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新竹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

    C.宋金和议前

    D.宋金和议后

  • 2、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的原因有

    ①经济文化处于领先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一些使臣僧人艰苦努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3、我国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中美《望厦条约》

  • 4、金瓶掣签制度始于

    A. 唐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 5、下列各项,哪些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①杨贵妃得宠

    ②节度使权利膨胀

    ③农民负担过重

    ④军队战斗力薄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6、“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明清皇宫

    D. 长城

  • 7、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 8、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些故事,她要为这组故事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①张骞通西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郑和下西洋

    A. 祖国统一   B. 民族团结   C. 中外交往   D. 抵抗侵略

  • 9、下列人物出现在某一文化展室,这一展览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唐代政治的清明 B.唐代诗歌的繁荣 C.唐代经济的富足 D.唐代民族关系的和谐

  • 10、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下列我国古代人物与科技文化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A.杜甫―《本草纲目》

    B.司马光―《资治通鉴》

    C.宋应星―《农政全书》

    D.罗贯中―《水浒传》

  • 11、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 程咬金 B. 魏征 C. 秦叔宝 D. 李渊

  • 12、宋朝时期都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以下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A.瓦子的出现 B.市民阶层壮大 C.纸币的产生 D.街道宅巷开店

  • 1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是宋朝什么节日的场景

    A.春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端午节

  • 14、关于宋朝的近代化或现代化,很多历史学家都有所共识,宋代的商品经济发达,商业化和城市化也达到较高的水平。下列选项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B.“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C.“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15、宋太祖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  )

    ①禁军掌握发兵之权 ②设置副宰相 ③知州三年一换 ④地方设置转运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6、元朝的行省制度是具有开创的制度,隶属于中书省管理的被称为“腹里”,下列被称作“腹里”的是

    A.山西 B.四川 C.云南 D.湖广

  • 17、导致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 18、907年唐朝灭亡后,全国出现的政局是

    A.百家争鸣的局面 B.三国两晋南北朝局面

    C.春秋战国的混战 D.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 19、今浙江杭州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始于

    A.南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 20、“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这段凤阳花鼓戏中的“朱皇帝”是指

    A.明成祖 B.明太祖 C.清太祖 D.清太宗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设驻藏大臣的皇帝是________

  •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之相关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是:__________。

    (2)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________”。

    (3)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____________。

    (4)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

    (5)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_》。

  • 23、清朝前期,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

  • 24、下图中人物是_____

  • 25、唐朝的________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明朝经济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________成为明代丝织业的中心。

     

  • 26、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_____,他还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

  • 27、李时珍经过27年不断努力,编写的药物学巨著是________

  • 28、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专权,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 29、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的皇帝是________

  • 30、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忽必烈继承汗位②南宋灭亡③蒙古灭金

    ④元朝建立⑤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⑥西夏灭亡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创了中华文明。请写出建立下列王朝的民族。

    (1)辽:________

    (2)西夏:________

    (3)元朝: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同样中国又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往更是源远流长。隋唐至元的历史展示着中外交往和民族交融的概况。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通过他们可以看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2016年44月2424日,南宋商船“华光礁1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展。该船从泉州港出发,在西沙群岛沉没,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这意味着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2)材料二中南宋沉船当时使用的先进导航工具应该是什么?当时政府在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部门是什么?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3)材料三中的唐太宗被当时的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天可汗”,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例说明唐朝与吐蕃关系的和睦。

    材料四:(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4)材料二中“(辽)与朝廷和好年深”是通过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与辽签订盟约的是哪个政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