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时期,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唐朝灭亡于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朱温建立后梁
2、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
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
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
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
3、大唐王朝以它朝气蓬勃、活力迸发的磅礴气度,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势,在中华文明史上谱写了光彩夺目的篇章。以下图片体现了唐朝
A.经济的繁荣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盛唐气象
4、下列制度出现于隋朝的的是
A.世袭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5、“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名为《传说》的歌曲中的主人翁成吉思汗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 统一蒙古 B. 建立元朝 C. 修筑长城 D. 开发江南
6、有关鉴真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唐玄宗时的一位高僧
B. 他主持设计了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招提寺
C. 他曾六次东渡日本
D. 他去日本主要是为了求取佛法精义
7、下图是中国古代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 ②处代表的事件是:
A.建立隋朝 B.开凿大运河 C.建立宋朝 D.建立元朝
8、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
①设宣政院,首次直接管辖西藏
②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结束分裂,首次实现大一统
④疆域辽阔,国家统一,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9、下图所示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历史人物和其所建立的政权,搭配不正确的是
A.忽必烈——辽 B.元昊——西夏
C.阿骨打——金 D.赵匡胤——北宋
11、从明朝的“八股取士”到清代的“文字狱与文化专制”,体现了统治者对哪一领域的控制
A.教育考试领域 B.出版发行领域
C.思想文化领域 D.意识形态领域
12、西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西藏的和平解放
13、毛泽东在词作《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其中“宋祖”是( )
A. 赵构 B. 赵匡胤 C. 李渊 D. 李世民
14、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刑瓷类银,越瓷类玉”的现象出现在
A.三国 B.西晋 C.隋朝 D.唐朝
15、李世民是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用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着他的帝国,为中国开创了130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
选项 | 对联 |
A |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
B | 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 |
C |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
D | 陈桥兵变成君主,黄袍加身显威风 |
A.A
B.B
C.C
D.D
16、小明同学搜集到一幅某朝疆域图残片,上面有“大都”“中书省”“陕西行省”等字样。据此判断,这是
A. 秦朝疆域图
B. 唐朝疆域图
C. 元朝疆域图
D. 清朝疆域图
17、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竖有乾隆帝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来纪念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清朝时领导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首领是
A.渥巴锡
B.元昊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18、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帝 B.顺治帝 C.乾隆帝 D.雍正
19、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唐朝的诗人中,“诗仙”和“诗圣”分别是谁
A. 李白杜甫
B. 韩愈柳宗元
C. 孟浩然骆宾王
D. 杜甫杜牧
20、北宋欧阳修曾说:“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这表明北宋当时的情况是( )
A. 武将地位较高 B. 武将掌握了国家机密
C. 注意防范武将 D. 武将不得在朝廷任职
2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作用: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_______、文化和_______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发明创造,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入中国,外来的_______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22、科举考试的变化
(1)命题范围: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答卷格式: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________”。
(3)特点:内容空疏,形式________,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4)历史影响:应试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________”“________”,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23、明清时期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________。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是________。
24、明朝末年______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提出了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拥护。
25、目的:防止唐末以来____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6、明成祖在位期间,郑和前后其次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7、________是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被誉为“________”。
28、______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征调百万多人,开凿_____。
29、1616年,___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
30、北宋史学家兼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的《牡丹亭》。
31、连线
32、宋元时期最繁华的都市。(最少列举三个)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元史》
材料二
(1)材料一中“遂一天下”是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2)材料二可知,元朝疆域辽阙,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采取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图中“琉球”是现在的哪一地区?为对其加强管理,元朝设立了什么机构?该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