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后周
2、历史上有一制度使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官僚、贵族的行列……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施行( )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D.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认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由于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科举制度,考试诗赋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4、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文物见证了
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 B.元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
C.明朝对东北边疆的守护 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5、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牛李党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朱温代唐
6、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历史依据应当是
A.《三隧平妖传》
B.《封神榜》
C.《石头记》
D.《大唐西域记》
7、我国农学家徐光启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千金方》
8、我国曾在明清时期修筑了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它是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北京故宫
9、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要办理手续的地方是( )
A.外贸部门
B.礼部
C.蕃市
D.市舶司
10、对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肖洛霍夫——《等待戈多》
B. 毕加索——《记忆的永恒》
C. 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D. 贝克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1、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涌现了许多“国际友人”,如晁衡、崔志远等。玄奘和鉴真亦是这一时期和平交往的使者,玄奘到天竺取回了佛经,鉴真给日本送去了中国文化。据此判断,下列对唐朝中外交流的解读中,最全面的是
A.唐朝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
B.唐朝向外族宣传了中国文化
C.唐朝在中外交流中起主导作用
D.唐朝在中外交流中兼容并蓄,发展了自我
12、秦朝末年,下图所示的四个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对秦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最后被项羽率领的军队包围
B.②地发生的战役中歼灭了秦军主力
C.③地建立了“张楚”政权
D.④地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13、如果你穿越到了唐代长安,你可能看到的是( )
①一起饮茶诵诗的年轻人 ②外国人购买“唐三彩”
③日本派出的“遣唐使”④进京赶考的读书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武则天立“无字碑”且留有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当代史学家肯定武则天居多,主要是因为( )
A.她创立科举制度,重视人才
B.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她重用贤相姚崇和宋璟
D.她执政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15、“他外出打猎,便豪情满怀地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他望月思念胞弟苏辙,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登临古迹,便慨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文中的“他”是指
A.李白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苏轼
16、近期,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自拟了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 B.
C. D.
1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这五个政权是
A. 后梁、后唐、后蜀、后汉、后周 B. 后唐、后蜀、后汉、后周、后晋
C.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陈 D.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18、唐朝手工业发达。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B. 造船、矿冶颇具规模
C. 青瓷、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D. 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19、明太祖朱元璋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下列不属于三司分管的是
A. 民政
B. 刑狱
C. 军政
D. 锦衣卫
20、元朝时期,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藏族
B.满族
C.回族
D.白族
21、填空
明朝建立者是明太祖________,都城在________。明朝强化皇权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在中央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________的居住权。________抗倭在________九战九捷。为了监视臣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明成祖时又成立了同类机构___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李自成率起义军进人中原后,提出“________”的口号。1636年,________改国号为清。乾隆帝时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________的叛乱。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____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三国志通俗演义》以________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________小说的开山之作。
22、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时,在位的皇帝是________。
2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24、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他们分别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_______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____________传到了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6、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__________在位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被______殖民者侵占的台湾。1662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
28、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______,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
29、观察下图《清朝经济》示意图,将下列地点填入图中。
A、清朝时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城镇
B、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口岸
30、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31、连线题
32、请列举出明清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两部。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它出现在宋代的是什么地区?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 )(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2分)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现象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