.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
1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的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灭掉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D.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
16、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 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 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
17、下方是某历史时期的局势演变图,图中空白处应填写
A.匈奴
B.吐蕃
C.辽
D.元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岁币
②宋朝皇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经济富庶
③“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④“送礼”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贸易往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主要体现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
A.依法治国
B.因循守旧
C.以民为本
D.以文治国
20、李自成起义的口号是
A. 均田免赋
B. 兵民合一
C. 尊王攘夷
D. 罢黜百家
21、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________,历史上称为南宋。
22、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3、填空题
(1)隋炀帝在位时开通的是_________以为 _________ 中心,北抵_______________, 南至____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五大水系,全长_____多千米。
(2)唐朝时,东渡日本的高僧是___________ ;西游天竺的高僧是____________ 。
(3)“五代十国”的割据政权有些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 “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割据政权是_______________ 。
(4)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农业工具有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
(5)唐朝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著名的有越窑的_________, 邢窑的___________和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__。
24、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5、辽太宗时,占领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26、两宋时,原产于越南的 ______ 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 ______ 成为著名的瓷都。
27、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_____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和生活方式。
28、观察下图《清朝经济》示意图,将下列地点填入图中。
A、清朝时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城镇
B、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口岸
29、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初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一切郡国大事都要经过________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2)目的:抑制________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3)措施:
康熙帝 | 设立________,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________。 | |
雍正帝 | 军机房 | 处理西北军务,后改名 |
________ | 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________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票拟),经皇帝审阅同意(批红)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________。________名存实亡。 | |
乾隆帝 | 直接废除________ |
(4)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________的设立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30、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______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_______。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势力迅速壮大。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列举为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3、阅读下列材料并问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这条河的中心在哪?
(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4)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