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是:( )
A.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
B.后梁、后晋、后唐、后汉、后周
C.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D.后梁、后汉、后晋、后唐、后周
2、宋朝时,我国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
A.泉州和广州
B.泉州和杭州
C.杭州和刘家港
D.广州和浏家港
3、查理先生对中国的瓷器非常感兴趣,因此当他来到中国的时候,你应建议他去访问( )
A.洛阳
B.景德镇
C.西安
D.绍兴
4、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的王朝是
A.隋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5、1038 年,党项族人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了政权,以弱小的势力先后与北宋、辽及南宋金形成三足鼎立,并迅速将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推向了顶峰。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忽必烈
6、下列有关隋炀帝暴政的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营建东都洛阳 ②开凿大运河 ③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④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⑤三次征辽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北宋宰相赵普曾推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体现北宋在经济上“夺其权”措施的是( )
A.将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
B.采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设通判监督知州,以分知州的权利
D.设置转运使,收回地方财赋权
8、“明志焚衣怒发冲,沙场溶血满弯弓。北征未竟无须恨,东渡终成不朽功。归葬祖茔千古祭,立碑故里万民崇。登高远眺波涛涌,一统神州此愿同。”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成功
9、京剧初步形成于( )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期 C.17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10、北宋与南宋和下列哪组相似
A.西周与东周
B.东魏与西魏
C.西晋与东晋
D.西汉与东汉
11、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 赵普 B. 寇准 C. 宋璟 D. 岳飞
12、下列图片均选自同一部明朝科技巨著,这部作品应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农书》
D.《本草纲目》
13、唐朝时,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吴道子
14、据史料记载,1000多年前的北宋都城“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是当时世界第一都市。北宋的都城是( )
A.东京
B.北京
C.洛阳
D.长安
15、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下列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 B.鉴真东渡
C.新罗的商人来华经商 D.玄奘西行
16、1661年,郑成功致书荷兰总督揆一:“ 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当归我。”横线处应填入
A. 雅克萨
B. 台湾
C. 澳门
D. 新疆
17、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是人们纪念名将岳飞的场所。殿内有岳飞彩像,上面有岳飞亲书的巨匾——“还我河山”。岳飞赢得人民的尊重,主要是因为
A.他率领的“岳家军”军纪严明
B.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C.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D.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许多失地
18、“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这篇作品活脱脱地描绘了一个荡罢秋千的小姑娘,见到客人来时的俏皮、可爱模样。这一作品属于
A.宋词
B.唐诗
C.元曲
D.小说
19、唐都长安建有东市和西市,东、西两市的设立,反映了唐朝
A.建筑的严谨
B.交通的便利
C.商业的繁荣
D.科技的发达
20、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各个领域都非常突出,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A. 灵渠 B. 白渠 C. 郑国渠 D. 隋朝大运河
21、请写出建立下列政权的民族:
(1)辽—— (2)西夏——
(3)金—— (4)元——
22、填图题
(1)请选出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流域的正确名称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 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C. 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图中编号1是一城市的名称,它是
A.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3)图中编号2是一城市的名称,南宋时它叫做
A.会稽 B.余杭 C.临安 D.南京
2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实现了平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4、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____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25、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26、唐太宗实行 ____________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民族的拥护。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场景。
27、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_____”,超越汉朝和______。
28、册封“达赖喇嘛”的的皇帝是________。
29、唐都_____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__________是手工业的突出代表。
30、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明成祖成立__________,监视并镇压官民,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给下列称号写出他们的名字
诗仙—— 画圣—— 诗圣——
33、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对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文化活动都会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二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运”?
(2)材料一、二对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动的评价有何不同。
(3)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