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被誉为“对外开放排头兵”的是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上海浦东开发区
2、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经历过如此险恶状况的历史人物是
A.玄奘
B.鉴真
C.一行
D.法显
3、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圣”的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苏轼
4、小张在学习七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能学到的内容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C.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D.南宋与金达成和议
5、下图是历史上某一朝代的疆域图(局部),该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
A.开始形成时期
B.初步发展时期
C.繁荣发展时期
D.走向衰落时期
7、《蒙古秘史》中有“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的记载,蒙古草原上长期存在的这种混乱局而结束于( )
A.成吉思汗攻灭西夏和金朝
B.忽必烈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C.元大军攻陷临安,南宋灭亡
D.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
8、“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哄儿谣反映的历史故事是(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靖难之役
9、清初徐骏,原刑部尚书徐乾学之子,进士。离开家乡后有感而发,写到,“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却被解读为“思念明代,无意本朝,出语诋毁,大逆不道”。最终,徐骏被处以斩立决,所有文稿都被烧毁。材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清朝统治者实行文字狱 B.清朝开始推行八股取士
C.清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D.清朝抵御外敌维护统一
10、宋代海外贸易兴盛,设置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通判 C.知州 D.参知政事
11、唐朝前期,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A.风车
B.曲辕犁和筒车
C.耧车
D.秧马
12、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的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13、如图所示反映的主题是唐代
A. 民族关系和谐
B. 对外交流频繁
C. 商品贸易繁荣
D. 农业科技发达
14、张杨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灭亡》一课时,想整理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事件,请你根据他制作的卡片帮他选出正确答案(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15、“这本史诗般的巨著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一个贵族家庭中的两个分支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充满人文主义精神。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时代特征。”该小说是
A.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B.我国最早的古典小说
C.以宋代农民起义为题材
D.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
16、“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官都还没有睡醒我就起床了),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官都睡着了我还不顾得睡觉)。不如江南富足翁(我还不如江南的一个普通老头),日高丈五犹披被(太阳老高还在拥着被子睡懒觉)。”——朱元璋这首诗说明朱元璋日理万机,以致晚睡早起也处理不完公务。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朱元璋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
B. 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直接管理六部
C. 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
D. 朱元璋严格规定了科举考试格式段落
17、下列属于忽必烈事迹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创制蒙古文字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18、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中国古典诗词的热潮。下列诗词中,最能反映岳飞抗金决心的是( )
A.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B.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19、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唐末农民战争
B.朋党之争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20、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有关此书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主持编写此书的史学家是北宋的司马光 B.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C.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D.此书记载了李自成起义的始末
21、为加强对文人的控制,明朝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清朝康、雍、乾时期大兴________。
2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________,都城________
23、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史称“_____”。
2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人民赋税繁重,生活困苦,爆发了由________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致命的打击;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的口号。1644年,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25、《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_》。
26、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统治全国:清朝以_________为都城,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_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27、明清时期时代的特征是________。
28、元朝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____。
29、人口的增长
(1)清朝前期_____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这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原因。
(2)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____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3)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少,_____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30、雅克萨之战
(1)17世纪中期,_________的势力侵人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__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_____年,中俄双方代表在______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________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1、配伍连线题
32、宋代著名的三大词人。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入嫁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营造与工技著作、医书医方、医疗器械、佛教经典,对西藏的社会、生产、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 雍正五年(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府。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政府大力整顿西藏行政事务,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共同任命西藏各级地方政府的官员,噶伦以下僧俗官员,事无大小都要禀明驻藏大臣办理。
材料三 清朝对北部边疆地区的管辖形式为:派遣将军、都统、大臣分驻边疆各地,将军为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清代为了加强在新疆地区的统治,设伊犁将军。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成公主入藏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政府是怎样强化驻藏大臣权力的。
(3)设置伊犁将军的是哪位皇帝?伊犁将军管辖的范围是什么?
(4)除了上述材料涉及的事件外,清朝前期,还有哪些巩固国家统一的事件?写出其中一例。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获得哪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