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时,一位商人沿长江而下,去江南看一位朋友,沿途他会看到的经济作物有
A.玉米、大豆
B.棉花、玉米
C.棉花、茶树
D.棉花、粟
2、多少个不眠之夜我们为你疯狂———足球,做为足球城的一员,你知道古代足球蹴鞠是哪个朝代的主要娱乐活动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东南到( )
A.葱岭
B.南海诸岛
C.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D.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4、“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南宋),而天下为一(统一全国)。”这反映生活在北方蒙古高原的一个游牧民族,一度如草原旋风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这段史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唐
B.宋
C.元
D.明
5、“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以上条件的词人是
A. 李清照
B. 辛弃疾
C. 岳飞
D. 苏轼
6、下列史实中与“古代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玄奘西行
B.葡萄牙占据澳门
C.岳飞抗金
D.康熙组织雅克萨之战
7、史实是指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女娲补天
B.涿鹿之战
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
8、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秦朝与隋朝都是二世而亡,关于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以下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 建造了赵州桥
B.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C.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D. 隋的暴政
9、“一身傲骨抒正气,半世坚贞垂青史。”这是对一位南宋抗元将领的赞颂,这位将领是( )
A. 史思明 B. 文天祥 C. 宋真宗 D. 寇准
1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A. B.
C. D.
11、著名的历史故事“陈桥驿兵变”,讲述的是下列哪位当上皇帝的经过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徽宗
D.宋高宗
12、《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
A. 唐都长安 B. 北宋都城东京 C. 南宋都城临安 D. 元大都
13、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这说明他
A.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14、《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
D. 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
15、代表“联合国军”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历时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争(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迫使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C.开拓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6、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除贩卖粮食、食盐、绸缎外,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
A. 银行
B. 公司
C. 手工工场
D. 票号
17、江南社会经济在东晋南朝、五代十国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18、假设某班正在开一个讨论会,内容涉及“中央册封达赖、班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驻藏大臣与伊犁将军”。你认为讨论会的主题是
A. 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
B. 明朝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的管理
C. 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
D. 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19、下图是老师在讲清朝疆域图绘制的思维导图,空白框处应该是( )
A.海南岛
B.舟山岛
C.钓鱼岛
D.台湾岛
20、十二世纪末完成蒙古各部统一的是
A. 阿骨打
B. 阿保机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21、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_______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_______。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22、宋朝海外贸易繁盛,在主要港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________。
23、明朝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填空题:(5小题)
(1)司马光的____________与司马迁的_____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火药和烟火在_______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3)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甘薯、______________、花生和____________等农作物。
(4)明朝的科技名著有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_、宋应星的____________和徐光启的_____________。
(5)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_______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_______修筑的。
25、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26、十一世纪上半期,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___族建立了西夏政权。
27、北宋的创立时间是________,创立者是宋太祖________;北宋后期与______相约夹击辽国,该政权的创立者名为_____________。
28、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
29、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的市区等场所进行演出;清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________,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30、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
31、连线题
32、根据线索列举出相应的历史名称
(1)贞观时期因敢于犯颜直谏,被唐太宗喻为“镜子”的大臣是________。
(2)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享有“诗仙”美誉的人物是:________。
(3)“安史之乱”的“安”所指的人物是________。
(4)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开创殿试的人物是________。
(5)“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的人物是________。
3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古代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②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筑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两段材料分别是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
【栏目二】辉煌的文学艺术
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盛衰过程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
(2)“它”指的是我国哪一部小说?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两幅图片中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的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